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妃选辑40-修仙皇帝的继任皇后,为后五年遭废原因何在?

吕布省愚 2024-02-11 08:02:32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85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9 分钟)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一生任性,“大礼仪之争”与修仙练道的事,我们先暂且不谈,就从他管理后宫梳理妃嫔琐事的能力,结合“壬寅宫变”差点一命呜呼的状态,都很难去给这样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进行完整的定义。

上一辑我们讲过,嘉靖帝的原配陈皇后在惊吓中流产,随即数月后薨逝,20岁的芳华年纪成为了历史的永远过客,仅仅因为一个被扔出去的杯子便触怒了喜怒无常的嘉靖帝。那么在陈皇后之后,嘉靖帝的正妻之位又轮到谁来端坐呢?她又做了多久的皇后呢?她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历史写在砖墙的缝隙中

循序渐进,花开花落,我们今日便讲述嘉靖帝继任皇后张七姐的故事。

·世居新乡,平民出身

公元16世纪初叶的某一天,在明朝河南布政使司新乡县西南方位的李唐马村老张家,一位女婴降生。据称,在同族同一辈中,此小女排行第七,所以人称张七姐。

关于七姐的真实名讳,《明史》与《胜朝彤史拾遗记》等史料都未曾有过记载。张七姐其族兄弟张涌曾经称“讳七姐”。

在如今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唐马村,居然还奇迹般地留有这老张为记载自己家族事迹的石碑。碑文如下:

皇时贵戚锦衣卫指挥佥事张楫六代宗亲世次记……张子名涌,妻侯氏,世居新乡西南唐马,乃古名家,其先自宋元屡值兵火,谱志无可稽矣。我先祖神武靖世始社祖张礼,娶仝氏乃方建家……即而生祖张鉴……伯叔祖张铎娶李氏,生叔父张楫,少游泮水,卒未获棘闻之志。娶薛氏,生女讳七姐。圣德不群、及长,而愈令者多矣、値嘉靖改元、继而被选、册封为顺妃、戊子冬正宫。

历史细节往往会隐藏在不易被发觉之处

不得不感叹,居然还能留下这碑文,为后世进行历史追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从这段碑文能揣测出,张楫是立碑者张涌的堂叔父,也是本文主角张七姐的父亲,张涌与张七姐是堂兄妹或者堂姐弟关系。张涌的祖父名叫张鉴,张七姐的祖父名叫张铎,张鉴与张铎是兄弟关系。并且,咱们细看,这老张家取名也用五行,不过不敢使用皇家的“火土金水木”进行排行,而是使用“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比如,张鉴-张楫-张涌。

也就是这般并无进行官场纪录的一个普通平民家庭,因为上天赐予的厚德,使得七姐生得玲珑娇媚,在公元1522年的时候,与上一辑讲述的陈皇后以及嘉靖朝神秘的文氏一起被选入宫,成为最终进行决赛挑选的三分之一。

在历史巧合的促使下,陈氏最终胜出成为皇后,而张七姐被封顺妃,文氏被封恭妃。从此之后,老张家总算有了扬名立万的机会。

·投杯事件之受益者

上一辑我们讲述陈皇后故事的时候,曾提及过,嘉靖七年春那场投杯事件。

事件后,陈皇后因为嘉靖帝的愤怒而感受到了极度的恐惧,在那无法自保的岁月积淀下,孕期中的陈皇后流产。当年十月,陈皇后在病痛与心灵的双重折磨中去世,自此始,皇后之位空缺。

上一辑中,曾被提到的杨一清在其《密谕录》中有如下字句的记录:

上请乞皇上早择贤淑,册立为皇后正位中宫。今早钦蒙圣谕已闻于圣母章圣慈仁皇太后,以顺妃张氏性资端谨,礼敬贤庄,可册为皇后,命臣等撰敕稿来。臣等不胜欣跃,以为宗社万年之庆端在是矣。臣等初请皇上降敕礼部,盖准天顺八年册立孝贞皇后故事。今臣检查旧簿,累朝册立皇后俱以太皇太后或皇太后谕礼部而行。盖择配由于父母,事理自顺。圣母在上,如此举行尤见皇上不敢自专,不得已之意。今撰圣母谕礼部敕稿一通,上请圣明裁处。

