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柿子总是捡软的捏”,人活于世这个道理总是在很多人身上验证。尤其是在小孩子的环境中,本身孩子不具备任何攻击性,一旦孩子自身性格内向懦弱,那就很容易让别的小朋友欺负,相信家长都不会看到这种情况。
当孩子哭着回家告诉你“我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听完后很生气直接杀回学校讨回说法,然后告诉孩子以后被人欺负了一定要反抗。那么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了,孩子回头照样会受到欺负而不去反抗,换地方没用反而会更加严重。
当孩子告诉你被欺负的时候,你告诉他小朋友的世界爸爸没办法帮助你,一旦有人欺负你,你要学会反抗。然后向老师反应这件事情,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去找老师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慢慢的会自己学会反抗,逐渐的会适应。
那什么样的教育,才让孩子成为软柿子?这其实是主要还是父母的问题。
第一、家长自身太强势
性格强势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喜欢把自己强势的一面强加到孩子身上,事事都为孩子做主,为孩子出头,这样就会养成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渐渐的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无限制的顺从家长,也就逐渐的顺从了自己被欺负的“命运”。
第二、家长控制欲太强
控制欲强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孩子自身的感受。因为在控制欲强的家庭中,孩子一旦脱离了家长的控制,表面上看起来很听话,但是心里却是没有任何主见,性格也会逐渐懦弱起来。
第三、家长喜欢给孩子“擦屁股”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总会喜欢用一句“孩子小不懂事”来打发了事。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帮孩子洗脱过错的同时让孩子“成功的”逃脱了错误的惩罚。这种错误需要孩子自己来承担,家长一旦大包大揽任何事都为孩子挡,那孩子从小心里就人文后果由父母给担着自己不怕,就算自己做错了背后也有人撑着。久而久之这种依赖父母的想法,会让他们变成一个无想法、无担当的人。
第四、家长太小气
生活中比较小气的家长,自身做人做事的风格也会斤斤计较。那么这种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孩子。一旦自己孩子内心不大气,往往会使孩子自身感到自卑、感到失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成为“软柿子”。
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信起来,变成内心强大的人呢?
第一、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
无论是谁多大的人,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或多或少的感到不安,更何况是那么小的孩子呢。孩子本身就是若是群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最直接的安全感觉,就是来自父母的关心、陪伴和信任!
第二、遇到问题与孩子一起解决
孩子遇到问题,帮着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一定不要替代孩子去解决问题,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去面对问题。要自己学着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家长需要做的是默默的守护和耐心的等待。任何人都有做出第一次的时候,尽早的让孩子掌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增加自信心,还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石二鸟。
第三、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
孩子正是培养天性的时候,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同,想法自然各不相同,家长对于孩子需要一定的放手而不是全方位的掌控。给予孩子更多的主动权,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需要做的是拨乱反正,这样比起家长要求强制去做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快更好。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成熟稳重的过程,当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时,其实自家的孩子也有其他的优点。爱他就要给他足够的信任,爱他就要给他足够的自由,孩子时天真可爱的,希望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