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ComiceIX
写在前面
1)影像的最关键因素是进光量,不是像素数。
典型的例子,同样5000万像素主摄,小米14Ultra和红米13C的画质天差地别,根本原因就是二者的主摄进光量相差近7倍。手机和相机的最大差距也在于进光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当然只是说进光量最关键,不是说其他因素不关键)
2)影像手机之间选择,要关注各焦段不同的强弱关系。

影像手机之间,不同焦距,进光量强弱关系是不同的。就像跑步比赛,长短跑项目不同,选手胜负关系就不同,百米跑前八和万米跑前八不是同一群选手。
进光量信息较少有人整理。个人基于各机型实拍照片信息,整理成影像手机进光量表,方便查阅参考。
相对进光量表
阅读方法:23mm左右是主流手机的1倍焦段,所谓几倍焦段都是基于1倍算出来的,小学乘除法即可,比如70mm左右是主流手机的3倍焦段(23*3≈70)。有了几倍焦段的概念,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焦段需求选择了。为了增强易读性,进光量表填充了代表进光量高低关系的渐变色,同一列中越偏红色进光量越高。
从上到下分为,主摄长焦双防抖的直板机,无长焦防抖的直板机,主摄长焦双防抖的折叠机,无长焦防抖的折叠机,四个区域。因为长焦防抖对弱光场景和高倍数码变焦的画质很重要,不同类型不宜排到一起比较。折叠机没有前摄数据是因为不重要,折叠机更多用主摄自拍。
这次更新FindX8Ultra,FindX8s+,和FindX8s。
FindX8Ultra
按惯例筛选出竞品子表,选择起来更直观。FindX8Ultra的竞品目前包括小米15Ultra,Magic7RSR,Mate70Pro+,GalaxyS25Ultra,iPhone16ProMax这些新一代Ultra级旗舰。接下来要登场的还有Pura80Ultra,VivoX200Ultra。
前面还是要说明,影像堆料和体积是强相关的关系,机身空间直接决定光学素质上限。到了Ultra级旗舰这个级别,各家都会在追求极致影像和追求轻薄的两端之间选择不同倾向,要明确这只是倾向不同,目标消费人群不同,不是水平不同。
后摄体积上,现有的几个竞品里,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是最大的一类,小米15Ultra是上半机身内接圆方案,16mm级厚度,体积直接拉满,Magic7RSR是内接六边形方案(论面积比内接圆还大),14mm级厚度。FindX8Ultra和Mate70Pro+后摄体积属于折中的一类,面积上都稍小于上半机身内接圆,厚度上都是14mm级,其中Mate70Pro+还要更小一点,后摄圆的直径和厚度都比FindX8Ultra稍小。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Max则属于后摄体积最小的一类,面积上都只占用上半机身的一角而已,厚度上GalaxyS25Ultra是11mm级,iPhone16ProMax是12mm级(不要只看绝对值差异,要看比例,如果薄2mm那可是薄了20%,圆环稍小一圈比如直径是9成的话面积就能小20%,绝对值上差一点对于手机这种小体积设备来说就是差距巨大)。
主摄,1/0.98英寸索尼LYT900传感器,f/1.8光圈,等效焦距23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主摄大致沿用前代方案,在镜片光学素质上做了小改进。主摄进光量很明显国产Ultra级旗舰们比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Max高一档,这就是后摄体积大的作用了(所以下代iPhone17Pro目前传言也是要准备加大后摄体积)。FindX8Ultra在主摄最顶级一类的机型里只比小米15Ultra稍低,国产Ultra级旗舰之间没有明显分档。
主摄负责1倍到2.9倍,做了2倍传感器内变焦(画质最高的一种数码变焦)。主摄支持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在保留1250万像素模式中大部分动态范围的情况下,补充5000万像素模式的部分解析力。目前这类主摄融合输出模式做得较好的就是欧加华为苹果三家,优势就是兼顾主摄出片的解析力和照片体积(比5000万像素模式小很多)。主摄数码变焦画质上,Mate70Pro+在当下最强(定制传感器+镜组质量把控),FindX8Ultra,小米15Ultra这类采用LYT900传感器的紧随其后,GalaxyS25Ultra的2亿像素传感器只在1倍无数码变焦的时候相对顶级,但是数码变焦部分还是稍弱于前面那类国产旗舰。
