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儿时的我们自然难以理解这句话,毕竟从表面来看,《水浒传》中写的无非就是那些绿林好汉快意恩仇的故事,并不晦涩难懂,所谓的“少不读水浒”倒像是长辈们故作深沉。
不过长大之后再读,也确实是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就不谈梁山好汉究竟是好是坏了,甚至有些角色的经历也压根与那“快意恩仇”四字不沾边。
比如坐上梁山第六把交椅的“豹子头”林冲即是如此,他的故事,就满是憋屈。
(林冲、林娘子剧照)
那高衙内几次三番欺负林娘子,林冲为何却不敢报仇?只是因为林冲这人怯懦?
真相或许并非如此。
一、高衙内之恶
高衙内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仗着自己背后有高俅撑腰,便目无法纪,见了貌美的女子就想撩拨。
而林冲那妻子张贞娘不说貌若天仙,却也算得上是绝色佳人,高衙内一见她便动了情。
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大街上,哪怕是光天化日,他也敢对林娘子伸出毒手。
说是:“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
你别说,这一次林冲还是出手了的,这是一个正常男人看到自己妻子被人轻薄时应该有的反应,但他也仅仅只是硬气了一瞬间,一听对方是高俅的义子,顿时就没了脾气,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或许是林冲表现出的隐忍让高衙内觉得这是捏到软柿子了,于是他又让陆虞侯与他打配合,再次掳走了林娘子。
(高衙内剧照)
这一次,他可就不只是撩拨而已了,这次他是把林娘子关在了屋内,那他会做出什么事来,也就难说了。
而书中也借林冲那婢女锦儿的视角提到了确切的时间信息,说是:“官人和陆虞侯出来,没半个时辰,只见一个汉子慌慌急急奔来家里。”
也就是说,高衙内和林娘子已经独处了半个时辰了,且不知那家伙会对林娘子做出什么事来。
至少对于林冲而言,他应该要冲冠一怒了,可事实却是他又选择了装聋作哑。
二、林冲的隐忍
林冲听锦儿说了那番话之后,也确实是马不停蹄地赶去陆虞侯家。
只是他赶到那儿之后,却不像是要去教训高衙内,而仅仅只是想救下林娘子。
你可能要说了,这两件事就是一回事。
其实不然,林冲确实是只救下了林娘子,却压根没找高衙内的麻烦。
这一点,书中写得很清楚:“林冲见说,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的回转!’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其实要探讨林冲这做法是否合理,你把他换成武松,就一目了然了。
武松后来知道潘金莲杀了武大郎之后,哪里有半点犹豫?他只是冲进屋里,将那毒妇剖心割手,当场就要了他的命。
(高衙内、林娘子剧照)
林冲却明知欺负妻子的人就在屋内,却还在屋外敲门,这不是装聋作哑是什么?
显然,他想要的并不是直接教训那高衙内,而是劝高衙内见好就收。
他这种心态该怎么解释?
仅仅只是因为他“怂”吗?
似乎也不是,后来他上梁山时,那王伦嫉贤妒能,排挤他,他就没忍住自己的暴脾气,最终上演了火并王伦的戏码,可见林冲也是有脾气的,只是他没把脾气用在对付高衙内上。
甚至电视剧中提到他因为宋江放走高俅而被气死的桥段也并非原著情节,他对高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恨意。
这就难免让人不解了,难道是因为施耐庵把林冲写崩了,以至于这人时而硬气时而软弱?
当然不是。
还是通过武松的经历,就能了解林冲的想法。
三、武松的经历
“武十回”中,武松也遇上过好几位女子。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他那嫂嫂潘金莲,那毒妇为了与西门庆在一起,杀了武大郎,当真该杀。
但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她这么嫌弃武大郎,当初又为何要嫁给武大郎?
(武松、玉兰剧照)
答案很简单,书中写得很清楚:“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
她是被当成货物一般,白送给武大郎的。
后来武松杀嫂落了囚,被押送去孟州,他帮施恩教训了蒋门神,后来却差点被张都监收买,当时张都监是以赠他玉兰为引,拉拢他,武松也确实动心了,若不是张都监有心弄死武松,武松可能还真就安心为他卖命了。
再到武松上了梁山,也一定会发现另一对不登对的情侣,即扈三娘与王英,他也能从兄弟们那儿了解扈三娘是如何嫁给王英的。
结合这三个女人的经历来看,也就能解释林冲的行为了。
(武松剧照)
那个时代的男人压根没把女人当人,对于他们而言,那是可以随便舍弃的物品一般。
所以不是林冲这人没胆子,甘当懦夫,他也有冲冠一怒的勇气,问题在于他会考量,林娘子是否值得他赌上一切去拼命,说白了,他不过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决定,林娘子经历那些悲剧的根源还在于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女子的命就是不如草芥的,是那个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