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之人与好酒之人,选拔一位任监军,您猜猜晋武帝如何选择?

吕布省愚 2024-02-10 10:17:54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9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9 分钟)

在开始囤积今日文章文字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还请各位看客赏脸予以解惑。

觥筹交错

1.晋朝时候,晋武帝司马炎需要任命一位益州巴东的监军,备选的有两人,但是一人贪财,另一人好酒,您猜一下,晋武帝最终会作何选择呢?

2.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大书法家张旭都是著名的嗜酒之人,大家认为,这二位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酒到底起到了正向作用还是反向作用呢?

3.您可曾知晓唐玄宗曾经因为醉酒后误杀一人便彻底改变自己对于酒的态度,对于此事件,您怎么看呢?

4.宋朝时候鼓励民间饮酒,宋朝时候的国民经济也极度的发达,您认为这二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呢?

5.著名的武松打虎,打虎前武松狂喝十八碗酒,您认为他喝的到底是什么酒呢?

带着以上这五个似曾相识却又些许陌生的问题,书接上回,我们继续中国酒文化晋唐宋篇的讲述。

·晋武帝司马炎的抉择

上一辑,我们讲述了中国古代酒文化自上古时期至先秦两汉的变迁。本质上讲,虽说如今我们周围有着很多嗜酒的朋友,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先秦时期的酒哪怕喝起来再鲜甜,对于健康却也并非友好。

时间轴来到三国归晋后,对于“酒”,又有了更新的体现。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泰始六年,也即是公元270年,时任巴东监军罗宪病逝后,这一职务缺口就由当时的犍为太守杨欣继任;然而不久后,杨欣就被调任凉州刺史,所以晋朝朝廷便考虑由唐彬或杨宗接此前线军事重任。当时晋朝的执政者便是著名的司马炎,他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面对的抉择,有两个人有希望胜任这一职务。一位叫唐彬,一位叫杨宗。

唐彬早年便擅长弓马,后来才开始学习经史。历任郡门下掾、主簿、功曹,被州里召为主簿,经屡次升迁任州别驾。后被司马昭征辟为掾属,迁尚书水部郎。

杨宗于蜀汉末年官拜尚书郎,担任巴东太守罗宪的参军。后来蜀汉被曹魏所灭,杨宗最终辗转为晋朝效力。

以上两人当时任意一个都有在军事上胜任巴东监军的能力,但是两人的个人爱好却迥异。这也实在为难司马炎的抉择。司马炎随即征询散骑常侍文立,文立说了一句直接决定二人官运的话:

“唐彬贪财,杨宗好酒。”

对于此,晋武帝司马炎也作出了他的回应,他认为:

“财欲可足,酒不可改。”

最终司马炎选择唐彬。贪财我可以给你,但如果好酒 ,这却容易误事。

其实,虽说如今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晋朝时期的酒无非就是一些酒精度极低的果酒,然而,后来编修《晋书》之时,文人也用自己的笔墨表达了对于酒的态度。

《晋书·孝武帝传》记载:

“帝溺于酒色,为长夜之饮。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

这里提及的晋孝武帝,历史上名气不大,其名叫司马曜,他的高祖父(也就是爷爷的爷爷)是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伷(zhou4)。而咱们这位东晋孝武帝,也在年长后彻底沉湎于酒色之中,最终34岁匆匆而逝。

《晋书·阮籍传》描述阮籍: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读到此处,您或许知道所谓“阮籍猖狂”是如何来的吧?

