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卡扎菲走投无路,向奥巴马致信求援,称其为:亲爱的儿子

鼎萧聊历史 2023-05-13 07:32:0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卡扎菲年轻时相貌英俊,身边总是美女环绕,再加上在他的“带领”下,利比亚经济得到了复苏。因此他自以为会永远被人民拥护,导致做事经常不过大脑。

西方政客这样评价他:

行为举止透着股常人无法理解的“愚蠢”,简直是条“疯狗”。

这种评价虽然带着个人情绪和人身攻击,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例如,卡扎菲曾在国家元首面前直接放屁;在联合国演讲时,将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几乎都得罪了个遍;哪怕被围攻之时,依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称奥巴马为:亲爱的儿子。

而且,他像这样不过脑子做的事,远不止这些。

卡扎菲第一件不过脑子的事

1969年8月份,年近80的利比亚伊德里斯国王因病重,赶着去土耳其治病,将军政大权交给了继承人萨努西亲王。

谁曾想,这一交就交出了事情,国王自己出门治个病,回来王位就这么没了。

由于利比亚军政内部常年的腐败,此时整个国家早已经风雨飘摇了。国王前脚刚离开,王储屁股下的王位都还没焐热,便有四股力量蓄势待发。

但其中有三支部队都是军政高层领导,萨努西亲王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可唯独忽视了时年只有27岁,还只是个中尉的卡扎菲。

卡扎菲先是策反了不少军中将领,对他们许以高位,然后以“夜间训练”为由,带领着大部队开着重量级装甲机车,正大光明地向萨努西亲王所在的首都黎波里进军。

等萨努西亲王意识到不对劲时,一切已经迟了。

9月1号,执政18年的伊德里斯王朝统治被终结,利比亚迎来了卡扎菲时代。27岁的军中菜鸟,就这么将一个国家的政权给推翻了。

然而那时利比亚人肯定没想到,卡扎菲刚上任,就露出了自己真正的獠牙。

卡扎菲唯一的目标,就是寻求统一,他的第一个的梦想,是实现阿拉伯世界的统一。

二战结束后,因以色列的存在,阿拉伯地区民族主义盛行,“统一复兴”成为当时该地区的口号。

为此,卡扎菲推行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理念,企图让利比亚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合并。

当然,合并是虚假的,卡扎菲的真正目的是自己想在阿拉伯地区称王称霸。而周边国家也都不傻,突尼斯、埃及、叙利亚、乍得等国家纷纷提出反对,这让卡扎菲的第一个宏图伟业,成了个一厢情愿的笑话。

卡扎菲为此懊恼不已,曾发动4万民众进攻埃及,这直接导致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与利比亚断交,此举无疑切断了利比亚同东部阿拉伯国家的联系。

卡扎菲迫于无奈,只能启动了第二步计划。

既然阿拉伯世界国家统一不了,卡扎菲就决定向南发展,去统一非洲。

卡扎菲本以为,以利比亚的军事力量,治治非洲那些贫穷落后的小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最终结果依然事与愿违。

比如,堪称非洲最落后的坦桑尼亚军,竟然凭借着简陋甚至是原始的装备,将利比亚打得溃不成军。

同样的事情在非洲的其它各国也陆续发生,屡战屡败,直接输得卡扎菲整个人都麻了。痛定思痛后,他决定曲线救国——用钱砸。

这招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有效。

利比亚是能源大国,政府是真的不差钱。

而非洲大多数国家的通讯、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是落后的,面对卡扎菲这种给他们带去实际福利的冤大头,各个政府恨不得扫榻欢迎。

有一次,卡扎菲在非洲作巡回演讲,道路两边夹道接待。因为当时卡扎菲一边走路,一边命保镖直接给两边的民众撒现金。

即便西方政客将他称之为疯子,但非洲各国拔地而起的学校、医院,变得更加坦顺起来的大路,以及为非洲兄弟们提供的高薪工作,都让非洲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于是,在金钱的长久加持下,2008年9月,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两百多位头顶王冠的非洲各个国家的掌权者,当着媒体的面,将一顶更为巨大的金灿灿的“万王之王”的帽子,戴到了卡扎菲的头上。

虽然这是他用钱买回来的荣誉,但卡扎菲也心满意足。而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想要统一阿拉伯世界,统一非洲,其本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抗美国。

与美国在空中的“甜蜜”约会

卡扎菲同美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要从利比亚伊德里斯国王那里开始说起。

伊德里斯老国王在位期间,曾经同美国有个约定:美军可以在利比亚国土内设立海军基地。

然而到了1969年,野心勃勃的卡扎菲上任后,不愿意看到自己统治的利比亚受人驱使。于是,他不顾美、利之间悬殊的实力差距,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撕毁了合约。

