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赵子龙来自哪里?航拍河北正定古城

地图帝 2025-04-21 23:15:55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百万曹军中救出刘阿斗。曹操称赞: “真虎将也!”曹洪飞马下山问:“军中战将可留姓名!”赵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赵云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为主骑,赤壁之战后,历任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征南将军,封博昌亭侯。

我们来看看赵云的故乡,常山真定。

【石家庄】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地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滹沱河从城北穿过,面积14530平方千米。

滹[hū]沱[tuó]河,古称滹池或虖池,发源于太行山脉五台山北麓泰戏山马跑泉、桥儿沟,穿过五台山与恒山进入忻[xīn]定盆地,在盆地南部转向东,冲下太行山脉,纵坡陡峻,水流湍急,进入华北平原,至献县与滏阳新河汇合后称子牙河,长约587千米。滹沱河曾注入黄河,历史上它和黄河都经常改道,现在是通过子牙河注入海河,流入渤海。

石家庄北临保定,东接衡水,南连邢台,西靠山西阳泉。太行山东麓一侧分布着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重量级的城市,石家庄在中间位置,有滹沱河作为险要,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石家庄在春秋时属白狄人(姬姓)建立的鲜虞国,春秋末和战国前期属中山国。

公元前295年,赵国灭中山,兼并之。秦朝时,石家庄属恒山郡,汉初改为常山郡,分出中山国(郡)。

图-西汉七国之乱前的赵国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分常山郡的真定(东垣)、肥累、绵蔓、藁城4县,置真定国。汉朝真定城,位于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及其以东、以南,南北长近5千米,东西宽约3千米,面积近15平方千米。

【真定(正定)】

正定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65米-105米之间。正定地处平原地带,南部不远处是滹沱河,但附近没有高山,无险要地势据守。

在清世宗雍正帝之前,这里称为真定府。

历代得河北者,莫不以真定为重镇。正定古城,始建于五胡十六国时期,350年,后燕大将慕容恪帅军进攻冉闵的常山郡真定,隔滹沱河修筑一座军事堡垒-安乐垒(今正定古城)。

隋朝时,真定城(今石家庄东古城)北迁到恒州城安乐垒。

唐朝时,真定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安禄山以范阳精甲突出常山,渡黄河南犯。常山太守颜杲卿举兵于后,断安禄山归路,阻其西入长安之谋,只可惜颜杲卿在粮尽矢竭的情况下,城破被杀。后来李光弼、郭子仪相继出井陉,入常山,屡败贼兵。

98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真定府成为河北西路的首府。

北宋在华北平原与辽朝对峙,真定就是北宋防御契丹的门户级重镇,一旦正定丢掉,滹沱河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就只能任由契丹骑兵纵横了,开封也很难守住。

正定古城,经过多次修缮,明朝时才扩建成如今模样,面积约6.6平方公里。古城设四门,迎旭门(东)、长乐门(南)、镇远们(西)、永安门(北)。各门皆有月城、瓮城和内城三道城门,形成迂回曲折的防御体系。

正定的护城河周长约二十五里,有十几丈宽,深度约两丈。正定周边有很多河流,所以护城河的水是这些大河相通的,其中城西的南滹沱河因为水质浑浊,当地人称之为小黄河。

正定古城南门楼上题字:“襟带山河”,南门的内门还有一块匾额:“三关雄镇”。所谓三关,就是紫荆关、倒马关、娘子关。三关皆在真定卫的管辖范围内,而真定卫就驻在真定。

明清时,真定居京师之左掖,地广力强,北向京师,东驰晋冀,南下相卫,既足以控守,又利于屯营。正定古城,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

1723年(清世宗雍正元年),因避讳世宗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