3倍长焦,1/1.56英寸索尼LYT700传感器,f/2.1光圈,等效焦距70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3倍长焦从进光量表中就能看到延续了前代暴力堆料的思路(FindX7Ultra在同时代手机里是3倍附近最强的),3倍附近的素质和Magic7RSR构成当下第一梯队,显著胜过其余所有机型,在第一梯队内部还是Magic7RSR稍强一点。3倍长焦相比前代改动很大,传感器从IMX890换到新一代高动态范围(动态范围代表明暗复杂场景的细节层次)的LYT700,高动态范围传感器的好处之一就是视频提升很大,所以这代3倍长焦就能拍4K120规格的杜比视频了,再就是改善弱光画质,原生焦距从65mm大约2.8倍变成70mm大约3倍,配合光圈从f/2.6提升到f/2.1,舍弃了2.8倍到2.9倍这一小段素质的情况下,在3倍以上焦段等效进光量相比前代大幅提升80%。
另一大改动是这代FindX8Ultra的3倍长焦终于带硬件级微距了,前代只有一个软件模拟的近距离对焦效果一直是当时的槽点。FindX8Ultra和Magic7RSR这两个都加上长焦微距之后,国产各家Ultra级旗舰就终于全员具备长焦微距了。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则都没有长焦微距,这也是后摄体积小的另一代价,长焦微距的模组是很占机身空间的。长焦微距的解析力,放大能力,和对焦灵活度上还是Mate70Pro+和VivoX200Pro为当下第一梯队。
3倍长焦实际负责1倍到5.8倍,在相机App中标称1倍到5.9倍。3倍长焦这次也做了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欧加是手机厂商里第一个给副摄也做融合输出的,华为和苹果都还只是主摄有。到了长焦部分,各家原生焦段都不一样,就等效进光量表在这种时候就很方便理解了,一目了然,FindX8Ultra,Magic7RSR,小米15Ultra都是3倍就开始由长焦接手,长焦焦段覆盖更多(主摄数码变焦到3倍以上画质确实就比较吃力了),Mate70Pro+因为后摄体积更小,长焦焦段覆盖就没有办法做得那么全,大约4倍附近才接手,同理后摄更小的iPhone16Pro系列也是要到5倍才接手。至于GalaxyS25Ultra,虽然有个3倍长焦,但是素质非常平庸,等效进光量只有FindX8Ultra这个3倍长焦的大约六分之一,弱光场景完全就是不可用的,只能提供光线较好场景的数码变焦补充,但数码变焦画质相比有3倍长焦副摄的国产旗舰们就完全不够看了。
5.9倍长焦,1/2.26英寸索尼LYT600传感器,f/3.1光圈,等效焦距135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长焦实际相当于原生5.9倍,在相机App里标称6倍。这次为了体积控制,6倍长焦稍有裁切,切掉了6%的原生画面,实际利用的传感器尺寸换算过来差不多就是1/2.26英寸。由于切的很少所以影响倒也很小。
6倍长焦是FindX8Ultra身上最大升级点,这代的6倍长焦终于在弱光下可用了。前代FindX7Ultra那个6倍长焦由于等效进光量太低,在弱光场景是直接罢工的(弱光时FindX7Ultra只等于一个三后摄手机)。FindX8Ultra的6倍长焦是全新方案,传感器光圈镜组全换,等效进光量相比前代暴涨140%。所以FindX8Ultra这代算是完全体的四后摄机型了,目前大部分弱光场景这个6倍长焦都是可以使用的,只是极限弱光场景考虑到原生焦距长的镜头安全快门低的问题,会转回用3倍长焦或者主摄,但这一来对用户影响很小,一般来说很少拍极限弱光场景(基本肉眼看上去就昏暗的场景),二来各家也都避免不了这个问题,真到了极限暗的场景各家还是只能靠主摄,毕竟原生焦距短安全快门高就是更适合长时间曝光合成。
当然整体上受限于后摄体积,FindX8Ultra的6倍长焦主要还是补足短板,并且拉开与三星苹果旗舰的差距,而不是极致堆料。长焦进光量最顶级的还是后摄体积最大的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以及接下来要登场的VivoX200Ultra。从等效进光量表的部分和后面长焦孔径中都能看出FindX8Ultra并没到第一梯队的程度。可以说长焦就是受各家机身倾向不同影响最大的部分。

