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不惜对全球加征关税,也要堵上美国政府的财务漏洞时,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在近日,发布了自己跟踪调研多年得到的研究报告简篇,核心内容只有一点,“美国政府花在核武器身上的资金又多又没用”。
▲1.7万亿美元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预计在未来几年投入1.7万亿美元进行核武现代化”,这是报告提到的核心数据,也是目前美国加征关税试图获得6000亿美元收益的近三倍。但太过庞大的数字显得有点空洞,不接地气,把目光放到具体项目上,才能看到令人震撼的现实。
美国目前仍然维持“三位一体”核威慑,其中陆基领域完全依赖固定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于中国东风-41这类机动部署型号,传统发射井由于阵位固定,非常容易被对手针对。但目前美国空军并没有改进的意思,反而准备投入巨资发展新一代“哨兵”。
▲东风-41是机动越野部署
按照美国空军在十年前的想法,“哨兵”只需要花费不到700亿美元就能完成开发,2025年开始部署。不过,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收购了,全美唯一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商,开始坐地起价后,项目费用就开始飙升。
今年2月,美国空军鉴于项目成本已经暴涨81%,超过1400亿美元,诺格还是不满足,只能无奈地宣布项目暂时冻结。而人脉资源雄厚,又垄断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诺格,则笃定美国空军还会回来,仍然悠哉悠哉地开发“哨兵”。
▲固定发射井式弹道导弹很容易被针对
在战略核潜艇领域,自美国海军在70年代末,推出划时代的“俄亥俄”级后,就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然而,随着俄罗斯完成“北风之神-M”的改进升级,美国新一代“哥伦比亚”级又一再延误,这个位置实际上早就被俄罗斯抢走。
而随着首艇服役时间,从2027年调整到2029年,再延后到2031年,整个项目的采购成本,也从最开始预计的960亿美元,涨到现在的1300多亿美元。
▲“俄亥俄”级曾是美国海军的骄傲
按照美国造舰领域这几年的潜规则,后面预计至少还有两轮涨幅,最终突破1400亿美元问题不大。尽管现在“哥伦比亚”首艇价格已经突破150亿美元,超过130亿美元的“福特”号航母,成为美国海军,乃至全球历史上最昂贵的舰艇。
相比之下,空中轰炸机是表现最好的。其中20架B-2A隐身轰炸机机群的地位,仍然没有其他国家能撼动。与此同时,下一代B-21也是美军新装备中,难得进度没有拖延太多的型号,预计在中国歼-36成熟前,美军的隐身核威慑优势不会受到太大挑战。
▲B-2A暂时没有对手
不过,在机载武器领域也有同样的毛病。美军现役空基核武主要依赖B-61核炸弹,核心设计依然源自几十年前,只不过一直在对其制导元器件进行升级。然而,就是这种日常式更新,也往往耗资不菲。
比如说今年1月,美国空军就兴奋的表示,自己在花费90亿美元后,将所有B-61核炸弹都升级到B-61-12版本,并且立即着手开始B-61-13版本的升级。
▲F-35的核威慑就是来自B-61核炸弹
服役延误、成本上涨和日常开支巨大,这是美国核武装备的现状。史汀生中心的报告,讲得也是这些事情。甚至已经做过一任总统的特朗普,大概率也知道这些问题,但谁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过去几十年里,军工企业每年都从美国政府手中拿到巨额资金,事后也会邀请大量军方高层出任高官,甚至都形成惯例,哪怕特朗普也不敢轻易触碰这股力量。以至于在拼命开源节流的同时,他还宣布将美国军费从约9000亿美元,进一步提高到10000亿美元,非常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