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里,女娲娘娘虽出场不多,却通过两位关键人物影响封神大局。这两人表面属阐教或散修,实际暗中为女娲效力,分别是肉身成圣的杨戬和成就佛祖的陆压道人。
陆压道人的身份一直成谜。书中说他是 “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既非人类也非先天圣人,更像是自然元素化成的灵体。
截教以 “有教无类” 收异类修行,但截教弟子不认识他,且他与截教为敌,排除了截教背景。而女娲作为妖族共主,掌控招妖幡,统领非人类的妖族,陆压的 “非人类” 属性与女娲的妖族体系吻合。

他的斩仙飞刀能直接攻击元神,手法隐秘且强大,类似女娲山河社稷图对事物形态的操控,更像是女娲借他介入封神,通过帮助阐教对抗截教,削弱双方实力,避免道门独大。
杨戬的八九玄功来源同样可疑。除了他,只有白猿精袁洪精通此功,而袁洪是女娲补天时的五彩石所化,属妖族。
玉鼎真人作为杨戬的师父,并未展现出传授八九玄功的能力,因此杨戬的功法更可能来自女娲。女娲曾用泥土造人,对人体构造有独特理解,八九玄功强调肉身潜力开发,与女娲的 “造人” 原理相通。

杨戬在封神中使用女娲赐予的山河社稷图收服袁洪,看似是阐教借势,实则是女娲通过杨戬介入战局,既助周伐纣,又暗中维护妖族同类(天知道被杀的袁洪是真是假,如果袁洪不重要,女娲娘娘怎会轻易出现!)。最终杨戬肉身成圣,在灌江口自立道场,不受天庭完全节制,这种自由度背后可能有女娲的支持。
女娲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商纣灭亡、改朝换代。她明面上用招妖幡派轩辕三妖惑乱纣王,暗地里让陆压和杨戬配合行动。
陆压以散修身份助阐教,实则消耗截教力量;杨戬以阐教弟子身份修行妖族功法,在战场上建立功勋。两人的行动看似为阐教服务,实则是女娲借封神之机平衡各方势力:削弱道门(阐教和截教)、为妖族在新秩序中谋出路。

陆压的结局是成为佛教密宗的大日如来,这与他 “火灵” 属性和女娲的布局有关。女娲虽非火神,但妖族涵盖多元灵体,陆压的 “火灵” 可与佛教的 “光明” 概念结合,借佛教东传让妖族获得新的信仰空间。杨戬则通过肉身成圣,成为人与妖族融合的例子,体现女娲 “造人” 与 “容妖” 的理念。
总的来说,女娲虽未直接参与封神大战,但通过陆压和杨戬这两个暗线人物,实现了削弱道门、布局妖族未来的目的。陆压和杨戬的特殊身份与能力,暗示了妖族在封神中的隐秘存在和女娲的深远谋略,展现了神话中非主流势力通过巧妙布局影响大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