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与中国经济脱钩?看上去似乎是句玩笑,但不曾想现任韩国政府确实有了类似打算。刚刚上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兴冲冲地作为受邀方前往西班牙参加了北约峰会,虽然这场峰会外界普遍认为尹锡悦并不受重视,甚至有些不受待见,但是韩国在反华方面的表态还是令西方国家较为满意。
▲崔相穆表示要“脱中国”
在尹锡悦出席北约峰会期间,韩国总统府经济首席秘书崔相穆在马德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他毫不隐晦地强调“通过中国实现韩国出口经济繁荣时代已经结束”,而他已经提出替代方案,通过加强与欧洲的合作,推动韩国经济。对于此番表态,韩媒直言韩国政府的“脱中国”政策即将付诸实施,这引发了韩国国内不少人的反对和担心。可长达几十年的中韩贸易韩国真能脱钩吗?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韩国新任政府又为何如此匆忙计划脱钩?
一、中韩经济脱钩谈何容易
贸易体量巨大,短时间内西方无法消化
▲中韩双边贸易情况
按照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虽然去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中韩双边贸易仍保持了前进势头,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6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增速非常明显,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对韩出口148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韩国对华出口2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韩国对华贸易顺差646.3亿美元。
仅从贸易顺差来看,韩国在对华贸易层面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换句话在双边贸易中,韩国没少从中国身上赚钱,现在韩国想要抛弃这六百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并不现实。而且需要注意,在中韩贸易保持持续增长势头的同时,中韩贸易额占比也是韩方无法逃避的客观现实。
去年韩国全年对外贸易总额1.259万亿美元,而中韩贸易额占韩国全年对外贸易的比重高达28.75%,比重不低。而从出口额这一项来看占比更高,出口额6445亿美元,对华出口占比33.11%。这么高的占比,短时间内西方国家根本无法消化,更何况在西方经济发展无力,外贸前景暗淡的背景下,这种可能性更低。此时韩国想要“脱钩”,这不是置韩国经济于不顾,自寻死路吗?别说韩国企业不干,就是韩国民众面对这种现状也不可能支持。
▲韩国网友认为“脱钩”异想天开
按照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韩贸易额达到15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相比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更为复杂,复苏更为乏力,可即便如此中韩仍保持了增长势头,这足以体现中韩贸易的韧性与潜力,置大好前景于不顾,尹锡悦真会如此鲁莽?
2、韩国与西方存在供求矛盾
韩国若想与中国“脱钩”,就需要西方市场来支撑,可现如今的西方市场别说消化庞大贸易体量了,仅就韩国对华出口商品本身而言与西方国家需求也存在矛盾。在美国下达芯片禁令后,美国芯片商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这令韩国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以前年数据为例,韩国仅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产品及设备出口总额高达1836亿美元,这其中有近一半出口额都是由中国贡献,而在此之前为了能够尽可能抢占中国市场,三星还斥资近百亿在西安投资建立芯片工厂。
▲拜登到访韩国专门前往三星工厂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若想与中国经济“脱钩”就必然需要寻找新买家,而西方当仁不让的成为潜在目标,可仅就芯片领域而言韩国与西方是存在供需的矛盾。有统计显示,美国目前垄断全球约50%的芯片供应,韩国则仅有27%,试问到底是韩国向美国出口芯片还是美国向韩国出口?而除了美国,欧盟内部需求量也不高,其全年芯片消费全球占比只有9%,反观中国则高达34.6%。
这还只是韩国与西方供需矛盾的一方面,客观地讲,现在韩国对华出口的多数商品,西方国家并不需要,不仅如此部分产品还是西方主要对外出口商品类型,因此即便韩国想要“脱钩”,西方在短期内也无法成为韩国外贸新市场。
一、尹锡悦脱钩为了啥?