当时,总统里根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甚至在讲话中直接骂道:

“卡扎菲就是条疯狗”。

于是1981年,里根指派美国海军战机,在利比亚锡德拉湾上空击落两架利军战机。

美国本以为此番警告之后,卡扎菲会懂事地来重签两国合约,如此一来,美国继续在利比亚国土上监视苏联的行动将继续不受影响。

然而卡扎菲却吃软不吃硬,直接宣布与美国断绝外交往来,由此正式拉开了美国针对利比亚报复的序幕。

1986年1月,美国和利比亚在锡尔特湾爆发军事冲突。

4月,里根下令空袭利比亚,大量利比亚无辜百姓丢失性命,就连卡扎菲本人,也几次在美国飞机的攻击下惊险逃生。

但卡扎菲的养女却在这次事件中丧生了。

两年后,1988年12月21日,美国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上空爆炸,机上259名乘客全部遇难。美国经过近三年的调查,最终发现是两个利比亚人安装的炸弹,这是显然是卡扎菲的报复行为。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维持国内局势的稳定,卡扎菲不得不选择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投向苏联的怀抱。

按理说,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却投靠社会主义国家,卡扎菲这牺牲够大吧!强大的苏联肯定能保护他们。可卡扎菲想破头皮都想不到,没多久,苏联就自己把自己搞解体了。

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已经不存在,直到这时,卡扎菲才不得不再次调整利比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于是,卡扎菲又干出了两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美国和利比亚关系转折的契机,是在2001年911空袭之后。

针对打击恐怖袭击,两国达成共识。卡扎菲也表示:愿意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为洛克比空难中的死亡人员家属,提供巨额的经济赔偿。

2006年,在经过5年的试探和磨合后,两国邦交逐渐正常化。2008年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利比亚,更是在西方掀起了一股“领导人接连访问利比亚”的热潮。

但这期间,却闹出来一个国际大笑话。

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利比亚,结果卡扎菲就将会议地点设在了一座小帐篷里。并且卡扎菲鞋都没穿,光着脚同首相布莱尔对话。

二人聊着聊着,没过多久,也不知道卡扎菲什么食物没吃对,噗的一声就放了个屁。

要知道那可是闭塞的帐篷内,布莱尔当时是什么感受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这还不算完,没多久,一个更大的笑话又发生了。

“我们的儿子奥巴马”,其实是句表扬话

2009年9月,第64界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

卡扎菲带上儿子穆塔希姆,搭乘飞机抵达美国与各国政要共商国是。但他没有料到,飞机还没起飞,美国民众就“炸锅”了。

美国人极度不欢迎卡扎菲的到来,尤其是在洛克比空难中遇难的受害者家属。

然而,无论美国民众在街头怎么抗议,无论他们在机场附近制造多大的骚乱,美国政府始终不为所动,甚至还加大兵力保护抵美的卡扎菲。

卡扎菲抵达美国之后,更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也不知道美国政府是有心还是无意,竟然没有为卡扎菲提前安排下榻的酒店。

卡扎菲倒也没生气,他命令部下将从利比亚带过来的装备铺散开来,不到半个小时,成片的帐篷便在联合国大厦附近的空地上拔地而起。

美国民众都惊呆了,一位国家元首还能这么干?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卡扎菲这一晚上睡得好像特别好,因为第二天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的状态之抖擞,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联合国大会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国家的政要只能上台说15分钟。当然,偶尔也会有例外存在,比如曾经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就曾在联合国大会讲了足足4个半小时;还比如作为主要成员国的美国,总统也同样拥有这种特权。

而作为第一次参加大会的嘉宾,卡扎菲被人三令五申时。

“只能上去说15分钟啊!”

翻译对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很给面子地点头。然而,等真正上场时,这位的表现却让各个国家的首脑惊得久久合不上嘴巴,随他一起的利比亚政府工作人员,就更是恨不得以头抢地。

原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35分钟演讲结束后,现场很给面子,掌声雷雷,而卡扎菲正好排在他后面。

根据当时现场遗留下的录像,我们可以看出,卡扎菲上台前,整个人看起来不慌不忙,丝毫没有第一次参加大会该有的紧张感。

他整理完毕自己身上的装备,帽子、领口、袖口后,整整过去十分钟了,然后才在“万众瞩目”下慢悠悠地走上了讲台。

然而,接下来这个外表看起来淡定异常的利比亚代表发言人,却一出口就是骂人:

各位议员,这个会场是放空话的地方。

随后,他先是抱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数量分配不公,因为里面没有非洲国家;又骂联合国没有作为,应该改名叫恐怖理事会,因为从1945年成立以来,世界上发生了65次战争,但联合国在阻拦那些战争中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接着骂西方各个国家,包括推荐他参加此次联合国大会的美国在内....

