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宁可亏损也要把粮食卖给中国,总之不会是兼济天下,这背后的阴谋值得我们重视,因为美国利用自己的粮食控制权,配合颜色革命,不动一枪一炮就能颠覆其他国家政权,巴西、阿根廷、埃及甚至苏联,都在粮食问题上吃过美国的亏,上过美国的当。

要说种地,中国算是天赋异禀,那美国就是“得天独厚”,美国可耕地总面积达到1.97亿公顷,占全球的13%还多,大平原一马平川,密西西比河水资源丰沛,同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生产,农场上几乎全是大型机械化运作,尽管美国农民仅占总人口的2%,却在高科技,机械化的加成下,让美国这个地球头号发达国家,同时还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在发达的生物科技帮助下,农药,化肥残留还比较低,简直就是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尺,美国更大的手笔,是农业的巨额补贴,跟中国出口退税一个道理,我们通过补贴让中国工业走向全世界,但比起美国对农业的补贴,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在美国,农业补贴占美国农民收入的46%,连比尔·盖茨都要买下百万亩的农田,励志成为美国头号“地主”,正是这一切,使得美国的粮食成为国际物美价廉的硬通货,比他便宜的粮食没他家好,比他家粮食好的,没他家便宜。
到了这一步,美国想着不是造福全人类,而是思考如何通过粮食这样的“软武器”制霸全球,他们已经通过大量的实操,将粮食变成自己的绝杀技。毕竟全世界拥有粮食自主权的国家满打满算也就32个,剩下的170多个国家连靠天吃饭都做不到。

美国赔钱也要向中国倾销粮食,是自家粮食多的卖不出去了吗?不,他想把在海地,阿根廷、巴西的成功经验,让中国大地重蹈覆辙,毕竟美国在中国大豆作物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不管农业还是工业,都已经不单纯是商品了,1994年美国扶持阿里斯蒂德当上了海地总统,大米的进口关税从50%骤降到3%,粮食市场一旦打开,美国的大米实在是太便宜了,不出几年海地已经没人种地了,毕竟丰收了也卖不出去,等海地人吃惯了便宜的美国大米,2008年美国就带着ABCD四大跨国粮商炒作粮食紧张,本就不富裕的海地,彻底过上了“吃土度日”的生活。
如果海地的体量太小,不足与作为参考,那看看美国如何通过粮食操纵巴西和阿根廷这样的大国的,这两个国家,一个坐拥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和河流,一个拥有世界最好“红化黑土”的潘帕斯草原。开放粮食进口的大门一旦打开,四大粮商带着含有砒霜的蜜饯就上门了,他们疯狂的从巴西、阿根廷农民手中收购田地,将小型,多样化的家庭式农场,变为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一时间,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为当地带来了短时间的收益,但是农业结构越来越单一,大豆这样的经济作物逐渐成为两国的主要耕种品种之后,不断压缩小麦、玉米、水稻等口粮的种植面积,那么两国的整个粮食安全就坐上了风雨飘摇的小船,在国际资本的浪涛中毫无招架之力,卖了经济作物换口粮已经成为两国常态,大型农场主的出现,也直接让农民失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才有了巴西总统哭着,要让巴西老百姓再能吃上一日三餐的动容。

美国一方面亏钱也要向中国出口粮食,一方面指名道姓的说我们“追求粮食自足会推高全球粮价”,因为他在别国的成功案例,面对中国丰足的粮食储备,却无处下手,急得抓耳挠腮。
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大豆曾经失守过,大豆起源于中国,1995年之前,我们还是大豆的净出口国,占大豆贸易量的90%。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按照承诺,必须降低农产品出口关税,美国大豆彻底进入中国市场,碰巧的是加入世贸的第二年,我们的科研人员在东北发现了一种野生大豆基因,大豆的产量和含油量都非常可观,可惜当时保密工作没做好,美国得到这一消息后,抢先一步申请了专利,还“大方”的无偿赠送中国试种,等中国大面积播种好了之后,立刻申请国际仲裁状告我们,使得当年我们的大豆产量锐减。这还不算完,到了2003年,美国说由于天气影响,大豆产量锐减,国际大豆价格随即翻了一倍,引发了国内榨油企业的恐慌,不得不签下高价订单。然而美国大豆丰收,大量上市,价格又来个拦腰斩,国内的榨油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早已伺机而动的四大粮商,趁机收购国内当时有头有脸的榨油企业,将大豆从上游到下游都收入囊中。这不过短短三年的时间,大豆成为我们粮食供应链上的一道疤。

成王败寇,有了这次切身经验,2005年四大粮商对小麦和玉米也要下手的时候,我们动用国家粮食储备应战,从开始每周一抛到后来一天一抛,即使国际上价格上涨五倍,我们国内价格却始终稳如老狗。
吃过亏,上过当不要紧,如今我们已经努力收回大豆的主控权。在中国吃过瘪的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如今亏钱也要进入中国市场,但我们一定要守住底线,对粮食的重视绝不能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