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莫迪才刚刚出访沙特,国内的旅游小镇就遭遇了恐怖袭击,有20多名游客不幸遇难。
听到这个消息的莫迪也坐不住了,直接提前结束了访问返回国内,他向着民众们承诺必将袭击者绳之以法。
在袭击过后,有一个恐怖组织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对此事负责,不过莫迪仍然习惯性的将巴基斯坦当做“幕后元凶”。
当许多人都以为新一轮的印巴冲突即将爆发之时,莫迪竟然一反常态,通过外交手段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制裁,看来印度如今也是不想轻易挑起战火。
印度遭遇恐袭
4月22日,印度的帕哈尔加姆小镇遭到了严重的恐怖袭击。
根据现场的目击者所说,枪手是从当地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里突然跑了出来,在非常近的距离内对着聚集的游客开枪。
由于枪手拿的是自动武器,所以造成的破坏以及杀伤都是非常大的,许多游客在逃跑的时候都遭到了枪击,导致没能幸免于难。
在当地警方赶到的时候,发起袭击的枪手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在警方统计之后我们得知,一共有26名游客死亡,同时还有许多人受伤。
遭到恐怖袭击的帕哈尔加姆小镇位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这里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因为这里的风光很好,因此每年都会有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游览,仅去年一年的时间,这里就接待了三百万多人次的游客。
在此次遇害的26人当中,还有1名游客是来自尼泊尔的。
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印度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最终他们将这次恐袭的凶手定义为对抗印度统治的武装分子。
在印度警方发布声明之后,一个名为“抵抗阵线”的组织在社交平台上发文,他们宣布对这次的恐怖袭击负责,并称恐袭原因是“8.5万名定居者涌入”。
在听到这个原因之后,不少人都明白了这次恐袭实际上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印巴两国都认为克什米尔地区是属于自己的地盘,多年来双方经过了无数次的协商和战斗,至今没有分出个胜负。
克什米尔地区如今也一分为二,分为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
而之前印度为了能够占领克什米尔更多的领土,曾经使用过断水断电等卑劣的手段。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印度政府也开始让民众们往克什米尔畸形移民,从而削弱当地穆斯林的影响。
恐怖分子所说的“8.5万名定居者涌入”大概指的就是印度政府的移民政策吧。
双方交火,士兵牺牲
不管怎么说,印度好歹也算是个主权国家,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自然是非常生气的。
印度总理莫迪本来已经前往沙特阿拉伯进行访问了,但是国内出现了这档子事,他也无心再去管别的,直接返回了国内。
印度的安全部队也是出动大量的军力,开始在克什米尔地区大范围的搜捕恐怖分子。
4月24日,印度陆军公布了他们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搜捕情况,他们声称自己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行动的时候,遭到了恐怖分子的反击。
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枪战,有一名印度士兵在枪战当中负伤并且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
在他们的通报当中,并未提到获得的战果,也没有说到击毙多少恐怖分子。
难道印度陆军在付出了一人阵亡的代价之后,让这些恐怖分子毫发无伤的逃走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部队的战斗力可实在有点太差了,正规军打恐怖分子还不能占据优势,传出来让人笑掉大牙。
如今,印度搜捕枪手的行动仍然在持续进行,国际社会也对这些恐怖分子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一改常态,印度不想开战
虽然已经有恐怖分子对这次的袭击表示负责了,但是印度方面自然不会将一个小小的恐怖组织放在眼里。
他们仍然将这口黑锅扣在了巴基斯坦头上,并且要求所有的印度军队做好准备。
正当大家都以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要再次开始了,可是莫迪的做法却让不少人大吃一惊。他们并未急着和巴基斯坦开战,而是使用外交手段来发起了制裁。
在媒体简报会上,印度的外交秘书表示,他们现在已经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
要知道,巴基斯坦是非常依赖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下游的水源的,无论是灌溉还是发电,这条河对巴基斯坦来说都非常重要。
之前即便双方开战的时候,印度也没有停止执行这个条约,如今印度的做法,足以证明他们的反击力度。
除了“断水”之外,印度还关闭了印巴两国唯一的路上边境口岸,要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并没有一艘航班,所以关闭口岸就意味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联系被完全切断了。
说实话,莫迪这次的做法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之前他总是一言不合就打算和巴基斯坦开战,可如今却一副不想打仗的样子。
毕竟印度将黑锅扣在巴基斯坦头上不是那么的占理,所以他们算不上理直气壮。
不仅如此,当今的国际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的决策,美国如今正在面对全世界进行加税,印度如今也希望改善一下和中国的关系。
假如他们单方面的挑起和巴基斯坦的冲突,那么他们在中国面前就显得不是那么占理,毕竟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铁”。
结语
总的来说,莫迪此次的做法还算是比较的理性,他用外交手段对巴基斯坦进行打压,那么巴方也不好动武。
外交层面的对抗不管怎么来说都要比开火强,莫迪此次也算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