上段落中所谓的圣母皇太后便是嘉靖帝的生母兴国王妃蒋氏。不错,在扶正张顺妃的过程中,蒋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皇后薨逝后的三个月,嘉靖帝正式册立张顺妃为皇后。

·五年皇后生涯是一生的荣耀

根据时间上的推断,张七姐成为张皇后的准确时间,大概是嘉靖八年正月。做上皇后的这段岁月,可谓是七姐一生中最为荣耀的时刻。但是,她这荣耀享受了多久呢?咱们先留下书扣,暂且不提。

确立皇后之后,嘉靖帝追循古礼,而张皇后“甚婉娩称上意”。每年的祭祀礼仪上,张皇后必跟从嘉靖帝分献宗庙。另一方面,春天时节,张皇后会率嫔御行亲蚕礼;且在宫中日讲蒋太后的《女训》。尝诵翰林所撰写的《内则新诗》,使宫人歌之,以当古《房中之乐》。一时间,嘉靖帝的后宫竟然掀起了一股诗书礼乐营造的学风氛围。由此可推测,彼时二十多岁的嘉靖帝还没有开始修仙之时,也是位有一番志向的年轻人。

历史 岁月 沧桑

然而,您以为,故事也就如此这般顺理成章地走下去的时候,嘉靖十三年正月初六,张皇后的皇后之位,遭废黜。

·被废的原因其实不难猜测

嘉靖十三年正月初六,嘉靖帝告之礼部,废张皇后,改居别宫。

《明实录》和《胜朝彤史拾遗记》所引诏书为:

上谕礼部曰:“朕惟阴所以相阳,若地之承天者也。夫为妻纲,妇道曰敬顺而已矣。元配既早失,乃因助祀不可无人,列御不可无统,遂推张氏为皇后。恩礼之所加遇,时甚近。乃多不思顺,不敬不逊屡者,正以恩待。昨又侮肆不悛,视朕若何。如此之妇,焉克承乾?今退闻退所,收其皇后册宝,天下并停笺,如敕奉行。”

所以后世有学者根据这封诏书推测张皇后被废的原因是忤逆嘉靖帝。其实,比较有实情的推测原因是,张皇后很可能介入了武宗生母张太后与嘉靖帝生母蒋氏之间的矛盾。

结合史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认为,与嘉靖帝关系不好,甚至有些许恶劣的皇伯母皇太后张氏,也即是孝宗之嫡妻,武宗之生母,她请托张皇后为自己的弟弟张延龄与张鹤龄兄弟说情,张七姐肯定不会不做,但是这样的做法因此触怒嘉靖帝,随即被废。

嘉靖十五年闰十二月,即是公元1537年年初,被废黜的张皇后在孤独与安详中去世。由于并不知晓其确切的生年,故无法计算其享年。根据明朝制度的猜测,其很可能出生在1508年左右,所以其去世时大约在29岁左右。

嘉靖帝根据明宪宗的吴废后以及明宣宗的胡废后进行下诏,比照这两者的丧葬仪礼予以下葬。一位嘉靖朝的匆匆过客,就此永远深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记载

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对于张七姐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述。对于本文之于张七姐的所有叙述,都能在此书中找到出处。

废后张氏,世宗第二后也。父楫,锦衣卫指挥佥事。后初入宫,封顺妃。嘉靖七年,陈皇后崩,两宫皇太后命上自择诸妃中可者。因下诏曰:“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者也。顺妃张氏,侍朕以来,克尽礼道,其册立为皇后。”当是时,上方追古礼,而后甚婉娩称上意。每岁祭,后必从上分献宗庙。方春率嫔御行亲蚕礼,日讲章圣太后《女训》于宫中。尝诵翰林所撰《内则新诗》,使宫人歌之,以当古《房中之乐》,如是者六年。至十三年正月癸卯,忽降谕礼部曰:“朕惟阴以相阳,若地承天。妻纲于夫,道在敬顺而已。朕元配早夭,进册张氏。藉其内助,恩遇特隆。近乃不思敬巽,罔顾承乾。俟其既悛,竟成终怙。应收皇后册宝,退闲别所。其天下笺贺总停,如敕。”十五年薨,上命丧葬,视宪庙吴后礼。十六年,改称废后,葬金山。

不得不说,对于几百年后晚生后辈,还能在如今找寻到这样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的基础,实乃吾辈之幸。以后有机会,单独讲一下这部神书。至此,张七姐的故事,讲述完毕。下一辑会是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