无论是从中韩贸易额还是从两国贸易前景来看,韩国现阶段与中国“脱钩”,特别是要在经贸领域“脱钩”都极其不现实,但韩国官方之所以会放出此类消息证明韩国新任政府确实还是确有类似打算,而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有两点原因:
向西方靠拢,需纳“投名状”
▲ 尹锡悦对美到是异常“尊敬”
虽然尹锡悦上任时间并不算长,但从其一系列外交行动、外交举措来看已经被外界视为是拜登的“完美韩国伙伴”,因为他的所有行动目标都是在响应美国对外战略,同时试图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需要承认,韩方近期与北约互动极其频繁,除了尹锡悦受邀参加北约峰会外,前不久韩国国家情报院还代表韩国作为正式会员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并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此举被西方媒体解读为韩国正试图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一步步靠近北约,并最终加入北约。
而从目前局势走向来看,也确实正按照这种模式推进,因为就在近日韩国政府正式决定全面加强与北约的合作,包括与北约缔结伙伴关系、在布鲁塞尔新设韩驻北约代表团。当然,韩国新任政府的野心还止于此,在试图加入北约的同时,韩方还在积极向“四方对话”靠拢,试图加入其中。
早前就曾传出韩国将适时考虑加入“四方对话”,而在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对该对话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面对韩国这一变化,美国双手欢迎,可想要真正加入其中,就不是韩国表态那么简单了,得拿出点诚意,纳一份有重量的“投名状”,而这个投名状在尹锡悦眼中很可能就是中韩贸易。
▲尹锡悦在专机上不忘强调日韩关系
额外提一个细节,在韩方加入“四方对话”这一问题上,日本坚决反对,对于日方的强硬,尹锡悦倒也有一套应对手段,那就是缓和韩日关系。尹锡悦在上任初期便与日本方面进行了接触,并且试图搁置两国争议,特别是在“慰安妇”问题上存在的争议。
仅从这一举动来看,为了加入相关组织,尹锡悦已经置历史于不顾,如此激进,中韩贸易“脱钩”也并非一句空话。当然这种变化的实质,还是韩国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靠拢,强化美韩同盟,将本国未来与美国捆绑。而在这一过程中,中韩关系也就成为了现阶段韩国谈判最大,也是最有利的筹码。
2.对中韩经贸未来的担忧
虽然目前中韩贸易前景广阔,通过此次疫情也充分体现了两国经贸的合作广度、深度以及极强的韧性,但不可否认通过几十年,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合作,两国在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中国产业升级加速
首先,双边贸易产业结构互补性弱,而竞争性越发增强。在中韩贸易前期,中国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为主,而韩国产业结构则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阶段,彼时双方还能进行有效产业互补,中国通过劳动力赚取外汇,韩国则借此完成产业升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我们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并且转变升级速度极快,此时中韩间的贸易产业结构互补性开始减弱,竞争性开始增强。
而随着我国政府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近十年中国必将在科技领域、新型工业化领域、信息化领域全面发力,届时中韩差距将越来越小,甚至在其中某一节点韩国将被中国反超,届时韩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严重点说这对韩国经济就是一场灾难。韩方或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才提出了所谓的“脱钩”。
▲“萨德事件”看来韩国人又忘了
当然除了结构性问题外,中韩关系未来走向也早已成为中韩经贸风向标,这点早在2016年“萨德入韩”事件中,韩国方面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中韩关系好坏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中韩经贸发展。可按照这一推论韩国倒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用说深化两国关系,就是维持现有关系水平也就够了。但尹锡悦并不这么想,前文已经提到,韩国试图与美国在安保领域实现捆绑,而此举必将损害中方利益,从而影响中韩关系,届时双边贸易合作前景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近期已经有韩媒透露,韩国政府正计划购买并部署新一批“萨德”系统,而一旦付诸实施中韩历史一幕又将重演。或也正是这种“深谋远虑”,让韩方有计划与中国“脱钩”。不过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就凭借中韩双边贸易现状,想“脱钩”不可能。当然对于韩国这一计划,我们还是要提早谋划,提早应对,毕竟在美国这个“主子”的施压下,韩国没有什么是干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