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弑母案件终于在3年后将真凶抓捕归案,案件也进入了正常的审理过程中。在警方透露的小时可以得知,对主犯吴谢宇长达八个小时的审讯中,他自始至终能够保持冷静,对于自己的作案经过和作案动机只字不提,打马虎眼总是转移话题。但当警方让他写自述书时,刚开始还好,但写到最后他却痛哭流涕。
书中说,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当得知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是一路哭着回到老家的。在吴谢宇的老家,他们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让亲戚邻里羡慕的一个三口之家,在他们的那个校园中经常能看到吴谢宇父母一起散步。
吴谢宇的父母都是大学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难能可贵。吴谢宇的妈妈大学毕业后,到了中学去当历史教师;吴谢宇的父亲则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国企任职,为人仗义,爱说爱笑。吴谢宇自己则是从小喜欢看书、学习 ,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学习都十分刻苦。北大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吴谢宇的宿舍通宵学习成了家常便饭,常常熬夜到凌晨4点,当太阳升起时又赶紧起床去占座。或许是这种压抑的学习氛围让吴谢宇感到太累了。
当然,吴谢宇自己认为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在吴父去世前,为人仗义的他经常拿一部分钱补贴给老家的亲戚。吴妈被害前,她还曾告诉吴谢宇的奶奶,小宇毕业后就要出国留学了,说起来一脸的骄傲和自豪。但事与愿违,吴父在2008年被查出患有癌症,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仿佛处在了风雨飘摇中。最终在2010年吴父撒手人寰,当时还在上学的吴谢宇一路哭一路往回赶,但最后还是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吴父生病期间的花费并不小,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家里的经济情况也由小康变成了温饱,一家人开始拿低保过日子,家庭的变故让吴谢宇心理产生了波动。其实,如果吴父没有患病,不这么早的离开,一切或许不会这样,还是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孩子”,但这个世上没有如果。
整个审讯过程,吴谢宇始终保持冷静,他可以跟你谈天说地,讲科学、谈人文、聊历史,但就是不说与案情相关的事。从他的思维逻辑来看,这个人冷静的让人感到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