·艺术家们的精神寄托

而时间轴在南北朝几百年的洗礼后,经过隋朝的变迁,来到唐朝后,酒更是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物象。一说到唐朝喜好酒,或许此时您便提及大诗人李白了。

李白好喝酒,其诗写酒甚多,最有名如《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而在《月下独酌》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其实不仅仅是李白,在《全唐诗》中写道提及酒的诗句更是多到难以计数。

除了诗歌创作之外,唐朝时候的书法艺术也是登峰造极一时。唐朝的书法家,首推张旭。《旧唐书》载:“吴郡张旭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国史补》亦记载:“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醒后自视,以为神异。”

大家看上述几处记载,不难发现,在唐朝时候的史料认知与态度中,对待酒极度的开放,至少在李白与张旭的个人履历中,普遍认为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饮酒之后才有了足够的创作灵感。前几期,鄙人在劝诫大家不要饮酒之时,也有不少朋友提出异议,就以“李白斗酒诗百篇”来表达对于鄙人的不满。

面对质疑,在下想说,我们似乎还是应该清楚,李白也好,张旭也罢,他们饮下的酒可不是咱们如今四五十度以上的白酒。拿现在的酒给这两位喝,还别说“斗酒诗百篇”,连干三杯就直接躺下断片了,哪还能写出诗歌来呢?他们饮用的,大概率只是低度的果酒。另外,唐朝的确对于酒没有太大的抵触态度,这也与大唐盛世息息相关,大唐盛世之时,万国来朝,对待所有事物的包容都是我华夏历史上之顶峰,那么既然如此,对待酒也只能尽量包容了,您觉得鄙人讲得是否在理呢?

·唐玄宗的罪己诏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杜子美曾经写到《饮中八仙歌》,不知阅读到此处的朋友您是否知晓“饮中八仙”都是指的哪些人?这八位分别是:李适之、贺知章、李进、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或许上面这八位有您不太熟悉的一些名字,不过您别急,以后我们在讲述唐朝历史的时候会着重提及唐朝时期的文化璀璨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的思想变迁史。另一个角度思考,既然唐朝能够评选出这“饮中八仙”,那是不是当时的统治者也十分推崇饮酒以及酒文化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位著名的皇帝,没错,玄宗李隆基。

没错,玄宗李隆基

开元四年,也即是公元716年,唐玄宗李隆基31岁,却因为一次不小心的醉酒而怒杀一人。后来李隆基醒酒之后,方知是误杀,所以清醒后开始表现忏悔。

省愚想说,这在封建王朝时代,一个拥有至尊皇权的人,肯反省自身所犯下的过错,此乃实为难得之举。为表达自己的悔意,李隆基赐绢五百匹给死者家属办理丧事,并且从此戒酒。

安史之乱后,韦倜将酿好的酒请李隆基品尝,他都表示了拒绝。这一次戒酒之举,是中华历史上一次另类的罪己诏。

·宋朝财政收入的重大来源

而时间轴继续流转,当来到文化极盛的宋朝时期。一言以概之,宋朝时期整个社会风气都鼓励饮酒以此增加财政收入,饮酒之风极盛。

宋朝时期最常见的黄酒用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酿造,这黄酒也是中国最早酿制的酒,早在上一辑咱们提及的先秦商周即被大量酿造。与黄酒并存的则是宋朝时候的果酒,该果酒用各种水果酿造,常见珍贵的葡萄酒,或黄柑酒、梨酒、椰子酒等。宋代一般百姓所饮多为低度的米酒、果子酒等浊酒,酒精浓度顶多10%左右。

宋朝的繁花似锦

至于其他有关于宋朝时期,饮酒误事的记载,在此就不做赘述了。我们根据现有的史料去推测,宋朝时期,民间已经开始大量的饮酒,以此作为后世元朝蒸馏技术彻底发展开之前便形成的巨大的饮酒市场。当然,饮酒带来的巨大市场也让宋朝尝到了甜头。我们都知晓宋朝拥有极大的经济总量,这其中,美酒付出了几成功劳呢?由您来评述。

·所以武松到底喝了十八碗什么酒?

这是今天咱们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

没错,《水浒传》中打虎的英雄武松,更多的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此书作于元明交界之时,描绘的事迹却是宋朝的故事。很显然,您给武松十八碗如今您家里典藏的高度白酒,别说请他打老虎了,就是老鼠他也打不过啊。

这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夸张描述所带来的观感震撼。

以上便是中国古代酒文化晋唐宋篇的讲述,后世明清直至当代酒文化是否又有些许发展呢?让我们稍安勿躁,下一辑接着聊。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