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瞬间你觉得该离职了?遇到这几种情况,就不要犹豫了

智通直聘 2025-04-10 17:10:24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哪一瞬间觉得你该离职了?#,话题引发了近1.8万讨论。

在职场中,我们也难免会因为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或者自己观念的变化,产生离职的念头,例如:

收到工资条的时候;做了很多事还被领导批评的时候;同事都有年终奖而自己没有的时候……

有的离职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有的却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因此陷入内耗。如果是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就不要再犹豫了。

一、职业发展停滞

小杨以前在一家工厂做跟单文员,一个人身兼出纳、客服、跟单、安排生产等工作,还经常需要加班。

在她看来,每天的生活就像“流水账”,没有乐趣也没有新意,也没有发展空间,于是主动去学了设计,成功转行。

一份工作能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在工作上的成长和价值反馈。

如果每天都在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内容简单重复,可替代性还强,技能和思维能力也一直在原地踏步,其实就是在走下坡路的表现。

如果一份工作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被新人或者机器替代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还不如跳出舒适圈,拓展自己的能力。

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小江毕业于一家211大学,大四上学期通过秋招顺利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小江的工资跟同龄人相比高出不少,她对待工作也是热情满满。但是工作不到一年,她发现,高薪的背后,是回不完的工作信息和挑战不完的KPI。

渐渐的,小江的厌班情绪越来越重,想到工作越来越焦虑,会因此失眠,情绪越来越崩溃,一点小事就会疯狂想辞职,陷入了抑郁情绪。

在决定辞职之前,她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降低对工作的期待、分离工作与生活状态、以“离职心态”工作,但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善。

因为工作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了,小江还是选择了先离开一段时间,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因为工作影响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且已经进入了不可调节,那么选择离开也未尝不可。

三、付出与收入不对等

有网友分享,自己公司有位身兼数职的女同事,人事、行政、采购工作都是她做,不过这位同事的能力确实很强,这么多工作还能做得游刃有余。

但是老板可能觉得她工作比较轻松,于是想着将部分品质的工作给到她,于是,在某次会议上,她和老板大吵了一架。

会议结束后,她想着自己这点工资还得干这么多活儿,就递交了辞呈,新来的同事在工作交接时,听到这么多工作,立马就跑路了。

在职场中,工作的价值体现就是同等的收入回报。

如果你发现自己拼命干活,但是回报却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是因为没有努力的方向不对,还是公司的问题,即使付出了也不会有结果。

如果无法升职加薪,还要超量工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那么看看外面的机会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四、职场内卷严重

小元分享:因为同事太卷,感觉每天上班就像在上战场,苦不堪言。

同事每天很早到公司,上班的时候总是大张旗鼓,不停说着这个项目今天一定要完成,关键是他还很爱加班,老板也鼓励这种行为,以至于自己不得不留下来一起加班。

现在工作时间延长了,工作的强度也越来越大,上班开始变得很难熬了。

职场中,“内卷”似乎是一种默认的风气,很多公司鼓励加班文化,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行为并不能提升效率,反而让员工陷入被动内卷的恶性循环,身心俱疲。

五、陷入糟糕的职场关系

小何分享:上一份工作的领导是那种容错率很低且情绪不稳定的类型,在领导那里一直得不到正反馈,并且经常打击我的能力,长期下来愈发没有自信了,并且害怕跟领导沟通。

很多朋友都觉得:比工作本身更累的,是职场中的情绪劳动。

当处于不良的职场环境的时候,是否要继续的衡量标准有两个:被挑刺的程度和自己心理承受的能力。

如果只是轻微挑刺,新的职场环境有利于自己发展,那可以考虑继续;如果自己的理念与企业文化不合,内心挣扎的同时,也是在消耗自己的时间。

有人说:每一次离职,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当然,改变也是伴随着风险的。在决定要不要离职之前,还是劝大家权衡一下利弊,再做决定。

留言说说:有哪个瞬间,你觉得自己该离职了?

3 阅读:624
评论列表
  • Dreg 3
    2025-04-17 08:43

    五条人

  • 2025-04-12 21:06

    下了班不敢走,走了月底绩效就垫底😭

    智通直聘 回复:
    有加班文化的话,不离开就只能自己自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