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2023年3月“全心守护”中国高血压患者关爱项目启动。无锡市人民医院沈崇德副院长在项目中谈到,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调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所导致的死亡已占我国居民总体死亡的85%,慢病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控制慢病,“就医疗机构而言,需要从慢病治疗转为对慢病进行长程管理,对慢病患者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当前,各级医院在慢病管理方面正在做不同的尝试,华西医院成立了专项医疗团队长期追踪、随访患者。深圳的医联体建设,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居民的慢病管理纳入三级医院的病患管理体系,在管理患者的同时也促进了上级医院对一级、二级医疗机构的指导。无锡市人民医院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创立了多学科管理的机制,同时也在尝试院内院外的一体化诊疗,例如定期通知患者体检,对一些疾病相关的指标进行监测,有计划地对慢病开展管理措施。
互联网医院的运营也强化了这一功能。以华西医院为例,其互联网医院的线上诊疗量已经达到了200万次/年。互联网诊疗市场的作用包括:帮助患者复诊,减少患者的时间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咨询引导,加速患者完成就诊路径;完善患者的慢病长程管理,促进指标的随访,掌握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变化。
基于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云数据等慢病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而比如高血压患者的腕表监测血压,蓝牙数据上传等,让慢病管理从医院走进了家庭和个人,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全民参与疾病管理。同时,一系列的虚拟诊疗中心和线上服务系统也被建立,用于支持对慢病患者的服务。
实际上,慢病全程管理的实施对医务人员而言也有获益。一方面有利于医务人员提高临床诊疗的能力和疾病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有助于临床研究的开展和研究证据的产生。当然,医院层面首先应确保对医务人员的付出有适当的回报;第二,实现在隐私保护基础上的数据共享,帮助医务人员开展后续的临床研究工作;第三,还应提供合理手段、便利的工具来帮助医务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管理对象的信息,以方便进行图文或视频咨询。如人工智能发展促进了问询信息的采集;虚拟化诊疗也弥补了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的诊断,包括临床报告的解读能力方面的不足。
沈从德教授强调:“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在健康中国2030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应更多地承担起慢病的监测与长程管理,承担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健康管理,主动推动整个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和健康生活品质的提高。”
“全心守护”中国高血压患者关爱项目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