在光线较好拼等效传感器尺寸和等效像素量的时候,FindX8Ultra就是当下最顶级的,这一特点与前代的思路一致,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一个顶级的光线较好场景的素质,抓住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强势点。从上图就能看出,FindX8Ultra在光线较好场景下的远摄能力完全能够跟后摄体积大很多的小米15Ultra有来有回,前代FindX7Ultra也是在当时的旗舰里光线较好场景表现最水桶。
6倍长焦就负责6倍以上焦段,它也支持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这一点要给好评。
超广角,1/2.76英寸三星JN5传感器,f/2.0光圈,等效焦距15mm,5000万像素
超广角和小米15Ultra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两家都不约而同地在这一代砍了超广角素质给长焦让路。FindX8Ultra前面已经说了后摄体积不算非常大,然后又做到了让3倍和6倍长焦相比前代都有明显提升,又已知体积和影像素质上限挂钩,你不能不付出体积上的代价就获得双长焦素质提升,那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就是超广角啦。靠砍超广角来腾出机身空间让给长焦升级。随着这两家的超广角降级,加上原本就没搭载最顶级超广角的华为和苹果,现如今大多数厂商旗舰的超广角素质都差不多了,这一点在进光量表中体现得很明显。
实际上这是欧加连续第二代超广角降级了,两年前的FindX6Pro是IMX890传感器配f/2.2光圈,等效f/9.3的超广角,只能说这是多数消费者市场反馈造成的行业大趋势,多数消费者就是更喜欢高素质长焦而不是高素质超广角(当然更不喜欢超大体积后摄,所以厂商没有办法靠增大后摄体积的方式不牺牲超广角去升级长焦)。但也有走向相反趋势的,一个就是三星,GalaxyS25Ultra的超广角素质在现有的Ultra级旗舰里是最强的。另一个就是Vivo了,尚未登场的VivoX200Ultra根据目前的消息会装备一个手机圈历史最强超广角,所以有超广角较高需求的Ultra级旗舰消费群体等等VivoX200Ultra即可。
超广角也做了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硬件降级了软件算法倒是很下功夫。四后摄全员融合输出对普通消费者(非摄影专业人群)是很友好的,一方面高清晰度第一眼观感上就显得更高级,另一方面照片文件体积还比5000万像素输出小得多,不用拍几天就要存储告急。
前摄,1/2.74英寸索尼IMX615传感器,f/2.4光圈,等效焦距21mm,3200万像素
前摄就是FindX8标准版和Pro版的加上自动对焦的小改进型。Ultra级旗舰的前摄素质除了Magic7RSR明显最突出,和GalaxyS25Ultra明显更弱以外,其余几个没有太大差异。也是因为机身空间所限,前摄并不是多数Ultra级旗舰们的重点,机身空间都尽可能让给后摄了,连超广角都要让空间,更何况前摄。
软件部分,FindX8Ultra这代软件算法的多焦段适配是亮点,四摄全都给了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目前所有手机里独一份。人像模式现在1倍到6倍全都能够使用(也就是主摄和两个长焦都支持人像模式的哈苏相机虚化和光斑模拟),而不是像多数机型那样人像模式只支持特定几个焦距。数码变焦做了1.2倍1.5倍2倍3.7倍13倍26倍几个点位的特别优化。录像算法上做了全焦段4K60杜比,和主摄加3倍长焦这两个后摄的4K120杜比。另一大亮点就是配合新加的色彩辅助摄像头的人像算法了,除了前面说的多焦段人像适配,这代复杂光线下的人像确实色彩观感自然很多,主要利于夜景和室内人像,另外FindX8Ultra对人像虚化和光斑的模拟也是当下最顶级,这代主要进步是前景虚化模拟更贴近相机了,人物面前的部分和人脸以外的身体部分(相当于离焦点较远的身体部分)也有渐变虚化过渡,背景光斑的模拟也要更精准地接近相机效果,另外今年已经在Pro和标准版上大受欢迎的柔光和胶片两种人像滤镜自然在Ultra版上也没缺席。其他算法还有16位RAW的标配,大师模式现在拉饱和度和对比度压暗画面这样营造影调味感觉的积极性稍微调低了点,碰到不适合浓郁影调味的场景现在会更积极地切换别的色彩风格了,或者换种说法就是大师模式用途更广泛了,更多场景都变得适合用。
