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与陈赓有何关系,为何总有人搞错?

梦幻之人 2023-04-07 22:16:39

要说开国中将中谁的名气最大,当然是陈康中将,相对于10大元帅10大将57位上将,开国中将人数就有175位,不光人数众多,而且他们又不是很多重要事件的核心领导人物,所以大家对他们知道很少。

陈康中将名气大主要是因为他跟开国大将陈赓的名字很像,因为“康”与“赓”猛一看感觉差不多,一不留神就弄错,把陈康误认为是陈赓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陈康中将的名气还跟电视剧《亮剑》的热播有关,《亮剑》李云龙在李家坡战斗中说过:要是我去, 他772团的程瞎子, 敢跟我抢主攻, 反了他的。因为李家坡战斗的历史原型是关家垴战役,陈康就是当时参加关家垴战役772团的团长。

陈康,1910年出生在湖北武穴市花桥镇陈闸下垸,1930年20岁的陈康加入红八军第四纵队,后来红八军第四纵队与第五纵队合编成红15军,1931年1月进入鄂豫皖根据地与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一军合编为鄂豫皖红四军。

《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1927年11月就参加了黄麻起义,相对于1930年才加入红军的新兵程瞎子当然是老资格了,这是《亮剑》人物设置的合理之处。

陈康作为红四方面军出身,历任:红4军第10师29团排长、红25军第73师连长,红31军92师274团2营营长,红31军第91师276团团长,新四军补充营营长,129师第386旅17团副团长及团长,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3军副军长,第13军军长(1952年),55年授衔中将军衔。

陈康中将的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康的老部队红31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第386旅,陈康当时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所以整编后陈康没有职务。

1938年春,袁国平,周子昆带队一行53人的八路军干部团南下补充井入新四军,陈康也在其中。由于新四军当时的职位也是有限,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干部,安排起来也是麻烦。袁国平担任新四军副政治部主任,周子昆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这些职位明显都属于为了安排人才增设。

叶道志(原红31军91师师长),陈康(原第91师276团团长),徐长胜(原第91师276团副团长)三人被安排在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叶道志担任第四团副团长,陈康担任补充营营长,徐长胜担任部特务营参谋、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是由闽浙一带的三支地方游击队合编而成:粟裕的闽浙军区挺进师,张鼎丞的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福建漳州的闽南独立三团。由于第四团第二支队第四团的战士都是闽浙一带的人,所以他们都讲当闽浙地区方言。叶道志是河南人,陈康是湖北人,徐长胜是安徽人,因为语言沟通的问题,三人的工作都很困难,所以造成他们希望回老部队。

1938年7月31日,叶道志、陈康、徐长胜三人以观察地形为名,让特务营营部通信班副班长杨绍良带路,各自带短枪离开部队,四人到达皖南祁门县大山中,叶道志、陈康、徐长胜三人告诉杨绍良,他们不回新四军了,让杨绍良自己回去。

杨绍良回到新四军报告,军长叶挺命令副参谋长周子昆限期把逃跑的三人抓回来,军部侦察科长李志高在杨绍良的带领下在江西景德镇山区找到三人,经劝说无效后,徐长胜被当场打死,叶道志被押回军部后,军长叶挺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后批准枪决。三人只有陈康跑了,捡回了一条命。

陈康后来跑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被叶剑英元帅痛骂后认错。送回新四军肯定是死路一条,叶剑英将陈康送回了八路军,后来回到了老部队386旅。

叶道志、陈康、徐长胜三人当然有错,但是新四军军长叶挺的处置也有不当,完全可以将三人交回八路军处理,三人来到新四军任职也只是新四军内部的安排,国民党方面根本不清楚,至于后来高敬亭的问题也有所欠妥。

按照陈康的资历及职务55年授衔时应该授衔少将军衔,陈康在1952年评级时只副军长,陈康的老领导陈赓找到毛主席说情说自己愿意给陈康一颗星,后来陈康才被授衔中将军衔。

陈康与陈赓有多少人弄错过,欢迎留言评论!

0 阅读:309
评论列表
  • 2023-04-12 14:40

    陈康与陈赓的差别,犹如李广之于李应,还能弄混淆?

    安生~ 回复:
    陈赓大将以前叫陈庶康 多了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