
去年以来,中国简直把“斯普特尼克时刻”玩成了“斯普特尼克时段”。
6代机全球首飞,而且一次飞了两款;DeepSeek横空出世,一举颠覆世界人工智能版图……
如今,我们在半导体领域又传出重磅利好,初步预告了科技战的胜利。
刚刚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展上,来自深圳的企业新凯来成为全场“最靓的崽”。
展会上,这家公司展示了一批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核心设备,几乎遍布每一个关键节点。
而最令人沸腾的一幕,是这家公司的现场工程师在回应观众对光刻机的追问时称:“7纳米已实现,5纳米在路上。”
这话信息量很大,需要细品,而且要结合一些信息综合地品
7纳米已经实现,那华为的MATE60及后续的系列手机搭载的麒麟芯片,大概率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设备制造。
两年前,当MATE60横空出世时,全世界都在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有人信誓旦旦地认为是中芯国际制造,因为中国只有它最接近7nm先进制程芯片。
更有少数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称华为委托第三方找台积电代工,事后打磨掉台积电的标记。
现在来看,华为的麒麟芯片应该是纯血“中国芯”,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用新凯莱等中国企业的设备制造。
新凯莱为何方神圣,在此之前也许无人知晓。
这家公司其实非常年轻。虽然成立仅有4年时间,可它身后投射着大国竞争的时代风云。
2020年9月15日,华为被美国全面断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去中国化”掀起高潮。
彼时,国际上看好我们的并不多,西方媒体幸灾乐祸地嘲讽“中国芯片产业将被锁死在28纳米”,而不少国家、不少人甚至在给华为倒计时。
再看我们国内,一如当初美国发起贸易战将许多人吓得站不直腰那样,一大批人也跟着唱衰中国的半导体。

在我的印象中,老院士何祚庥、原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网红专家马光远等人,就表现都极度悲观,在舆论场上造成的影响也挺大。
这些人嘴上挂得最多的,恐怕又非光刻机莫属了。
有人说,光刻机是人类工业设备的集大成者,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非全世界之力不可;
也有人说,就算把图纸给中国,中国人也不可能把芯片做出来;
还有人更是干脆说,中国人永远也搞不出光刻机……
这些人嘴里全是悲观的论调,借此展示他们是“认清现实”“人间清醒”。可要问他们办法嘛,自然是没有的。
说到底,这些悲观论者本质上是投降派。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认为,中国能独立自主突破半导体“卡脖子”技术,要解决问题就得仰仗洋大人施舍。
不过,他们比贸易战时那个喜欢下跪的马臣还是聪明一些,就是没有把“投降”两个字说出来。
新凯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悄成立的。
这家企业的核心班底来自华为的星光工程部,而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科技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核心企业也提供了强大助力。
4年多时间,中国人集中了这个领域最优秀的院所、大学、机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大批科技精英,一个猛子便扎了下去,对半导体产业关键技术发起集团冲锋。
当他们再次浮出水面时,瞬间让世界惊艳,也让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链受到了惊吓。
受此影响,阿斯麦、英伟达等企业股价大跌,这段时间已蒸发数千亿美元。
新凯来工程师的低调“剧透”,宣告了美国以半导体为核心的对华科技战失败。
这样的好消息,对我们有三大意义。
一是打破了美国的科技霸权,维护了国家安全,为大国竞争提供强大助力。
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开始,世界便因他将中俄两国列为对手国家,进入到大国竞争时代。
光看大国竞争这个名字,一些人也许看不出多少玄机,内心并不抵触。
此竞争非彼竞争。当我们剥开它的外皮,轻易便可以看到血淋淋的对抗内核。
俄乌冲突的爆发,便是大国竞争的产物。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等,以及未来随时可能到来的地缘战争,都是大国竞争的产物。
木桶能装多少水,由最短的一块板决定。在大国竞争的任何一个战场,我们都不能露怯,更不能失败,否则将会产生兵败如山倒的连锁反应。
一旦美国证明了科技霸权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他们一定会顺着这根藤摸掉我们很多瓜,中国的国家安全将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打破美国的科技封锁,让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再受制于人,从此进入自由王国
半导体产业,是高科技产业的“山巅之城”,就像三体人锁死地球科技的智子。
如果中国人无法攻克这个高地,那我们科技发展的上限将被锁死在美国允许的高度。
打碎了这个枷锁,未来唯一能压制中国科技发展高度的,便只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
随着中国芯片全产业链的快速成熟,中国企业必将复制在家电、电脑、手机、新能源车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制霸全球。
如果芯片被美国卡住了脖子,恐怕还有可能出现更悲观的局面。
当中国科技发展的命根子捏在了美国人手中,他们会不会借此对中国的产业展开一场血腥屠杀,把我们彻底淘汰出局?
“中国就该老老实实做衬衫,别想碰高端产业。”便不会只是万斯的一句狂言。甚至于,要不要中国人为他们做衬衫,我们还得看美国人的脸色。
三是打破了美国的科技神话,进一步增加中国人的科技自信。
从贸易战、科技战一直走到现在,虽然咱们中国人屡战屡胜,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但一些人骨子里的自卑,仍然肉眼可见。
这场科技战,我感受到了比当年贸易战时,那种潜藏在一些人内心中更深刻的不自信。
不少在中国拥有相当地位的专家、学者、教授,通过各种角度来证明美国的强大,中国的不行。
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没信心的人中,甚至不少还是来自这个产业的人,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不自信。
事实证明,不管你是院士还是产业人士,看到的都不过是井口大的天地,远远低估了中国科技突破的巨大动能。
而要洗涤这些人内心中深刻的不自信,必须依靠一场场抗美援朝般的胜利,否则别无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