影像整体而言,FindX8Ultra这代总思路就是欧加自己说的,要看起来像是个影像手机,而不像是个能通信的相机,后摄体积在国产Ultra级旗舰里是比较克制的,介于国产Ultra级旗舰里后摄最小的Mate70Pro+,和后摄明显更大的小米15Ultra,Magic7RSR,以及接下来要登场的VivoX200Ultra之间。优点就是在观感,手感,和影像素质之间找了个折中点,相对更契合不希望后摄过大过重的Ultra级旗舰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人数非常多,毕竟Ultra级旗舰里目前销量最高的三个Mate70Pro+,GalaxyS25Ultra,iPhone16Pro系列,就是后摄体积最小的三个,而FindX8Ultra就只是比它们三个稍大,是可以吸引到一部分关注的。FindX8Ultra用比前面三个机型稍大的后摄体积,换来了主摄,长焦3倍附近,和长焦6倍光线较好场景的顶级素质,在这几点上更接近后摄体积拉满的机型,不喜欢超大后摄的人群在欧加华为三星苹果四家机型里选择的时候,关键就看这几点是否吸引到你愿意稍多接受点额外体积选择FindX8Ultra了。
影像整体水桶程度还是跟着体积走,后摄体积最大的小米15Ultra暂时也是目前影像最水桶的,各焦段各场景相对短板最少优势最多,Magic7RSR暂时次之,但接下来还有一样影像和体积拉满倾向的VivoX200Ultra虎视眈眈(至少能够确认是超广角需求人群的唯一最优选,其余焦段有悬念),还有一个目前消息看影像素质也很爆的Pura80Ultra在更后面。FindX8Ultra主要是高倍长焦弱光场景离体积拉满的机型有所差距。但向下比较的话又比后摄更小的Mate70Pro+焦段覆盖更全,长焦多照顾了3倍到4倍焦段,而且4倍以上也要稍强。至于后摄最小的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就离FindX8Ultra差很远了,越是长焦部分差距越大,特别是中间3倍到5倍差了好几个层次,没办法后摄体积也确实差很大。关键还是要结合影像需求和手感观感需求作选择。
FindX8s+
FindX8s+主要竞品就是同代影像旗舰标准版,和前代影像旗舰Pro版们(目前仅VivoX100sPro还在售了)。
主摄,1/1.56英寸索尼LYT700传感器,f/1.8光圈,等效焦距24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FindX8s+的影像部分就完全是FindX8同款,所以只简单解析足矣,FindX8的影像信息在网上已经浩如烟海了,想了解的话没什么还不能了解的。主摄素质相比前代FindX7有所退步(兄弟机型一加13沿用了FindX7的主摄方案),放在竞品里也相对较弱,越到弱光场景差距越明显。
3倍长焦,1/1.95英寸索尼LYT600传感器,f/1.8光圈,等效焦距73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长焦就是欧加旗下的统一方案了,FindX8s+,FindX8,一加13,FindX8Pro,全都是同款3倍长焦,只有FindX8s例外(因为小体积,容不下这个长焦了),在新一代影像旗舰标准版竞品里,长焦素质仅次于VivoX200系列两机型,主要是少了长焦微距,VivoX200和VivoX200ProMini都是有长焦微距的,长焦创作更灵活。
当然如果算上同价位的前代影像旗舰Pro版,那么长焦最强的毫无疑问还是VivoX100sPro,表中很明显,它这个长焦素质放在一群标准版旗舰里纯粹是降维打击。
超广角,1/2.75英寸三星JN5传感器,f/2.0光圈,等效焦距15mm,5000万像素
欧加全系旗舰同款超广角,从FindX8Ultra到FindX8s统一方案。现在各家标准版旗舰的超广角素质是彼此最接近的,没太多值得说的。
前摄,1/2.74英寸索尼IMX615传感器,f/2.4光圈,等效焦距21mm,3200万像素
前摄也是欧加全系旗舰同款,只不过FindX8Ultra加了自动对焦。竞品里除了Magic7的前摄独一档以外其余都半斤八两。
