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小平探望许世友,解开了他的一个心结

史论 2023-05-01 22:56:05

1985年,邓小平决定南巡视察改革开放的效果,临行前特意叮嘱工作人员,途径南京时一定要亲自去探望一下许世友,并让人准备两瓶上好的茅台酒,那是许世友将军的最爱。

老战友见面必然有说不尽的往事,但是许世友唯独提到了一件事情,也是埋藏在他心中长达48年的一个心结。邓公听后也无限感慨,当即表示:“在这件事情上,你是有很大功劳的!”一句话,让许世友感动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

许世友将军是我军之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特别能打仗,也特别能喝酒,还是少林寺出身,是我军之中顶尖的“武林高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邓小平任129师政委,许世友任386旅副旅长,也就是邓小平的下属。作为政委,经常要和手下的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就是从那时起,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建国之后,经历了岁月沉浮,但二人依旧保持着这份感情。1979年,中央军委决定要对越南进行惩罚,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亲自点了许世友的将,那一年,许世友将军已经是70多岁了。

之所以要点将许世友,是因为邓小平事先就是否打越南和怎么打,咨询过一批将领的意见。当时很多人不支持打,主要是担忧苏联会找我们麻烦。不过许世友与邓小平的看法一致,认为应该打,不打不行。但是务必做到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邓小平是带过兵的人,他知道无论指挥官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他本意不想打,这种仗打赢的概率不大。所以,邓小平提名自己的手下爱将许世友。

接到命令后,老将许世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越军发起了猛攻,越南军队虽负隅顽抗,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之下,几乎全军覆没。经过一个月的血战,我军攻陷越北重镇谅山,兵锋直指河内,越南首都一片慌乱,甚至准备紧急迁都。

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之后,许世友并没有因此而太过兴奋,他看到了我军暴露出的很多弊端,也看到了我军在体制以及意识上与现代化战争的巨大差距。许世友据此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军队改革建议,受到邓小平等人的赞扬。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中央成立了顾问委员会,邓小平任主任,许世友任副主任。当时许世友算是到达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但是功成名就的他,却向中央申请回南京隐居,不再过问军队事务。

邓小平明白,许世友此举是高风亮节,急流勇退,他非常理解也很敬佩,因此批准了老将军的请求,允许他回南京写回忆录。

1985年,邓小平决定南巡,此时许世友已经是80高龄,二人已是多年未见,而且邓小平听说了许世友当时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所以决定借此机会亲自去看望一下这位老战友。

许世友听说后非常激动,不顾左右的劝阻,执意要亲自到火车站迎接,邓小平后来又亲自打电话叮嘱工作人员务必让老将军在家中休息,不要出门。

当邓小平到达许世友住处时,老将军早已身着军装站在门外等候多时了,两位老战友相见,激动万分,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二人在宴席上打开了邓小平为他准备的酒,边喝边诉说往日革命岁月,许世友对邓小平讲述了当年自己因为反对张国焘而被关押甚至被批为叛徒的事情。虽然当时得到了毛主席的理解和支持,并最终得以官复原职,可是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法,这成了许世友心中多年来始终解不开的一个结。

如今自己已经是耄耋之年,疾病缠身,这句话要是再不说怕是就没有机会了。邓小平听罢,沉思片刻,大声地说:“你在反张国焘错误上是有很大功劳的。”一句话,解开了困扰在许世友心中长达48年的心结,从此他便再无遗憾,按照他的话说,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就在当年的10月份,一代名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邓小平还破例批准了许世友生前提出的土葬要求,因为他是我军中特殊中的特殊,他也是最后一位享受如此特殊待遇的将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