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25上海车展都成“期货”车展了,这届车企是来秀肌肉还是画大饼的?
要说这上海车展,那可是汽车圈的年度大戏,各家车企铆足了劲儿,新车发布会一场接着一场,恨不得把未来十年的车都给摆出来。
可你仔细瞅瞅,好家伙,大部分都是“期货”!
啥叫“期货”?
就是看着挺美好,能不能买到、啥时候能买到、买到手是不是还这么美好,那可就真不一定了。
就拿长城汽车来说吧,你说奇怪不奇怪?
眼瞅着上海车展开幕了,它突然宣布不来了!
说好的概念车也不发布了,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小道消息传得满天飞,说是技术验证出了问题,也有人说是战略调整。
你品,你细品,这背后是不是有啥猫腻?
那边长城玩起了“失踪”,这边大众倒是挺积极。
ID.ERA概念车一亮相,就直接瞄准了理想L9。
你说大众这是图啥?
从燃油车时代的老大哥,到纯电市场被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现在又搞起了增程式,真是“病急乱投医”啊!
这增程式到底能不能让大众翻身,那还得看疗效。
奇瑞也来凑热闹,把当年的国民神车QQ给复活了,还改名叫NEW QQ,走起了赛博朋克风。
这车定位Z世代代步车,摆明了要抢五菱宏光MINI的饭碗。
情怀这玩意儿,能不能当饭吃,那可真不好说。
万一QQ复活成了“老头乐”,那可就尴尬了。
蔚来也坐不住了,推出了子品牌乐道,首款车L90直接对标问界M9,号称“25万买换电SUV”。
这价格听着挺诱人,但换电模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坑”。
换电站建得越多,销量才能上去,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当然了,要说“期货”车,那还得看奥迪。
E5 Sportback一亮相,直接把科技感拉满了。
570kW的双电机,3.6秒的零百加速,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70公里,这数据简直“变态”!
但问题是,这车得等到2025年夏末才能上市,到时候啥情况还真不好说。
万一量产车变成了“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那可就亏大了。
极氪也来秀肌肉,009光辉典藏版和极氪9X联袂登场。
特别是那极氪9X,直接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气场十足!
但问题是,这百万级的MPV,真有人买吗?
要说这车企画大饼,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亚迪就玩起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营销,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系列悬念海报,暗示即将推出一款定位年轻市场的全新紧凑型SUV。
这招“饥饿营销”玩得溜啊!
光画饼可不行,还得小心“翻车”。
小米SU7的交付延迟,华为鸿蒙智行的技术演示事故,吉利银河E8的OTA升级争议,零跑C10的配置缩水质疑,这些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小米SU7,上市前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交付的时候直接拉胯了。
供应链瓶颈、产能不足,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直接把消费者给整懵了。
华为鸿蒙智行,智能驾驶技术演示,结果直接撞上了。
这智能驾驶技术,说白了还是个“半成品”,离真正成熟还差得远呢。
吉利银河E8,OTA升级,结果越升越倒退,老功能没了,新功能不好用,直接把车主给惹毛了。
零跑C10,上市前宣传得天花乱坠,结果量产车直接“缩水”了,消费者感觉被骗了。
这买车啊,千万别被车企的宣传给忽悠了。
啥概念车、啥黑科技,听听就得了,别太当真。
关键还得看车企的实际交付能力和技术实力。
2025上海车展上的“期货车”现象,就是一个“愿者上钩”的游戏。
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别被车企的“套路”给忽悠了,不然,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期货”虽好,可别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