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女单决赛王艺迪逆转陈幸同其实胜在心理!

小金口有趣 2025-04-07 12:00:41

4月6日晚仁川冠军赛女单决赛,国乒王艺迪与陈幸同展开激烈厮杀,经七局鏖战,王艺迪最后在决胜局6-10落后时连救4个赛点、以12-10完成惊天逆转陈幸同,夺得冠军。获胜后王艺迪扔掉球拍长啸了一声。

王艺迪与陈幸同都出生于1997年,俩人一向势均力敌,一起进入决赛,真的难分胜负。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也确实是一直比分呈较着状态,首局王艺迪以11-9险胜,但随后陈幸同凭借反手变线与落点控制连下三局,将大比分推至3-1的悬崖边缘,转折点出现在第五局。

王艺迪在9-9平的关键时刻以两记暴力正手强攻扳回一城,随后又以11-6将比赛拖入决胜局。

第七局决胜局堪称戏剧性巅峰,陈幸同一度以10-6手握四个冠军点,但王艺迪这时反而展现出“大心脏”特质,连续六次化解危机,最终以12-10完成惊天逆转,锁定胜局。

这其实是一场精彩的心理战,平时关系非常好的国乒双姝,其实正好性格相反,陈幸同比较内向保守,王艺迪比较外向粗犷。这从她们在比赛过程中和待人接物时的表现看得出来。

当陈幸同在优先情况下被拖入决胜局,并且在获得4个决胜赛点的时候,难免暴露出稳健守成心态。而一向外向粗犷的王艺迪,在胜利几无可能时,当然抱着放手一搏心态,“死就死吧,拼了!”一稳一拼对撞,终于使奇迹再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场比赛的变化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陈幸同方面

领先优势下的心态变化:当陈幸同获得 4 个赛点时,她处于领先地位,此时稳健守成的心态是较为常见的。这种心态使她想要保住优势,不轻易犯错,每一拍击球可能都更求稳,希望通过保守的策略来确保胜利。然而,这种心态也可能会让她在处理关键球时过于谨慎,进攻性减弱,给了王艺迪更多周旋的机会。

压力下的技术动作变形:随着王艺迪不断追分,陈幸同可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被连追两分后,陈幸同在压力之下,运动肌肉会变得紧张,技术动作容易变形,导致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下降。原本有把握的球,也可能因为心理上的波动而出现失误。

王艺迪方面

绝境中的放手一搏:在 6-10 落后的绝境下,王艺迪选择了放手一搏的心态。这种心态让她没有了更多的心理负担,能够更加专注于每一个球,将自己的技术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她抱着拼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每一拍都全力进攻,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打乱了陈幸同的节奏。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随着王艺迪连救几个赛点,她的自我效能感逐渐提升。每成功救一个赛点,她就会更加相信自己能够逆转比赛,这种信念会进一步激发她的潜能,让她在后来的比赛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双方共同作用

比赛氛围和观众影响:比赛现场的氛围以及观众的反应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在决胜局的关键时刻,现场观众的加油声和紧张气氛可能会给双方运动员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于王艺迪来说,观众的支持可能成为她放手一搏的动力;而对于陈幸同来说,可能会增加她的心理压力。

相互的心理博弈: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不仅要应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还要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王艺迪的放手一搏可能会让陈幸同感到意外和紧张,而陈幸同的稳健守成也会让王艺迪更加坚定自己的进攻策略。双方的心理状态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成就了这一惊天逆转赛程。

甚至连后来的颁奖仪式及接受采访时,王艺迪的发言引发热议也说明了这一点:“莎莎和曼昱没参赛,作为头号种子,我没有辜负这个身份。”

这番看似谦逊的表白,实则暗含三重深意,首先孙颖莎(6次WTT冠军)与王曼昱(3次夺冠)长期占据国乒核心席位,此次缺席让王艺迪首次以“领军者”身份出战国际大赛,压力倍增,但也同时让她豪情勃发。

王艺迪说出这样的话语和胜后丢拍长啸的举动,陈幸同应该是表现不出来的。

0 阅读:5

小金口有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