刚开始因为震惊,整个会场鸦雀无声,然而当半个小时都过去了,有的国家领导开始打哈欠,临近饭点,有的国家代表直接离席外出就餐,有的外出方便。

可即便中午时,整个会场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代表离席,但卡扎菲却依然在台上口若悬河。讲到激动处,他甚至还做出了要撕毁联合国宪章的动作。

当演讲进行到75分钟时,卡扎菲的同声翻译“又累又愤怒”地选择了罢工不干了。

虽然卡扎菲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遍,但到有一人“幸免于难”。

卡扎菲在演讲终于接近尾声时,用极为认真的语气,将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从头到脚夸了个遍,言他是黑暗里的一线光明,言美国应当永远由他担任总统...

整场演讲,在骂天又骂地的卡扎菲口中,奥巴马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奥巴马感觉荣幸吗?

不,他要置卡扎菲于死地。

如被烈火烹油的奥巴马

卡扎菲想不到,自己对奥巴马的这一番真情“告白”,对方压根就没有听到。

因为奥巴马演讲完毕,在卡扎菲上台前就已经借故离开了大会现场。

而卡扎菲之所以如此一厢情愿地恭维奥巴马,众人稍微想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奥巴马是非洲裔美国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说是非洲的儿子也站得住脚。而卡扎菲当初用钞能力为自己买了一个非洲“万王之王”的荣誉称号,这也就等同于是将奥巴马也纳入了自己名下。

但卡扎菲却忘记了,奥巴马是美国总统,代表的是美国政府。

而他在大会上将美国那些白人总统骂了个遍,却将奥巴马夸上天,这更让一向疑神疑鬼的西方政客认为:他这是在挑拨离间!

马屁拍到马腿上大概就是这个样。

而之后在国际上,卡扎菲为了更亲近美国,就更是把“疯”进行到底,其中还包括干涉中国台湾问题,这等同于把“五常”都得罪了个遍。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以中俄两国弃权,最终全票通过的结果,对利比亚实施军事干预。

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对利比亚发动了空袭。卡扎菲无奈,只能给“老朋友”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信。

卡扎菲威胁布莱尔:如果自己的统治被颠覆,那么恐怖势力必将抬头,到时可能威胁到欧洲,甚至英国。所以英国现在如果及时撤兵,就是在帮你们自己。

然而布莱尔并没有搭理他,见英国不撤军,卡扎菲就又给奥巴马去了一封信。

2011年4月6日,是西方对利比亚空袭频率最高的一天。卡扎菲赶紧给奥巴马写了一封3页的信件。

但谁能想到,此时走投无路的他竟然还一副“万王之王”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头就称奥巴马为:

“我们亲爱的儿子”

紧接着,卡扎菲又开始了对奥巴马的吹捧,称他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正义感的领袖,并断言奥巴马明年一定会成功连任。

信的末尾,卡扎菲拿出了美国和利比亚曾就反恐问题的和约,称如果美国再不撤军,等于违背了诺言,并且反对组织中藏有大批恐怖分子,支持他们等与支持恐怖主义。

至于这封信,可能奥巴马看都没看,因为不久后是白宫发言人出面回应,拒绝卡扎菲的无理要求。

2011年10月20号,短短数月,卡扎菲同其子穆塔希姆在家乡苏尔特的一处废弃的地下管道被发现。

利比亚反对派岂会放弃这个机会?在经受非人虐待后,卡扎菲父子以头部和腹部遭受致命枪伤屈辱而亡。

但他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死亡,帮了“亲爱的儿子”奥巴马一个大忙。

卡扎菲死了,还帮了“儿子”奥巴马一次

卡扎菲死后,他统治42年的利比亚,迎来了后卡扎菲时代。

利比亚反对派以及美国政府,纷纷视卡扎菲的死亡为胜利果实,就连总统奥巴马在提及这事时,也不无得意地说:

“美国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达到了目标。”

奥巴马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实际上,对即将参加总统连任的奥巴马来说,卡扎菲之死给奥巴马以及他的团队,带来了正面的效益。

这是继2011年5月1号,美国民众仇恨的本拉登被击毙后,奥巴马做的另一项功绩。这也使得奥巴马连任的支持率,一度上升至56%。

虽然之后竞选有些波折,但“亲爱的儿子”奥巴马最终还是于2012年11月7日,击败了共和党领导人维拉德,成功连任。

不知道此时在九泉之下的卡扎菲,会是什么感想?

不过,奥巴马除了肤色同非洲能联系上,其余都证明他就是一个为美国效力的人,一切都不过是卡扎菲自作多情罢了。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