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在4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广播协会记者提问,特朗普称关税下调取决于中国。此言论再次将中美关税博弈推至台前,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一改往日强硬,宣称将以“非常友好”态度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并暗示若达成贸易协议,对华关税或大幅下降。他还强调美国不会为达成协议采取强硬态度,且承诺不在谈判期间提及“新冠溯源”话题。但特朗普此番表态,绝非真正意义上的让步,而是另有算计。自其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美国海关日均收取关税金额远低于预期,执行层面混乱不堪。同时,中国针对稀土出口的精准反制,直击美国军工命脉,五角大楼报告显示,若供应链中断,超八成美军主战装备将陷入瘫痪。在此情形下,特朗普抛出降税“诱饵”,不过是权宜之计。
特朗普(资料图)
回顾过往,特朗普将中国输美商品分类设置不同关税,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对生活日用品则相对温和。其目的昭然若揭,企图阻碍中国产业升级,维持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与经济霸权,让中国永远处于产业链下游,为美国提供廉价商品。这种损人利己的贸易政策,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面对特朗普抛出的降税“橄榄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短短10个字,铿锵有力,尽显中国坚定立场。中国并非不愿谈判,只是谈判需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之上。美国若想通过言语上的“示好”,诱使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那无疑是白日做梦。多年来,中国在应对美国贸易霸凌行径时,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在贸易摩擦初期,中国便表明立场,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屈服,同时也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美国财长贝森特23日称,中国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不仅对中国自身,也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伤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美方滥施关税,严重破坏世贸组织规则,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实上,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自身经济也遭受重创。美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远低于中国,仅为1.2%。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销量增长迅猛,反观特斯拉,因稀土断供风险被迫调整生产计划。波音公司因中方暂停接收飞机,面临高达12亿美元的损失,其总裁直言自由贸易对波音至关重要。美国农民也深受其害,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大量农产品积压,农场主收入锐减,多地爆发农民抗议活动。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逐步降低,与欧洲、东盟等地区和国家的贸易额持续上升。中国已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庞大的国内市场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潜力愈发凸显,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美国并未从关税战的失利中吸取教训。一边,特朗普暗示降税,释放“友好”信号;另一边,美国小动作不断。白宫准备与34个国家开会谈贸易问题,收到18个国家关税提案,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推进美印贸易协议初步框架。此外,美国筹划对中国制造货船加收港口费、继续限制AI芯片出口,试图组建“贸易包围圈”。美财长在抛出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无端指责后,还隐隐有发出威胁之意,妄图通过舆论压力迫使中国就范。但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只会让国际社会更加看清美国的霸权本质,也让其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愈发孤立。
展望未来,中美关税博弈仍将持续。若美国真心寻求降低关税、改善双边经贸关系,就必须摒弃霸权思维,拿出切实诚意,以平等姿态与中国展开对话。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但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让步。相信在理性与务实的基础上,中美双方终能找到妥善解决关税问题的路径,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