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这场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为核心的改革浪潮中,一批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凭借政策红利与资本加持,成为市场瞩目的“国家队重仓股”。这些企业不仅承载着产业升级的使命,更因中央汇金、证金公司、社保基金等“国家队”资金的深度布局,被视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以下是八大龙头股的“改革故事”。
华电国际:火电巨头的绿色转型
作为山东省最大的独立发电企业,华电国际(600027)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能源行业的神经。2024年底,公司宣布拟以71.67亿元收购8家火电厂股权,进一步巩固其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优势。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背后的资本力量——中央汇金持有7625万股,证金公司重仓2.44亿股,合计持仓市值超过16亿元。这场并购不仅是资产规模的扩张,更是为后续新能源转型铺路。华电国际的母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已提出“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50%的目标,而并购后的资产整合将为其注入灵活性。
天风证券:地方国企的混改先锋
天风证券(601162)的崛起,堪称地方国企改革的缩影。这家湖北省财政厅控股的券商,近年来频频参与央企资产整合和地方混改项目。2024年,其牵头推进某省属钢铁集团债转股案例,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化解债务风险,成为区域金融改革的样板。尽管证券行业竞争激烈,但天风证券凭借国资背景和政策资源,在并购重组业务中占据独特优势。中央汇金和社保基金的持仓,为其提供了长期资本支持。
高新发展:跨界半导体的“逆袭者”
从传统建筑企业转型为半导体新贵,成都高新发展(000628)的路径充满戏剧性。2023年,公司以“蛇吞象”之势收购森未科技与芯未半导体控股权,切入功率半导体赛道;2024年又拟收购华鲲振宇70%股权,布局算力基础设施。这两笔交易背后,是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推动国资向高科技转型的决心。值得关注的是,其大股东中电科集团与地方政府联合持股的模式,为国企混改提供了新思路。国家队的持仓数据显示,社保基金与养老金已悄然入场。
宏达股份:资源整合的“四川样本”
蜀道集团对宏达股份(600331)的要约收购,堪称地方国资改革的典型案例。2024年,四川省国资委通过股权划转,将宏达股份的实际控制权收归省属交通投资平台蜀道集团。这一调整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更将磷化工资产与蜀道的基建、物流业务协同发展。改革成效立竿见影——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增134%,申万宏源等机构重仓押注。这场改革背后,是地方国资“做强主业、压缩层级”的战略意图。
保变电气:装备巨头的“合纵连横”
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输变电龙头,保变电气(600550)的股权变动牵动着行业格局。2025年初,其控股股东拟从兵装集团变更为新成立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这场整合旨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将保变电气的变压器业务与兄弟公司的电力电子技术深度融合。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为打造“中国版西门子”铺路。而证金公司658万股的持仓,显示出国家队对高端装备领域的长期看好。
本钢板材:钢铁行业的“效率革命”
在鞍钢集团主导下,本钢板材(000761)的“总厂制”改革成为行业焦点。通过合并冷轧厂、优化管理流程,公司吨钢成本下降12%,2024年三季度毛利率创五年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资产置换计划——拟将低效轧钢资产置出,换入本溪钢铁的优质矿业股权。这一“腾笼换鸟”策略,既符合钢铁行业绿色转型趋势,也吸引了养老金886万股的持仓。改革后的本钢,正从传统钢厂向资源控制型企业蜕变。
大唐电信:信息安全的“国家队”
在6G研发与IPv6推广的背景下,大唐电信(600198)的战略调整显得尤为关键。公司近年来剥离手机终端等低效业务,聚焦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领域。2024年参与的“星火计划”国产替代项目,获得国资委专项基金支持。尽管业绩尚未完全释放,但证金公司5931万元的持仓市值,凸显出国家队对核心技术的押注。分析人士认为,其母公司中国信科集团未来可能注入更多优质资产。
宁夏建材:水泥龙头的“数字重生”
当传统水泥企业遇上数字化转型,宁夏建材(600449)的故事充满反差。2024年,公司宣布与中建信息重组,转型为ICT生态服务平台。这场“水泥+大数据”的跨界,实则是中国建材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一环。通过将旗下信息技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宁夏建材的估值逻辑彻底改变。社保基金5929万元的持仓,既是对重组前景的认可,也折射出国资委“一企一业”专业化整合的深意。
资本市场的改革镜像
这些企业的改革路径,映射出2024-2025年国企改革的三大特征:
1. 专业化整合:从“横向合并”转向“产业链垂直整合”,如保变电气并入电气装备集团;
2. 混改深化:通过引入战投、员工持股等方式激活机制,如天风证券的地方混改案例;
3. 创新驱动:国资向半导体、算力等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如高新发展的跨界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汇金、证金等“国家队”的资金流向,已成为改革成效的晴雨表。以华电国际为例,国家队持仓占比超5%,其每一次资本运作都伴随股价波动。而2024年宣布重组的200家央国企中,远达环保等11家重大重组企业股价最高涨幅超265%,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改革红利的追逐。
改革没有终局
2025年3月,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的重组传闻再度引发市场躁动。尽管双方公告称“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但资本市场已用涨停板投票——这或许是对国企改革最好的注解: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央企巨轮的每一次转向,都可能掀起新的浪潮。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读懂国家队的持仓密码,或许就握住了这场改革长跑中的关键筹码。
来源:大财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