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天津70岁的杜大娘,在众人的注视下被警方带走,很快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所有店铺老板都兴高采烈,还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原来这位杜大娘是当地有名的“碰瓷王”,十年间骚扰了351家店铺,获利数十万元。
可面对警方的审问,她仍然振振有词地说:自己不是在讹人,而是在打假!
那么杜大娘到底是如何敲诈行骗数十年的?她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提起"杜大娘"这个名字,不少商户和居民都会不寒而栗。
她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在退休之后,她想找份工作,补贴家用。
然而,杜大娘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好多单位都没敢录用她。
为此她很苦恼,只能呆在家看电视。

2006年,杜大娘偶然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了一位老人通过碰瓷获得赔偿的事件。
这则新闻给了她启发,她开始琢磨:如果自己也这么做,是不是也能赚到一笔"容易"的钱?
杜大娘说干就干,她精心打扮一番,来到一家生意兴隆的小饭店。

她选择这家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店面小,但客流量大,老板看起来忙碌而和气,正是她理想的"目标"。
杜大娘坐下后,仔细查看了菜单。最后她的目光停在了"杭椒牛柳"上。
这道菜价格适中,又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不一会,服务员端上来了杭椒牛柳和其他菜,杜大娘开始了她精心设计的"表演"。

她先是若无其事地吃了几口,然后突然皱起眉头,仔细查看盘中的肉块。
"服务员!"杜大娘提高声音喊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服务员急忙跑过来。杜大娘指着盘中的肉,义正言辞地说:"你们这杭椒牛柳里面放的根本不是牛肉,这分明就是鸭肉!你们这是欺骗顾客!"

服务员试图解释,但杜大娘不依不饶:"我吃了一辈子牛肉,还能分不清牛肉和鸭肉的区别?快叫你们老板来!"
这一闹腾,立刻引起了其他顾客的注意。饭店老板闻讯赶来,试图安抚杜大娘。
可她不依不饶,要老板给个说法。

老板怕影响店里的生意,急忙凑到杜大娘耳边小声说:"大娘,要不这样,这顿饭我们免单,再赔您七百块钱,您看行不行?"
杜大娘心里暗喜,面上却装作犹豫的样子。老板见状,又加了一百。
杜大娘这才"勉强"同意。就这样,杜大娘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碰瓷。
从这天起,一个不择手段、为利忘义的"碰瓷大娘"正式诞生了。

从那以后,杜大娘便彻底不要脸了。
每次行动前,她会事先踩点,选择那些生意较好、又不愿惹麻烦的商户下手。
杜大娘还会根据不同场合,编造不同的理由:在饭店说是食物中吃出异物,在药店说对方卖的药有问题,在超市则说买的罐头吃完肚子疼。

很快,好多饭店和超市将她列入了黑名单,禁止杜大娘入内。
对此,杜大娘便将儿子和儿媳妇拉入伙,组成讹人小队。
三人在各大门店顶风作案,让无数商家倒了霉。

短短几年时间,三人竟然靠着这份“工作”,碰瓷了三百多家店铺,靠着赔款,他们在老家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楼。
就这样杜大娘成了当地的传奇人物,老板见到她都躲得远远的。

2016年,杜大娘在一家超市上演了一出"饮料碰瓷"的好戏。
当天上午,杜大娘来到超市,她挑选了一瓶果汁饮料,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向收银台。
付完款后,她并没有立即离开超市,而是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喝起了饮料。
喝了几口后,杜大娘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向顾客服务台,脸上带着愤怒和惊恐的表情。

"快来人啊!"杜大娘声音颤抖地说道,"我刚喝了你们店的饮料,立马头晕恶心!"
说完就假装难受,直接倒在了地上。
超市经理闻讯赶来,看到眼前的情况,试图安抚杜大娘:"大娘,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彻查此事,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但杜大娘不依不饶,就是要商家赔钱。

经理只好先安抚好杜大娘,然后偷偷拍下她的照片,发到了商圈群里。
很快,好多老板们都认出了她,群情激奋之下,几十个老板赶到超市,要来教育一下杜大娘。
之后在警察的调解下,杜大娘当着大家的面,写下保证书,表示再也不去店里碰瓷了。
可谁知她又另辟蹊径,打起了公家的主意。

2017年,杜大娘又一次将她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这次,她的目标是当地的一家环卫所。
当时她被施工的沟渠绊倒,气得她立即报了警。但民警见她没有大碍,就走了。
不过杜大娘却得知了一个重要线索:这个施工工程是当地环卫所承包的。

第二天,她就带着儿子和儿媳妇直接找上门去。
杜大娘推开环卫所的大门,立刻开始了她的"表演"。
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办公室,声泪俱下地控诉道:"你们是怎么干活的?路面弄得坑坑洼洼的,害得我摔成这样!你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环卫所的工作人员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搞得措手不及。
他们试图解释说路面施工不是他们负责的,但杜大娘根本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
"我不管是谁负责的!反正这是你们管辖的区域,你们就得负责!"杜大娘提高了嗓门,"我这把年纪了,要是摔出个好歹来,你们担待得起吗?"

眼看现场越来越混乱,环卫所的负责人急忙将杜大娘请到了一间办公室,请她有话好好说。
但杜大娘继续施压,甚至扬言要卧在环卫所门口不走了。
面对这样的纠缠,环卫所的负责人很生气,便不再搭理杜大娘。
哪知杜大娘真的留在环卫所不走了,甚至在办公室里随地大小便!

这下对方无语了,只好同意赔偿杜大娘一万三千元。
杜大娘最后"勉强"同意了这个条件。她拿着赔偿金,满意地离开了环卫所。
这次"成功"的敲诈让杜大娘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次行为也引起了当地执法部门的注意。
这起事件被记录在案,成为了日后警方侦破她一系列犯罪行为的重要线索之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快,她就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2019年,当杜大娘再次在一家超市实施碰瓷时,她终于栽了跟头。
这次,超市的员工认出了她,立即报警。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当场抓获了杜大娘。

在随后的调查中,警方惊讶地发现,杜大娘的"战绩"远超想象。
十多年来,她共敲诈了351家商户,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这一发现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不禁疑问:为什么她能逍遥法外如此之久?
原来,杜大娘每次都仗着自己年纪大,有慢性病,来要挟商家。
商家怕真的出事,所以才选择赔钱息事宁人。这也就无形中助长了杜大娘继续做违法行为。

虽然杜大娘确实年纪大,但她犯下的事太过恶劣,于是法院决定将她刑事拘留。
至此,这一“毒瘤”终于除掉了,商家们纷纷拍手称快。

杜大娘的行为无疑应该受到严厉批评。她利用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同情心,肆意欺骗和敲诈,这种行为加深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和不信任感。
鉴于碰瓷敲诈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的严重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打击此类行为。
参考信源:石家庄普法:天津杜大娘的“碰瓷”十年:玩转天津,带着儿子儿媳一起“碰”

西部文明报:天津杜大娘的“碰瓷”10年:极少失手,带着儿子儿媳一起“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