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汽车圈儿现在流行“靠智能吃智能”,但地平线CEO余凯这碗“智能饭”,真就那么好啃?
奇瑞尹同跃一句“下一个20年要吃余凯的饭”,看似豪气干云,细想却让人捏把汗。
这饭,到底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话说2015年,那会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正火得一塌糊涂,BAT们都在风口上飞,谁也没想到余凯这哥们儿会突然掉头,跑去搞什么“芯片+软件”的智能驾驶。
这不就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戏码吗?
更有人说,这余凯是不是“脑子瓦特了”,放着好好的高管不做,非要跑去创业,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可人家余凯偏偏就不信邪,带着一帮兄弟,硬是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刨出了金子。
要说这背后,还得多亏了英特尔资本这“慧眼识英雄”的一笔A轮投资,虽然具体金额没对外公布,但足以让地平线在草创初期,不至于“揭不开锅”。
这就像是给快要渴死的人,送来了一壶水,续了命,才能有后面的故事。
光有钱还不行,技术才是硬道理。
那几年,地平线没少啃硬骨头,啥技术难题都遇上了,用余凯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耐得寂寞、成就客户”。
这八个字,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公司,在半路上就“死翘翘”了呢?
时间来到2024年,地平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累计交付800万颗芯片,累计上车200多个量产车型,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份额高达33.97%!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每卖出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用的是地平线的“芯”!
这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实打实的数据,是市场给出的肯定。
这其中,征程6P/H芯片和HSD系统,绝对是地平线的“杀手锏”。
据说这HSD系统,采用了“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听起来是不是很玄乎?
简单来说,就是让汽车的“大脑”更聪明,开车更安全、更流畅。
这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个“老司机”,能预判风险,能识别道路,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的选择。
光靠技术还不够,还得有人买单才行。
这不,奇瑞尹同跃就看上了地平线,直接放话要“吃余凯的饭”。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奇瑞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要知道,奇瑞以前是靠发动机打天下的,现在要转型搞智能驾驶,就得找个靠谱的合作伙伴。
而地平线,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有了奇瑞这棵大树,地平线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2025年9月,星途品牌车型将正式搭载地平线的芯片和系统,这可不是简单的“装个样子”,而是实打实的深度合作。
这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强强联合,共同闯荡江湖。
这智能驾驶的江湖,可不是那么好混的。
你看,蔚来汽车的李斌,也开始琢磨着自己造芯片了。
这说明啥?
说明大家都看到了智能驾驶的未来,都想在这片蓝海中分一杯羹。
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
面对竞争,地平线也不是吃素的。
这不,原Momenta研发总监孙 रिंग 就加入了地平线,担任首席架构师。
这说明啥?
说明地平线不仅重视硬件,也重视软件,要打造更强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这智能驾驶,可不是光靠“蛮力”就能搞定的,还得靠“智慧”。
地平线的成功,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2023年12月,博世中国战略投资地平线,这又是一笔“大手笔”。
博世是啥?
那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的投资,无疑是对地平线的又一次肯定。
未来,地平线会如何发展?
尹同跃的“智能化饭碗”真的能端稳吗?
这智能驾驶的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地平线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公约数”,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这碗“余凯的饭”,到底能不能吃饱,能不能吃好,还得看奇瑞自己的本事。
但至少现在看来,这饭,闻着挺香的。
人肉测试L2车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