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徐向前坐在路边一家简陋的茶馆里,桌上的茶水早已没了热气,他却浑然不觉,眼神死死地盯着不远处张贴的通缉令。喝完茶水,徐向前站起身来准备接着出发。
他们没走多远,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徐总指挥,你……”徐向前猛地一怔,转过头,只见耿飚满脸震惊与心疼。眼前的徐向前,脸上有几处擦伤,干涸的血迹已经变黑,头发蓬乱,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个在街头流浪许久的流浪汉。

为什么徐向前会变成这样?究竟发生了什么?
西路军的成立1936年10月,寒风在甘肃会宁的大地上呼啸,却吹不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的激昂热血。战士们历经无数次的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终于在这片土地上胜利会师。
然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听闻这个消息,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满是不甘与恼恨。他派出上百万大军围追堵截,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布置的一道道防线,却如同虚设。

10月20日,蒋介石迅速集结十多个师准备进攻。他还妄图借助西北马家军的力量,与之形成合围之势。国民党军队在长官的驱使下,日夜兼程,不断缩小对红军的包围圈,每一次行军调动,都给红军带来巨大压力。除此之外,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城镇村庄沦为废墟。
在这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中央灯火彻夜未熄,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前,神情凝重地分析局势、商讨对策。桌上堆满地图、文件,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红军面临的艰难险阻与国家遭受的苦难。

经过反复权衡、激烈讨论,毛主席作出决定:
派出一支部队渡过黄河,向西北挺进,开辟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寻求国际援助,同时为抗击日寇寻找稳固的战略后方。
很快,渡河部队组建成西路军,由陈昌浩和徐向前带领,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出发前,徐向前找到陈昌浩,试图与他沟通:“昌浩同志,如今局势复杂,我们一切都应以大局为重,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切不可拘泥于过往的指示。”

陈昌浩语气却很坚决:“我心中自有分寸,组织的指示我定会贯彻执行。”徐向前还想再劝,却见陈昌浩已经转身离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寄希望于在后续的行动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西路军损失惨重西路军一路西进,却很快陷入困境,他们遭遇到西北马家军的疯狂阻击。徐向前对陈昌浩喊道:“这样硬拼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改变战术,寻找他们的弱点!”陈昌浩却不为所动:“我们不能退缩,必须坚决执行原定计划,冲破防线!”

但因兵力悬殊、战术分歧等诸多因素,西路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西路军想要联系中央红军寻求支援,却发现后路早已被胡宗南的部队死死截断。徐向前带着警卫员,穿梭在各个阵地之间,仔细观察着布防情况。终于,他发现了一处薄弱点。
徐向前赶回指挥所,找到陈昌浩说: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西边有一处兵力空虚,我们可以指挥部队往那边前进,先摆脱当前的困境,再从长计议。”

陈昌浩却皱着眉头说道:“不行,攻打凉州和永昌等地是既定计划,这些地方战略位置重要,我们必须拿下,在这里建设根据地,才能站稳脚跟。”
徐向前情绪激动,试图说服陈昌浩:“可是,现在我们的兵力有限,对面又如此强大,强攻只会让战士们白白牺牲啊!”陈昌浩一挥手,打断了徐向前的话:“不要再说了,就按我的决定执行!”
马家军步步紧逼,导致西路军一路都在打仗。1937年3月12日,徐向前带领西路军边打边向祁连山中撤退。经过一场血战,西路军虽然成功击退了进攻的军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数只剩下3000人。

3月14日,西路军艰难地撤到了康隆寺地区。战士们刚刚停下脚步,准备稍作休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不好,马家军的骑兵追上来了!”
徐向前迅速组织部队抵抗,可敌人却来势汹汹,将西路军冲得七零八落。大部分分散的战士们惨遭杀害,还有许多人不幸被俘,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山谷间,让人痛心疾首。
战斗刚刚结束,徐向前声音沙哑,几近哽咽地对身旁的警卫员说道:“清点人数。”片刻后,警卫员红着眼,声音颤抖:“报告,不足1000人。”

面对如此惨状,陈昌浩赶忙召集大家开会。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由徐向前和陈昌浩回延安汇报,剩下的人员分成三个支队,在李先念、程世才等人的领导下,一边打游击一边寻找回延安的机会。
耿飚发现徐向前,忍不住大叫:徐总指挥自西路军背负使命踏上西征之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心便紧紧悬起。当西路军西征失利,陷入绝境的消息传来,毛主席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和寻找失散、被俘的同志!”

1937年3月中旬,援西军在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张浩的带领下抵达镇原地区。突然,一封加急电报打破了行军的节奏。刘伯承看完电报,脸色骤变:“西路军败了!”无奈之下,援西军只能停止西进。
援西军停止西援后,紧急商讨后续行动。耿飚主动请缨:“我带一部分同志留下,一定要找到西路军的战友!”此后,耿飚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而此时的城镇、街巷,到处张贴着悬赏捉拿徐向前与陈昌浩的通缉令。徐向前看着身边三十余人,忧虑道:
“这么多人一起走太扎眼了,目标太大,他们很容易发现。咱们分开行动,各自想办法回延安,这样安全些。”
于是,徐向前便与陈昌浩带3名警卫员先行,走在半路上,突然遭遇了巡逻队的进攻。三名警卫员用自己的身体,为徐向前和陈昌浩筑起一道防线。他们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大喊:“首长,你们快走!”

等枪声渐渐平息,徐向前和陈昌浩返回原地时,只看到三名警卫员倒在血泊之中,已然壮烈牺牲。不久,陈昌浩突然发起了急病。徐向前四处找来草药,却难以缓解陈昌浩的痛苦。
看着陈昌浩虚弱的模样,徐向前无奈地说:“昌浩,你病成这样,没法赶路了。这附近有个老乡家,你先留下养病,等病好了再想办法回延安,我先回去汇报情况。”陈昌浩紧咬着牙,虽满心不甘,但身体状况让他别无选择,只能点头。

徐向前身着破旧长袍,蓬头垢面,将自己扮作落魄商人。沿途的城镇乡村,满是军队的搜查与盘查,徐向前每次经过都不得不低下头,佯装不经意。
这天,徐向前踏入了一个西北小镇,看见墙上贴有自己的通缉令,当即低头准备走。谁曾想就在这个时候,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徐总指挥。”徐向前看清是耿飚后,声音哽咽道:“耿飚!”

后来在耿飚的安排下,徐向前先是换上干净的衣物,然后在一支骑兵的掩护下前往延安。经过一路艰难险阻,徐向前终于抵达延安。当他站在毛主席面前时,满是自责与愧疚:“主席,西路军失败了,是我指挥不力,我对不起党,辜负了同志们的信任!”
毛主席安慰道:
“向前啊,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西路军的失败,不能怪你一个人,这是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的结果。你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大的胜利,党和人民需要你!”

正因为这次事件,使得徐向前与耿飚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他们在革命队伍中并肩作战,共同为国家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