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谭嘉琳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国民超市”胖东来,要将一批人告上法庭。
4月5日,胖东来公布了一长条侵权名单,声明对一批公司和自媒体提起诉讼,其中就包括年初“红内裤事件”的当事人,和几个置疑胖东来盈利数据的博主。
一位自称经济学家的博主宋清辉也被列入其中,起因是其曾经发微博称,“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此前也多次针对胖东来发帖,称其“不务正业,搞流量是一把好手”“爱作秀、迎合民粹”等。
胖东来反手就是一个诉讼,理由是“贬损公司品牌形象”。
4月9日晚,胖东来又连发3个公告,对这些博主的言论进行回复。对于宋清辉,胖东来认为言论恶意歪曲企业使命;接着又用11页的篇幅列出企业文化和管理政策,强调胖东来的“美好企业和幸福生命活法”。

▲胖东来对诉讼宋清辉的公告截图。图片来自其微信公众号。
就在3月底,胖东来还高调称“净利10亿花不完”,顺便晒出高薪——普通员工月入过万、店长年入百万,引来一片艳羡。
一顿连招下来,胖东来10天内就喜提8次热搜。但舆论开始两级分化。
一边是立住宠员工人设,高喊“自由与爱”;另一边索赔批评者,被嘲“心眼小,容不下言论自由”。
不服流量论的胖东来,稳稳站在舆论顶端,不愿走下神坛。
起于流量,崩于流量
胖东来公布诉讼名单,原意是立个维权人设。
2月4日,名为“两个小段”的博主称,胖东来售出的红内裤掉色严重,导致过敏性皮炎,自己投诉时还被工作人员以一个保温杯作“封口”赔偿。
胖东来动作也是迅速,视频发布当天,就宣布下架该商品、复查所有内衣内裤商品;10天后,甩出53页长的报告列举调查经过。不过,在报告中也称该博主“涉嫌严重侵犯公司名誉权,法务将坚决依法维权”。
随舆论发酵,该博主被曝疑似“职业打假人”,事件最后也不了了之。而为了一条39元内裤大举调查的胖东来,被赞“不畏流量暴力,硬刚碰瓷黑子”。
不过,到了宋清辉这里,舆论开始反转。
3月28日,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晒出员工高薪,宋清辉随即锐评——胖东来没有真本事,又在玩流量。
胖东来大为光火,提起诉讼;宋清辉硬碰硬,宣告“死磕到底”,指责胖东来“乱搞说真话的人”。
有网友不帮胖东来了——虽然宋清辉的语气有点“绝对”,但说你是靠流量火的,也不全错吧!

▲宋清辉的评论区反对胖东来。图片来自微博。
诚然,胖东来早在1997年就在河南许昌起家了,做零售二十多年了,在2020年才因为“员工受委屈可获5000元补贴”一朝成名,走上网红路。
当时微博词条“胖东来员工委屈奖”阅读量超过2亿,各种神话也陆续被传出:
在胖东来,西瓜吃到一半是可以退货的,商品缺了是可以空运补上的,员工生病救急是可以向公司领补助的……
胖东来一下成了“商界乌托邦”,本地、外地人都得打个卡,把它当作“6A级景区”。
据于东来本人透露,2023年原计划只盈利2000万元,被网友一捧,利润直接涨到1.4亿元。要知道,当年我国11家上市超市企业整体亏损达到40.98亿元,胖东来成了超市零售界一股清流。
到了2024年,胖东来的销售额更是飚到169.64亿,净利8.09亿。
胖东来也不吝开始自我宣传。
在超市里,“自由与爱”的口号贴满角落;官方公众号上专设“东来分享”一栏,每天发点生活感悟小作文,只能阅读不开放评论;员工领个奖金奖品,也频频霸榜热搜……
用于东来本人的话说,“胖东来的价值就是像一所学校一样”,言外之意是不止做企业主,还想“教化众生”。4月7日,于东来称将要把企业所有技术公开化,包括“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和“幸福生活方式方法技术”。
不过,啥都想教化,玩着玩着就容易把自己玩脱了。
今年1月,胖东来公布《胖东来人结婚执行标准》,要求员工结婚不许收彩礼、不许靠父母积蓄买房买车、婚礼不许搞排场搞浪费,引起网络哗然。
更多员工规定也被扒出:管理守则有足足438条,从仪容仪表到爱情、家庭观,都要渗透于东来的价值观。
宠员工的滤镜碎了一地,网友锐评:知道你想当好老板,没知道你还想当“爹”啊!也难怪宋清辉等“批评家”看不下眼,指责于东来频繁语出惊人搞流量,手伸得太长了。
核心竞争力有多强?
按理说,被大V批评的企业多了去了,但很少有把大V送上法庭的。胖东来这次如此较劲,在外界看来,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被一句“没有核心竞争力”破防了。
胖东来引以为傲的竞争力,是企业文化、物美价廉和口碑带来的客流。
企业文化的“爹味”争议就不谈了,但低价和品控确实是胖东来驻扎河南多年的积累。南方周末曾报道,胖东来跟当地四家零售企业一起向供应商联采压价,“很多商品的采购价格同比下降了30%-50%”。
这种条件下,胖东来压成本、压价格,将毛利控在15%-20%的水平,低于同业平均的25%-30%。
去年11月,“胖东来羽绒服每件只赚3毛钱”还引起热议,虽然被回应只是针对促销商品,但低价走量确实是长期打法。

▲胖东来曾被传出羽绒服净利3毛钱。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胖东来驻守河南多年,如今也只在许昌和新乡总共开店12家。尽管于东来本人说过没有向外扩张的计划,但具体是“不想”,还是“不能”?胖东来或许自己也在纠结。
去年4月和9月,胖东来分别开始帮经营濒危的步步高和永辉进行调改,引来围观。今年4月8日,胖东来透露整个帮扶过程花了8300万元,反驳“帮扶是为了卖课圈钱”的言论。
不过,在外界看来,即使不是直接赚钱,但很有可能是在为扩张“试水”。
“胖改”的内容除了商场陈设、服务和管理,最主要还是调整商品结构,包括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据大力财经,胖东来的商品结构中,自营品牌占比达到30%,有的单品销售额甚至可以破亿;未来三年,胖东来计划自营品牌的销售额占比要超过50%。
大幅输出自营商品,就被视为是胖东来检验竞争力的策略。据4月8日的公告,为了给调改对象输出爆款商品,胖东来不惜损失19亿销售额。
不过,东来模式在外的成效如何,目前还很难下定论。调改开始一年后,热度涨了又退,步步高是扭亏为盈了,去年净赚12亿;但永辉仍然巨亏14亿,亏损幅度同比扩增5%,今年还计划闭店两百多家。
此外,若真走出河南,胖东来积累的供应链优势能不能持续、管理模式能不能复制,乃至“家长式”的企业文化能不能被别的地方接受,都很难说得准。
不过目前看来,扩不扩张还是后话。但常年偏安一隅的胖东来,一边控告批评者,一边极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在外界看来是底气不足的。4月2日,于东来质问永辉高管“为什么不给员工涨工资”,反被网友讽刺“站着说话不腰疼”。
忙着给价值观“造神”的胖东来,或许该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边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