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监狱归司法部管,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有一个监狱却是个例外,这所监狱是中国唯一一所不归司法部管,而归公安部管的监狱。
它就是著名的秦城监狱,它还有另一个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看守所”。
秦城监狱有很多特殊性,其中犯人的级别最让人津津乐道。
古代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理念,在新中国,高级官员犯法更要被判刑坐牢。
而秦城监狱关押的前公务员,底线都是副省级,这个级别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高干。
正是由于这所监狱的犯人,入狱前身份非同一般,所以这所监狱充满神秘感。

事实上,这所监狱的保密性,也远远超过其他监狱。
在修建这所监狱的时候,就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
建国初期还没有秦城监狱,当时国民党、伪满、日本等各种高级罪犯,都关在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功德林监狱就是秦城监狱的前身。
然而,秦城监狱并非是对功德林进行扩建,两个监狱的位置相隔很远。
功德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功德林路1号,原来是民国北平第二模范监狱。
像国民党著名战犯杜聿明、王耀武,伪满皇帝溥仪等,都曾被关押在功德林进行改造。
虽说功德林在北平市郊,但隔离性还是不够。

还有功德林始建于光绪年间,在清朝时期是犯人习艺所。
经历漫长岁月,功德林的建筑和各种设施已经严重老化,已经不再适合关押高级犯人。
由于这些原因,新中国政府决定修建一所新监狱,专门用来关押高级犯人。
抗美援朝后,前苏联援建我国156项重大工程,关押高级犯人的监狱就是其中一项,可见这所监狱的重要性。
1955年秋的一天,北平公安局局长姚伦,接到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亲自打来的电话,命令他为关押高级犯人的新监狱选址。
接到命令后,姚伦马上组织起有相关各种专家的团队,根据新监狱的要求,奔赴北京周边展开选址工作。
当时的高级犯人都来自敌方,这些犯人级别高,就意味着影响大,很可能成为劫狱或刺杀的目标,必须对他们严加看管。
而且这些犯人很多都是机密信息源,其涉密性也决定了关押他们的地方必须隐秘。
所以,新监狱选址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人烟稀少相对隔绝,方便在监狱周边布置一个禁区。

但是,改造高级犯人有重大意义,他们普遍年纪较大,要保障好他们的生活监狱又不能太偏远,还要具备运送保障物资的便利交通条件。
姚伦的团队按照新监狱的基本要求,跋山涉水对北京周边多个地方进行了详尽勘察。
最终经过比较,新监狱的地址被选在北京昌平县的秦城。
秦城在燕山脚下,和北京市区的距离比较理想。
这里人烟稀少,时常有野狼出没。
考察队为避开野狼,一般都是清早出发工作,夜幕降临前收队。
这种环境正好符合建立封闭区域的需要。
而且秦城挨着小汤山温泉和陶峪口水库,又有两个现成的屏障增强隐秘性。
山清水秀的风光,也有利于高级犯人安心改造。
秦城选址姚伦亲自考察了多次,他向专家征询意见,对当地适不适合建造大型设施,以及交通条件、后续扩建空间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之后姚伦把秦城的调研报告送交罗瑞卿审定,罗瑞卿看后相当满意,当即拍板把新监狱建在秦城。

1958年,秦城监狱动工兴建。
由于是苏联援建的项目,苏联专家在这项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设计图纸到建材,秦城监狱都有较深的苏联痕迹。
秦城监狱开工对外保密,工程还没有开始,周围已经设置了警戒区,非相关人员和车辆一律不许靠近。
接着,周边的百姓看到每天有大批卡车驶入警戒区,才猜测里面在进行什么保密工程。
秦城有几条自然形成的道路,为工程车辆的出入打下了基础。
当初选址秦城,也因为秦城具备起码的交通条件。
秦城监狱的位置从未出现在公开文件和资料中,监狱的设计布局更是严格保密。
监狱设计图只有少数核心人员可以接触,保密等级远超一般的监狱。

在苏联专家的设计中,秦城监狱的监舍为四栋楼房。
这四栋楼房狱方编号为甲乙丙丁,每栋楼房都是三层,颜色也统一为白色。
每栋楼内,除了监舍还有专门的审讯室,犯人受审不需要从楼内带出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监狱的安全性。
1960年秦城监狱建成,功德林的很多战犯都被转移至秦城监狱。
不过1959年政府首次对战犯进行特赦,如杜聿明、王耀武等著名人物,并没有在秦城监狱坐过牢。
高级犯人在秦城监狱坐牢,生活条件远比功德林好,但受到的监管也比功德林严格得多。
这一点,从高级犯人的监舍设施就可以看出来。
秦城监狱的监舍,每间五到二十平方米的不等。
每个监舍有两重门,外门是铁门,内门是木门,门上设有窥孔。
门下方还有四个小门,用来送水送食物。
监舍的窗户一平方米左右,高度伸手够不着窗台并向上倾斜。
而且窗户有三层,分别为纱窗、铁栅栏和玻璃窗。
打开玻璃窗,犯人可以看到外面一小块天空。

