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中除了十大元帅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十大大将了。1955年授衔的十大大将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这十位大将都有着丰富而辉煌的战斗经历,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担任过不同的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十大大将各自在不同时期担任过的主要职务,这里所说的重要时期包括: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红军第一次整编(1931年),红军第二次整编(1933年),长征时职务(1934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及新四军(1937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前(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整编),建国后职务(1950年),55年授衔时职务(1955年)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的警卫队班长,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十二军第35师104团团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20师师长,
长征时职务:红10军团参谋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前: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元帅)
建国后职务:总参谋部第二副参谋长(总参谋长:徐向前元帅,第一副参谋长:聂荣臻元帅)
55年授衔时职务:总参谋长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2师34团3营9连排长,
注:因”四·一二事件“离开军队返回老家,后来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红军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四方面军红12师36团团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25军第74师长,
长征时职务:红25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病休,
解放战争时期:病休,
建国后职务:病休,
55年授衔时职务:国防委员会委员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第8军普通士兵,
注:因”四·一二事件“离开军队返回老家,后来参加了湘南起义加入红军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8军第4师第3团政委,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4师政委,
长征时职务: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后勤司令,
建国后职务:总后勤部副部长,
55年授衔时职务:总后勤部部长
南昌起义: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营长
红军第一次整编:中央特科第二科科长/ 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12师师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彭杨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时职务:红军干部团团长/红1军团红1师师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太岳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职务:援越抗法代表团团长/志愿军代总司令,
55年授衔时职务: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南昌起义:武昌警卫团第2营营部书记,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12军政治部主任,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1师政委,
长征时职务: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前: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职务:第四野军第三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长,
55年授衔时职务: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6师党代表
注:因”四·一二事件“离开军队前往苏联学习,后来回国进入苏区
红军第一次整编:彭杨军事学校校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5军团政委,
长征时职务:红7军团政委,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前: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司令员:贺龙元帅)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司令员:林彪元帅)
建国后职务: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55年授衔时职务: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参谋长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七军军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叶剑英元帅)
长征时职务:红八军团参谋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前: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军长:陈毅元帅)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军区司令员,
建国后职务: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55年授衔时职务:国防委员会委员
南昌起义:武昌警卫团副班长
注:随武昌警卫团南下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半路被张发奎缴枪回到武汉,后从上海转入苏区。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四军第十一师政委,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
长征时职务: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前: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
建国后职务: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
55年授衔时职务: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
南昌起义:私塾教师
注:南昌起义前在才家当私塾教师,后来参加黄麻起义加入红军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四方面军红11师师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三十一军军长,
长征时职务: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三十一军军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前:河南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副司令员/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
建国后职务:湖北军区司令员,
55年授衔时职务: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25师75团3营11连任3排长,
注:错过南昌起义后来赶上起义部队,三河坝战役中重伤离队养伤,后来来到洪湖苏区。
红军第一次整编:红六军参谋长兼红17师师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在苏联养伤,
长征时职务:在苏联养伤,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雁门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职务: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
55年授衔时职务: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
十大大将重要时期职务对比排名红军第一次整编
张云逸(军长),许光达(军参谋长),陈赓(师长),王树声(师长),罗瑞卿(师长),谭政(师政治部主任),肖劲光(军校校长),黄克诚(团政委),徐海东(团长),粟裕(团长)
红军第二次整编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肖劲光(红5军团政委),张云逸(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陈赓(干部团团长),徐海东(红25军长),罗瑞卿(军团保卫局局长),谭政(红1师政委),黄克诚(红4师政委),粟裕(红20师长),许光达(苏联养伤)
红军改编八路军
肖劲光(留守兵团司令员),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陈赓(八路军旅长),徐海东(八路军旅长),谭政(八路军旅政委),罗瑞卿(八路军旅政委),黄克诚(八路军旅副旅长),粟裕(新四军支队副司令),许光达(新编旅旅长),王树声
解放战争时期
张云逸(野战军级军区司令),粟裕(野战军副司令),肖劲光(野战军副司令),黄克诚(野战军副司令),,王树声(野战军副司令),谭政(野战军副政委),罗瑞卿(野战军副政委),陈赓(兵团司令兼政委),许光达(兵团司令),徐海东(病休中)
55年授衔职务
粟裕(总参谋长),黄克诚(总后勤部部长),谭政(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陈赓(哈军工院长),王树声(总军械部部长),肖劲光(海军司令员),罗瑞卿(公安军司令员),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张云逸(离休中),徐海东(离休中),
本文只是针对十大大将不同时期的职务进行对比,但是授衔是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给大家这些内容,只是让大家能够更了解十大大将,多涨涨各种有用的知识。
张云逸和陈赓是最接近元帅的履历
张云逸老将军是大将之衔,享元帅待遇(当时的行政三级,多数元帅都是这个待遇)。
当然是张云逸!
王树声是红四副总指挥,大将里面是红军时期级别最高的
肖克比大将里面的人高一点,红军时期是副总指挥抗日时期是主力师副师长!解放时期是野战军的参谋长属于副职跟几个大将的副职差不多,授衔时是副部长。
论资历,张云逸同志应该是最老的!粟裕资历最低,用军功评上大将之首
留守兵团司令会比主力旅长职务高?
南昌起义的,
写的透彻
林彪呢
论打仗,粟裕第一,陈赓第二
[点赞]
张宗逊理应大将
陈庚这个履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