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在国内最受认可的学历价值永远是体制内。这句话也被很多网友认同,其实想想真的有一些道理。因为作为普通且上进的大多数学生,很多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跟别人竞争,在学历方面更是卷的最多。
本科时期我们要看谁考上了985和211,到了毕业的时候又看谁能考上硕士,硕士毕业完了担心自己的竞争力还是不够,于是又考了博士。
可是最后却有一些博士发现,读博士和找工作好像是两条背道而驰的道路。首先就是读完博士之后大概率已经30多了,这个年纪会被市面上的很多公司嫌弃,而且博士生也会因为自己的学历而变得眼高手低。
想着自己读了20多年的书,凭什么只找一个月薪还不过万的工作?如果我既想要编制又想要社会地位的话,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选择考公务员编制呢?
所以有人预测说接下来有可能会出现一波博士考公潮。博士生们或许也将加入到考公务员的大军当中。这在之前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一个方面,因为大家总觉得既然都读到博士这个最高的学历阶段了,应该也不会再考虑其他路了吧?
因为博士他们大多数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入高校当老师。但这又考虑到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现在进入高校的难度也不比考公务员简单多少。
一些普通博士求职历程就很坎坷,想要进入高校的话要经历特别严酷的淘汰,而且进入高校之后还要经历更严酷的非升即走。
相比之下,越来越多博士生的后辈们发现,各地的人才引进,还有选调生都把博士当个宝,反而比大学老师轻松很多,那么我不如趁现在这个好时机就走编制这条路了。
还有人委婉的表示,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说读到了博士就真的非常厉害了,大家要认清楚自己是普通博士,意思就是说你的学术水平其实是无法承受住非升即走的要求的。
另外还有人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好像副教授并比不上副镇长,两者的地位其实差的很多。公务员相比之下真的赢麻了。
两者的地位不同,但其实这两者也无法相提并论。做科研要有学术方面的严谨思维,日常的工作和副镇长当然也是不一样了。
适合做学术的博士不一定就适合进入体制内。而且进入体制内虽然看似好近,但是如果真的要往上晋升的话也有难度,也需要熬工龄,更何况平日要承受的更多人情世故的事情要比做科研更复杂。
有些读书读久了的人,他们是最不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的。他们也许也并不喜欢在体制内的工作氛围。难道做科研就真的没有实际意义吗?因此这并不是简单的谁跟谁比的问题。
副教授对应的是副处级,而副镇长通常情况下对应的则是副科级。也就是说博士学历的人群,当他们进入到编制的时候,他们的等级就已经比进入到公务系统高多了。
总的来说两条路依然是都有人选,大家各自选各的,不应该盲目跟风,也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言两语而动摇。就业的风口一直在变,就像是热门专业也总有走下坡路的那一天,但是只要自身的专业能力过硬,就不会被这些东西给太过影响。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博士研究生培养现在已经是“产能过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