软件部分,欧加的新一代标准版旗舰们就没有做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了,所以相比FindX8Ultra,不仅硬件不是一档,算法也不是,当然各家都是这么做的,Ultra级旗舰在影像算法上都有一些独家的东西。新的人像虚化算法和新的大师模式则是有所下放,FindX8s+做了1倍到3.4倍的人像模式全适配。录像算法做了4K60杜比。
影像整体而言,FindX8s+在竞品里算是中规中矩,后摄体积上是偏小的一类,后摄面积较大但是厚度仅仅11mm级,而其余竞品小米15,VivoX200,Magic7,包括兄弟机型主摄更强的一加13,则全都在12mm级厚,所以自然不可能做到竞品里影像极致的倾向。但在后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次顶级的长焦,在影像和手感观感之间的平衡还是找得不错的,同样后摄体积较小的小米15和Magic7(12mm级厚度下后摄面积更小)都更侧重主摄素质,长焦是明显不及FindX8和FindX8s+的,所以追求手感观感的话要看焦段需求决定。
竞品里影像更水桶的自然也就是后摄更大的VivoX200,VivoX200Promini,一加13了。考虑同价位所有机型的话影像最强则毫无悬念是VivoX100sPro,碾压这群新一代标准版,当然后摄体积也更显眼得多。
FindX8s
FindX8s作为小尺寸旗舰,竞品子表里主要就整理目前市面上所有小尺寸影像手机了。还有一个GalaxyS25没有收录,是因为GalaxyS25不主打影像,长焦素质太弱了,长焦等效进光量连FindX8s的一半都不到,比1000价位的MotoS50还要弱,影像在小尺寸旗舰里明显垫底,放在它所在的5000价位机型里更是根本不够看。追求影像和小尺寸的话没有任何必要考虑GalaxyS25,不追求影像只追求小尺寸的话还值得考虑。
主摄,1/1.56英寸索尼LYT700传感器,f/1.8光圈,等效焦距24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FindX8系列标准版三个机型X8s+,X8s,X8,都是同款主摄。竞争关系在前文就讲了,主摄素质离最直接竞品VivoX200ProMini和小米15都有明显差距。
3.5倍长焦,1/2.9英寸三星JN5传感器,f/2.8光圈,等效焦距85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长焦是Reno13Pro同款硬件方案,长焦尺寸比FindX8s+更小,换来了更小的后摄体积。长焦是稍有裁切的,默认原生裁切了9%的画面,相当于利用了1/2.9英寸的传感器尺寸,也算影响不太大。
长焦素质从表中就能看出,与小米15在同一档,二者之间小米15焦段覆盖更全,长焦多照顾到了2.5倍到3.4倍这一段,还多了长焦微距,FindX8s则是光线较好的场景解析力更高,原生焦距更长虽然导致舍弃了3.5倍之前这段的画质,但是也让它的等效像素量高于小米15,有舍有得。
小尺寸旗舰里长焦素质最强的很明显还是VivoX200ProMini,MotoX50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其中VivoX200ProMini是最水桶的一个,长焦焦段覆盖比iPhone16Pro更多了3倍到4.9倍这一段的同时,还比另两个机型多了长焦微距。对应的代价就是VivoX200ProMini的后摄体积在小尺寸机型里独一档的最大。
超广角,1/2.75英寸三星JN5传感器,f/2.0光圈,等效焦距15mm,5000万像素
前摄,1/2.74英寸索尼IMX615传感器,f/2.4光圈,等效焦距21mm,3200万像素
超广角和前摄还是欧加旗舰同款,就不多说了。
软件部分也同FindX8s+高度接近,只是人像算法适配的焦段变成了1倍到3.5倍。
影像整体而言,FindX8s在小尺寸影像旗舰里是典型的轻薄倾向,后摄最小巧的一个,在所有小尺寸旗舰里也只比完全不主打影像的GalaxyS25大。后摄面积和小米15接近的情况下,11mm级厚度比小米15的12mm级厚度小很多,代价就是主摄明显不及小米15。
小尺寸旗舰里影像最强的还是VivoX200ProMini,同时也是后摄体积最大的,相比iPhone16Pro的焦段覆盖明显更强,相比MotoX50Ultra多了长焦微距而且主摄传感器技术也更先进(动态范围更高视频能力更强)。代价就是上半机身内接圆的巨大面积,以及12mm级的厚度。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