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满园“点绿成金”咸丰县“三链融合”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4-26 12:10:20

全媒体记者 彭信琼 李维君 通讯员 谭 俊 龙俊玮

春风拂绿野,茶山溢新香。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黄金季”,茶农们穿梭于层层茶垄间,指尖翻飞采撷嫩芽,茶叶加工企业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咸丰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夯实茶产业发展根基。通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推动资源向产业集中、人才向产业集聚、服务向产业集成。构建组织链、人才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绿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

组织固链

壮大茶产业规模

“感谢龙书记积极协调,帮我把茶叶生产厂房的事情解决了。”4月21日,湖北施南茶徒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宪忙着和工人在新建成的车间加工茶叶,连夜发往江浙一带。

张宪口中的龙书记是咸丰县小村乡中心场村党支部书记龙毅。2024年,龙毅得知张宪为扩建厂房发愁,便积极向乡党委汇报,成功争取到2024年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解决了张宪的燃眉之急。

有了发展的底气,湖北施南茶徒子茶业有限公司每天可生产加工鲜叶1000余公斤,辐射带动周边茶园1500亩、茶农800多户。今年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

咸丰县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大力推行“支部建在茶产业链上、党员聚在茶产业链上、农民富在茶产业链上”协同发展模式,全面打造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今年我们新建了1260亩抹茶原料基地,免费为村民搭建遮阳架,提供遮阳网和肥料等物资,减少群众前期投入。”小村乡民营经济党支部书记、硒源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培高说。

咸丰县高乐山镇杨柳沟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构建“村党支部+市场主体+基地+农户+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带动全村发展白茶600余亩。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在村党组织的积极协调下,建立起不同形式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燕说。

咸丰县涉及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145个村级党组织和“两企三新”党组织,引领带动全县15万茶农种植茶叶28.3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

人才兴链

赋能茶产业升级

种植规模上来了,产品质量是关键。

为助推茶产业全面升级,咸丰县举办“候鸟人才周”“回咸丰·庆丰年”“咸丰白茶文化交流”等活动,吸引茶产业专家39人,为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023年,咸丰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邓余良专家团队来咸指导茶产业提档升级。

邓余良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围绕“咸丰特色茶产品开发”开展实践探索,在品种改良示范、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标准制定和实施、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

在多名专家帮助指导下,咸丰县制定了白茶产品质量标准、白茶种植技术规程、白茶加工技术规程3项团体标准,为提升咸丰白茶品质提供了技术规范;咸丰白茶成功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升。

同时,组建起一支技术人才队伍,常年深入各乡镇进行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企业按照咸丰白茶团体标准种植、生产茶叶。

“我们还与省农科院专家合作,研发‘去夏增春’绿色种植管护模式。”该县茶叶专班负责人黄忠说,“去夏增春”即不采夏秋茶只采春茶,春茶采摘结束后,随即组织技术人才队伍指导农户、企业对茶树进行修剪、管护及病虫害防治,为来年春茶蓄积营养。

“去夏增春”绿色种植管护模式的推行,破解了夏茶和秋茶品质不高间接影响春茶质量的问题,有助于来年春茶增产、提升品质。

该县还积极挖掘乡土人才,大力培育乡村主播。“目前,活跃在网络直播间销售咸丰白茶的乡村主播共196人,他们将‘流量’变‘销量’,助力好茶出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锐说。

服务强链

推动茶产业富民

连日来,咸丰县清坪镇杨家庄村清扬硒白茶专业合作社基地,人头攒动,纤手翻飞,来自河南、湖南等地的160名工人与本地村民一起,上春山采白茶。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高峰期,但部分乡镇茶叶基地面临采茶工短缺问题。为缓解这一难题,该县探索“党政统筹+茶企主导+村级服务”三位一体劳务保障模式,通过跨区域劳务协作,构建“农时互补”协作机制,积极协调外省农民来咸丰采茶务工,有效解决季节性用工结构性矛盾。截至目前,已有500余名外省农民来咸丰采茶务工。

清坪、小村、黄金洞等乡镇还组建青年党员服务队,为外来采茶工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级服务的协同保障模式,让采茶效率大大提高。”清坪镇柏杨坪村党支部书记饶楷说。

咸丰地处武陵山腹地,距离全国大型茶叶交易市场千里之远。如何让深山好茶走出大山,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探索。

4月16日清晨,咸丰白茶交易市场,“茶链专运”物流车整齐排列,工人紧张有序地将来自各乡镇的白茶清点、标记、装车。

依托“当日发车、次日达”的物流专线,咸丰白茶实现从采摘到销售“极速鲜”模式。上午11点发车的茶叶,次日上午8点就能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交易市场。这条“茶链专运”,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打通了产业脉络。

3月以来,国网咸丰供电公司出动(林丽)共产党员服务队1200余人次,加强线路巡视巡检,解决茶企用电问题,为春茶生产保驾护航。

4月中旬,黄金洞乡党委组织冉家寨村、黄金洞社区等党组织书记,前往江浙沪等地洽谈,签约意向订单300余万元,帮助茶农、茶企销售春茶。

咸丰县在完善服务机制上不断下功夫,围绕茶农、茶企需求,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做好全周期服务保障工作,有效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今年春茶季,全县已加工干茶600余吨,实现销售额5亿元,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小茶叶”逐渐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