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井岗山会师后,朱德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合编为红四军,其中红四军28团与31团是当时红四军的核心,在军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讲井岗山红四军28团来历及后期发展变化情况
1928年5月4日,井岗山会师的部队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主席,政治部主任:陈毅,红四军下辖三个师六个团:红10师(28团,29团),红11师(31团,32团),红12师(34团,36团),
红10师28团是由南昌起义的部队改编,红10师29团是由湘南起义新组建部队改编,红11师31团是由秋收起义的部队改编,红11师32团是由井岗山地区的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红12师当时虽然组建下辖两个团,但是很快被解散。所以当时红四军编制内只有4个团,28团(团长:王尔琢),29团(团长:胡少海),31团(团长:朱云卿),32团(团长:袁文才)
红四军28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1921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准备北伐,为了保护孙中山的安全,粤军第一师将师部直属的特务营(营长:张发奎),机炮营(营长:薛岳),工兵营(营长:叶挺)合编为大元帅府警卫团,随后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周士第)。
1925年7月,大元帅府警卫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张发奎),工兵营与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合编为第12师第34团(团长:叶挺),因为第四军第12师当时要去海南作战,第34团因为是机械化部队无法渡海,所以留在广东,后来就划归第四军直属成了第四军独立团。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第四军独立团扩编为第25师,第25师与第10师,第26师合编为第十一军,叶挺担任第十一军副兼第25师师长。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留下第25师负责阻击,后来起义军南下失利,朱德将这支部队带上了井岗山,编成了红四军第10师28团。
部队沿革变迁:粤军第一师工兵营-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三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34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25师73团—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28团。
红四军28团初期编制团长:王尔琢,下辖三个营:第一营(营长:林彪),第二营(营长:袁崇全),第三营(营长:肖劲)
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中第三营营长肖劲阵亡,同年8月25日,第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团长王尔琢在追剿中被枪杀,林彪由第一营营长升任红四军28团团长。
1929年初,国民党对井冈山进行围剿,朱德与毛主席带领红四军主力(第28团,第29团,第31团)离开井冈山向福建西部发展。此时红四军的三个团整编成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红28团),第二纵队(红28团),第三纵队(红31团),
1930年6月,红四军的三个纵队改编为师,红四军28团扩编为红四军第10师(师长:王良),28团下辖的三个营扩编成第28团,第29团,第30团。
红四军第10师三任师长:王良,李赐凡,周昆,
王良1932年3月升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牺牲,李赐凡接替王良担任第10师师长1933年1月重伤,长征中留守被杀害。周昆接替李赐凡,红军整编后调任红8军团军团长,抗战初期间担任八路军115师参谋长离奇失踪。
1933年红军整编取消军级建制,红四军改编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第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红四军第10师改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原来下辖三个团缩编为三个营。
1934年10月,红四团随中央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后因部队损失很大,红1军团的红15师(少共国际师)撤销编制,红15师第45团编入红四团,耿飚升任红二师参谋长,红15师第45团团长卢子美接任红四团团长。后因为卢子美离队失联,红一军团红1师政委黄开湘调任红四团团长。
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三任团长:耿飚,卢子美,黄开湘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的33军98师294团(团长:张仁初)作为红四团第二营补充进入红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草地分兵,红4团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第4大队(大队长:黄开湘),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重新恢复了红四团建制。
1937年8月,红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第1营(营长:刘德明,副营长:胡炳云),平型关战役中营长刘德明负伤,胡炳云接任685团第1营营长
1938年8月,第115师343旅685团开赴苏鲁豫边区。随后685团便改为苏鲁豫支队,685团第1营年改称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胡炳云)
1940年10月,八路军115师进行整编,苏鲁豫支队第一支队与第三支队合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旅长:彭明治),第一支队改编为教导第1旅第一团(团长:杨万兴,政委:王文轩)
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115师教导第1旅南下支援新四军编入新四军第3师第7旅,教导第1旅第一团编成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团长:胡炳云)
1946年10月,八路军山东第7师与新四军第3师第7旅合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纵队司令:陈光),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16师第46团
1948年解放军统一部队番号,东北野战军第六纵第16师第46团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7师第379团
1961年8月,第43军撤销番号,第379团随127师划入广州军区。1969年10月,重建第43军
1985年10月,第43军再次撤销番号,第379团随127师编入了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
1998年,第127师改建为全军第一个轻型机械化步兵师。下辖:步兵第379团(叶挺独立团)、第380团(秋收起义红二团),装甲团
2016年军改后,127师改编为合成第127旅与合成第131旅,其中合成127旅由步兵379团与装甲团合编而成,合成127旅属于中型合成旅,现在隶属于第82集团军。
红四军28团沿革变迁红四军28团-红四军第一纵队-红四军第10师-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陕甘支队第一纵第4大队-陕北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
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第1营-苏鲁豫支队第一支队-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16师第46团-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7师第379团-
广州军区127师第379团-第43军127师第379团-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机械化步兵第127师第379团-第82集团军合成127旅
合成127旅继承了叶挺独立团及井岗山红28团的优良传统,其编制内还包括飞夺泸定桥连,强渡乌江模范连,能攻善守英雄连,阻击英雄连等连一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