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提醒:患有高血压的人,宁可睡到中午,也别早起做这3件事!

迟哥养护说 2025-04-20 19:30:38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1): 1-29.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 30(3): 209-219.

清晨六点,闹钟响起,高血压患者刘先生从床上猛然坐起,匆忙洗漱后立即喝下一杯冰凉的浓咖啡,随后快步冲出家门赶往单位参加早会。

这看似平常的晨间习惯,实际上是一场无声的"健康赌博"。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或许"宁可睡到中午,也别早起做这3件事"并非言过其实。

高血压,这位悄无声息的"沉默杀手",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场无声的侵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1亿高血压患者,而中国更是"重灾区",患病率高达23.2%,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46.9%、40.7%和15.3%。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晨间,人体血压呈现出特殊的节律变化。从生理学角度看,清晨4-10点是人体血压的高峰期。此时,交感神经系统活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血管收缩,血压自然上升。

对健康人群,这种变化无伤大雅;但对高血压患者,这种"晨峰"现象犹如雪上加霜。研究表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在清晨时段高出其他时段的2-3倍,这不禁让我们对"早起是美德"的传统观念产生质疑。

那么,高血压患者早起后究竟应该避免哪三件事呢?

第一,忌猛然起床

想象一下,当闹钟响起,你的身体从深度休息状态被强行唤醒,突然从平躺变为站立,这对心脑血管系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突然起身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随后体内代偿机制又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形成"过山车"式的血压波动。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这种波动如同给脆弱的血管壁施加反复的拉扯力,极易导致血管破裂。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患者应采取"三步起床法":先在床上安静躺5分钟,然后半坐起来休息1-2分钟,最后慢慢站起来。这种渐进式起床方式可以让血压平稳过渡,减少突发事件风险。

第二,忌空腹服药

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早晨空腹服药效果更好,这是一个危险的误区。许多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在空腹状态下吸收过快,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头晕、眩晕甚至跌倒。

特别是老年患者,他们的血压调节机制本就迟钝,空腹服药无异于雪中送炭。

血压药物应当怎么服用?除非医生特别嘱咐,大多数降压药应在早餐后30分钟服用,既保证药效,又减少不良反应。对于长效降压药,晚上服用可能更能控制晨峰现象,但具体用药时间应遵医嘱。

第三,忌剧烈活动

清晨,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差。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如快跑、重体力劳动、举重等,会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氧气需求量猛增,而此时血液供应却跟不上,形成相对缺血状态。

有趣的是,人体血液在清晨时分就像是一杯刚从冰箱取出的果汁——粘稠且流动性差。当你突然要求这"粘稠的果汁"快速流动时,血管就像承受不了压力的水管,可能在某个薄弱环节爆裂。

那么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科学运动?

晨练应选择在起床2小时后进行,以散步、太极、慢跑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持续30-60分钟,运动中心率控制在(170-年龄)×60%以下。研究证实,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收缩压8-14mmHg、舒张压6-8mmHg,效果相当于服用一种降压药。

除了上述三点,高血压患者早晨还应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早餐至关重要。空腹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加剧血压波动。理想的高血压患者早餐应包含全谷物、蛋白质和蔬果,如燕麦粥配鸡蛋和青菜,避免高盐、高脂食物。早餐的膳食纤维还能帮助稳定血糖,间接有利于血压控制。

其次,晨间饮水有讲究。一杯温水是唤醒身体的最佳选择,既能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又能稀释血液黏稠度。相比之下,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料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短时间内升高,对高血压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

再者,洗浴水温需适宜。过热或过冷的水都会引起血管收缩或扩张,导致血压波动。建议高血压患者使用35-38℃的温水洗浴,避免长时间淋浴,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此外,情绪管理同样重要。晨起后的新闻、邮件或工作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或紧张,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应培养积极心态,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开启新的一天,这些微小的调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健康效益。

如果把高血压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这些晨间注意事项就是修剪它过度生长的枝叶的工具。持之以恒,便能使这棵"病树"逐渐恢复健康的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管理是一项全天候的任务,而非仅限于早晨。自我监测是关键,每位高血压患者都应配备家用血压计,坚持晨昏测量,记录血压日记,这样能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高血压患者是否真的"宁可睡到中午,也别早起做这三件事"?答案显然是夸张的修辞。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早起,只要遵循科学规律,避开上述三大禁忌,反而能使清晨成为健康管理的黄金时段。

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常被"早起成功学"所影响,却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健康风险。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健康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调整作息、规避风险、科学管理,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把健康比作一座花园,那么高血压患者的晨间护理就像是园丁的精心呵护——不是不去触碰花朵,而是懂得如何恰到好处地浇水施肥,让花园在晨光中焕发生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