高级犯人的监舍设有两扇窗户,玻璃现为磨砂玻璃。
监舍里有一张矮床,距离地面一尺左右。
以前监舍除了床,不允许有凳子、桌子这些可撞击的设施。
需要犯人写交代材料时,才会给犯人送来一张经过处理的小学生课桌。
后来高级犯人的监舍里有了写字台,并配有独立卫生间,不过马桶齐腰的位置设有窥孔,严防犯人在卫生间自伤自残。
如今,高级犯人的监舍还配备了洗衣机。
监舍的永久设施都被固定不可移动,床和桌子的棱角被打磨成光滑的圆角,连墙壁都做了软化处理,以防犯人撞头寻短见。
铁丝、刀具、玻璃片、易燃易爆物、绳索等物品,更不可能出现在监舍。
秦城监狱犯人的编号也有讲究,四位数的编号,前两位数是犯人入狱的年份,后两位数则是犯人当年入狱的顺序。
比如2501,就代表2025年第一个入狱。

改革开放后,秦城监狱基本就用来关押副省以上被判刑的高官。
除了这些高官外,重大间谍案的间谍也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三栋小楼,肯定关不下众多要把牢底坐穿的贪官。
不过秦城监狱在1967年就进行了扩建,白色三层楼从四栋增加到十栋,依次新增编号戊、己、庚、辛、壬、癸,凑齐了十个天干的名称。
扩建后监狱布局更加合理,每栋楼除了监舍和审讯室,还设有管理办公室,这样每栋楼都可以独立进行运转。
扩建期间保密措施更加严格,参与施工的人员都经过层层筛选。
所有施工记录和相关资料,都作为机密文件进行保管。
监狱管理人员不仅经过严格选拔,入职后还要经过特殊培训。
除了能够熟练操作监控设施,管理人员还要善于应对突发情况,以及要有管理高风险犯人的技巧。

监狱为犯人准备了囚衣,但犯人不用穿囚衣,可以穿家属送来的衣服。
高级犯人可以看报,后来还可以看一段时间电视。
十栋楼每一栋前面都有一个小院,犯人在放风时间可以在小院散步。
秦城监狱放风时间每天二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犯人根据情况每周有一到六天可享受放风待遇。
新进来的犯人,要经过狱方考察后,才能够酌情享受放风待遇。
有的犯人会在农场做些简单劳动,这种时候农场四周都有军人进行警戒。
村民远远看到对这些犯人的警戒级别,也知道秦城监狱非同一般。
不过秦城监狱的犯人不可相互接触,他们随时都受到无死角监控,放风也有管理人员陪同。
毕竟,这里的高级犯人知道大量机密,这些机密都不允许相互交流。
秦城监狱允许家属来探望犯人,但探望过程也会被全程监控。
谈话内容管理员会做详尽记录,确保没有泄密等情况发生。
外面的人不管到秦城监狱探监还是执行公务,身份都要经过层层核实,程序要比一般的监狱复杂得多。

秦城监狱的防范如此严格,都是因为这里犯人相当特殊。
想想那些大老虎,就知道这样的防范很有必要,建一所非同一般的监狱也相当有必要。
秦城监狱高级犯人每天的伙食比一般监狱好很多,除了有肉还有水果。
根据一些犯人的身体情况,狱方还会给他们安排一日四餐的伙食。
加上高级监舍生活设施较完备,秦城监狱也被人叫做豪华监狱。
近些年,随着反腐力度加大,专门关押高官的秦城监狱也开始显得拥挤。
很多高官被判无期或者十年以上的重刑,占有监舍的时间都相当长,以至于后面被判的高官关在哪里都成了一个问题。
2012年,秦城监狱又进行了一次扩建,但有媒体报道,扩建之后仍然存在不够用的担忧。
特别2015年我国修订刑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更为谨慎,职务犯罪把牢底坐穿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多,秦城监狱难免要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
该媒体报道称,为了适应新形势,属于司法部管辖的燕城监狱进行了扩建,将部分甚至全部取代秦城监狱。

燕城监狱位于河北三河市, 建成于2002年。
这所监狱也是为特殊犯人修建,主要关押有研究价值的犯人,职务犯罪的犯人和外籍犯人。
依照现在的条件,或许燕城监狱确实可以承担秦城监狱的功能。
不过现在秦城监狱仍然在使用,我们熟知的一些大老虎也还在秦城监狱服刑。
如此看来,秦城监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是我国的“第一监狱”。
要废除这所监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秦城监狱承载了很多建国以来的历史,不管这所监狱退不退历史舞台,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