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上半年的财政数据可谓亮点重重。根据各地最新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深圳市以惊人的2152.2亿元问鼎榜首,广州、东莞和佛山等一众传统强市同样表现抢眼。

不过也有个别城市却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例如云浮市财政收入增速仅有1.4%,堪称全省最冷门。
深圳领跑全省破2100亿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深圳市上半年财政收入高达2152.2亿元,不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1%,更是再次刷新了自身纪录。

深圳这座“江湖地位”极高的城市,正在进一步巩固其在广东乃至全国的龙头地位。
作为广东第一GDP城市,深圳在财政收入上的绝对优势可谓不言而喻。2024年1-6月,深圳财政收入占广东省总量的19.4%,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可见深圳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亦反映在财政收入的结构上。数据显示深圳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高达84.8%,表明其税基扎实产业结构合理,财政实力雄厚。
广州、东莞经济内生动能强劲位列广东第二和第三的广州、东莞两地,也交出了亮眼的财政成绩单。

2023年1-6月,广州市财政收入达到981.5亿元,同比增长1.8%。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广州正加快向“四个中心”建设目标迈进,经济动能持续向好,财政收入水涨船高。
而东莞市财政收入也达到了425.79亿元,同比增长0.1%。作为广东乃至全国制造业重镇,东莞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为财政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从税收结构来看,广州、东莞两地的税收占比也都超过80%,表明其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强劲,财政实力雄厚。
佛山、中山逆势上扬展现韧劲与上述城市不同,佛山和中山这两座具有“制造业名城”地位的城市,在去年遭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后,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

2023年1-6月,佛山市财政收入达到404.56亿元,同比增长0.14%。中山市财政收入则达到170.38亿元,同比增长2.03%。这说明这两座城市正在克服困难,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劲。
有分析人士指出,佛山和中山作为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制造业重镇,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正在加快步伐,新动能不断涌现,为财政收入注入新的增长点。
惠州、中山逆势向上展现实力与前述的佛山、中山不同,位列广东省第8和第9位的两座城市——惠州和中山,在上半年的财政收入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2023年1-6月,惠州市财政收入达到125.77亿元,同比增长0.1%。作为广东东进战略的重要城市,惠州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为财政收入注入强劲动力。

而中山市财政收入也达到95.92亿元,同比增长2.6%。这座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正以优质营商环境和完善产业链优势,吸引大量投资,为财政收入贡献源源不断动力。
云浮:全省最冷门增速仅1.4%与广东大部分地区呈现财政“暖春”态势不同,位列全省第21位的云浮市,财政收入增速却出现了“爆冷”。

2023年1-6月,云浮市财政收入为22.71亿元,同比增长1.4%,位居全省最后一位。这一数据不禁让人感到意外。
有分析人士指出,造成云浮财政收入增速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市经济结构过于单一,主导产业发展缓慢,财源涵养能力较弱。

为破解发展困局,云浮正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期增强财政实力,缩小与粤东西北部其他城市的差距。
潮州、汕尾潜力初显待进一步挖掘除了上述几座城市外,广东省其他一些城市的财政收入表现也颇为亮眼。

位列第12位的潮州市,财政收入达65.58亿元,同比增长4.2%。作为粤东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潮州正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助推财政可持续发展。
而位列第17位的汕尾市,财政收入达40.78亿元,同比增长4.5%。这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城市,正凭借优越的区位和贸易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
总的来说,2024年上半年广东21市财政收入呈现分化态势。一线城市深圳、广州与东莞等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个别地区如云浮则增速乏力。此外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潮州、汕尾也显示出了不俗的发展潜力。

未来广东各地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财政新动能,以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同时,粤东西北部城市也需着力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增强自身财力实力,共同推动广东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不妨一起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