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宁可不要本土,也保住这里!日本最想要的中国领土是哪?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5-04-17 07:02:34

每当提起日本国家这个名字,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民在第一时间会想起诸如“战争”“侵略”“占领”等诸多还曾弥漫着战火硝烟气息的词汇。

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全面的侵华战争是所有中国人刻在骨子里难忘的国仇家恨,这是中国人难以释怀的记忆。

早在日本战败之后,日本的部分高层甚至提出了一项荒谬的提议,想要放弃本土,也不愿意放弃日本占领多年的一块领地,因为日本人在这里投入了太多的心血。

究竟是中国的那块“宝土”竟然令得日本战败以后还恋恋不舍,不愿舍弃?

小岛国大野心

众所周知,日本的陆地面积仅有四座岛屿那么大的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渴望强大的野心,四座本土岛屿早已无法满足。

四座岛屿严重的限制了日本当地的资源和农业生产,自古以来的日本高层为了发展,早已就把目光投射向周边的国家。

早在16世纪的时候,日本的高层便试图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以此来满足国内发的需要,尤其是以丰臣秀吉的谋划最为突出。

在丰臣秀吉结束日本的战乱以后,统一的日本使他萌发征服朝鲜和中国,丰臣秀吉于1592奶奶带领的14万部队攻占朝鲜,后在明神宗的出兵下,打败丰臣秀吉,随之美梦破碎。

但是这种幻想却始终未曾停止,直至日本的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吸收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逐渐崛起于东亚,吞并中国的野心再次萌发,甚至几乎将其作为“国策”。

由于其岛国的地域狭小对本国经济的发展限制,日本自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这台“战争机器”似乎再也没有停止过。

在此后的60余年当中,仿佛掠夺土地,占领更多的“地盘”成为了日本人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在日本在甲午战争占领了朝鲜以后,朝鲜几乎成为了“傀儡政权”,日本政府频频试探中国的“底线”,欲要吞并我中华大地的狼子野心再也不加掩饰。

时间的年轮仿佛再次回到了300年前的丰臣秀吉时代,那时的日本军队与此时的战争路线如出一辙,占领朝鲜,妄图染指中国,这样相似的历史画面不由得令人感叹。

在中国尚处于北洋军阀混战的时期,日本借助地理的优势,屡屡与盘踞东北的奉军首领张作霖“挤眉弄眼”。

但是张作霖也算是近代史上的一代枭雄,怎能不明白日本人的心意,早已看其意图染指东北的野心。

张作霖出于国内和各大军阀混战的需要,屡屡的和日本人签订所谓的“合约”,但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屡屡的与日本人“违约”。

张作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深知民族大义和“人情世故”,自然不会让日本人如愿,屡屡的戏耍日本高层,最终因此张作霖被日本人安装炸弹将其谋害。

染指东北

张作霖因为被炸弹炸死,不治身亡之后,其儿子张学良接管东北大权,日本人将其亲生父亲杀害,张学良自然对其仇恨。

张学良对日本的态度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毕竟哪里有和杀害父亲的仇人合作的事情。

不仅如此张学良还和日本人处处在东北作对,并且在经营南满铁路的过程中,处处的压低价格,导致日本人陷入经营危机。

早已觊觎东北已久的日本人再也忍不住占领东北的愿望,在日军板垣征四郎等人的决定下决定用军队来获得“话语权”。

正值此时,张学良面临国内的中原大战和国外的日本军队的觊觎的压力,张学良决定“奉军入关”,在支持蒋介石的同时,为自己争取外援。

奈何只不过是美梦一场,在“改旗易帜”之后,日本军队很快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攻占了东北军的“老巢”奉天。

此时的张学良怎能会没有打回奉天去的愿望,奈何东北是张作霖的发迹之地,其具备的工业和军事以及各种资源就是蒋介石对其都“眼红依旧”。

要知道当时的东北军可是中国唯一一支具有“陆海空”各种兵种的部队,日本人更是对其垂涎欲滴。

蒋介石这种“大独裁”统治者自然是不可能会放张学良的部队回去,只寄希望于“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军成为无根之浮萍,再也对其产生不了威胁。

面对张学良的一再上书,始终以“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让张学良去剿灭共产党,张学良只能含恨服从命令,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服从命令的后果。

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之下,东北三省很快全部沦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东北土地的占领给他们“爆满”的自信,甚至在此之后更是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珍视的土地

东北全境土地的占领,日本人似乎是完成了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口号,显得愈发的得意忘形,要知道东北的土地面积将近日本的六倍之多。

日本人非常重视这块土地,在这里丰富的资源几乎令其疯狂,日本通过控制东北,几乎满足了战争机器80%战略的物资运转。

日本人更是将其作为对外侵略的“大本营”,在东北地区的投入甚至不亚于其对于国内的建设。

在日本人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的期间,仅是在基础设施的铁路方面就投入超5亿美元来建设诸如长春铁路等基础设施,试图将其打造成“日本第一都市”。

日本人甚至把33万日本民众移民东北,更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制让人们接受日语教育以便于进行“文化控制”,寄希望永久控制该地区。

但是美国人的核武器的一声巨响,打破日本人继续“进攻”的美梦,日本人不得不开始其构思日本本土防御的策略。

日本人甚至因为其本土“受损”和资源匮乏,提出来计划将日本大部分人口迁至东北,依托其完整工业体系和广袤土地退守东北,放弃本土进行长期抵抗。

要知道伪满洲政府的GDP曾经达到过日本本土1.5倍还多,但是伴随着日本天皇的一纸“无条件投降诏书”,此事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看重,即使是战败之后依旧贼心不死,妄图舍弃本土,占据东北地区。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