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啊,最近汽车圈儿可是热闹得像开了锅,要说这SUV啊,个头是越来越大,配置是越来越猛,价格嘛,也是水涨船高。
就想问一句,2025年,这么多“巨无霸”SUV扎堆冒出来,真能戳中咱老百姓的痛点吗?
别说,这事儿还真值得好好唠唠。
话说回来,要说这“巨无霸”SUV,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想当初,理想L9横空出世,愣是靠着“大空间”这招鲜,一年卖出去50万辆,直接把其他车企给看红了眼。
这年头,谁还嫌钱多啊?
中大型SUV的利润高,这可是明摆着的事儿。
你看问界M9,单车利润比紧凑型车高多了,比亚迪、吉利这些大佬能坐得住?
肯定得撸起袖子下场干啊!
不过,咱老百姓买车,也不是光看个头大小。
这“大车情结”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首先,面子上得过得去。
5米多长的车身,往那一停,气场就出来了。
其次,里子也得跟上。
车载冰箱、吸顶屏,这些配置可不是摆设,能实实在在提升家庭幸福感。
再说了,现在露营这么火,周末开着大SUV,支起帐篷,那叫一个惬意。
哈弗H5的“2米大床模式”,风云T11的二排独立座椅,都是冲着这些需求来的。
当然啦,光有面子和里子还不够,还得有技术傍身。
以前啊,续航焦虑是纯电动车的硬伤,现在好了,增程、插混技术一出来,直接把焦虑给干掉了。
像风云T11,综合续航能跑到1400公里,这还怕啥?
再说智能化,深蓝S09搭载华为智驾ADS 3.0,开起来那叫一个省心。
以前只有豪车才有的5C超充、城市智驾,现在20万的车也能体验到,这科技进步的速度,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2025年即将上市的那些“巨无霸”SUV了。
先说腾势N9(比亚迪),这可是个狠角色,车长超过5米2,轴距超过3米1,6座布局,640kW三电机,零百加速4秒级,纯电续航也有165公里。
内饰设计那叫一个奢华,简直是移动的头等舱。
再看凯迪拉克VISTIQ,这可是个洋货,长5米2多,轴距也超过3米,6座纯电SUV,459kW双电机,3.7秒破百,续航480公里(海外版)。
外观设计那是相当霸气,钻石切割的设计语言,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深蓝S09(长安)也不甘示弱,车长超过5米2,轴距超过3米1,增程混动+华为智驾,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价格据说只要35万,简直是“理想L9平替”。
奇瑞风云T11也是个狠角色,增程大6座,车长超过5米1,综合续航1400公里,激光雷达+30英寸贯穿屏,预计25万起。
雪佛兰TRAVERSE也准备国产了,2.0T油混动力,越野版主打硬派风格,价格估计低于30万。
领克900车长超过5.2米,搭载插混三电机,38.78万起,安全性能据说对标“装甲车”。
现代帕里斯帝是进口9座SUV,2.5T油电混动,30万级稀缺多座选择。
哈弗H5是全尺寸全用途SUV,车长5米1多,12.78万起,柴油/汽油四驱,简直是一车抵三车。
传祺S7是中大型增程SUV,车长4米9,弹匣电池+超级增程技术,主打25万级市场。
银河星舰9(吉利)26.38万起,神盾电池+AI大模型,性价比那是相当高。
当然啦,这些车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们的前辈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都给它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就拿比亚迪腾势N8来说吧,2023年上海车展上亮相,虽然尺寸比N9小一点,但也是比亚迪在高端SUV市场的重要一步。
N8的出现,让比亚迪更加明确了N9的市场定位,促使N9在尺寸和配置上进行了升级,以实现更高的竞争力。
凯迪拉克LYRIQ作为通用汽车Ultium平台下的首款纯电车型,2022年就开始国产化了。
LYRIQ的推出,代表了凯迪拉克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但也面临着特斯拉、蔚来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
LYRIQ的市场表现,直接影响了凯迪拉克VISTIQ的后续规划,VISTIQ在尺寸和配置上进行了升级,以适应中国消费者对大尺寸SUV的需求。
长安深蓝SL03凭借其出色的设计、智能化配置和增程动力系统,在2022年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SL03的成功经验为深蓝S09的研发提供了借鉴,S09在智能化配置和增程动力方面进行了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SUV的需求。
奇瑞星途揽月于2021年上市,定位为中大型SUV,提供五座、六座和七座版本。
揽月的上市是奇瑞在高端SUV市场的一次尝试,但市场表现相对平淡。
揽月的市场表现,促使奇瑞在风云T11的研发上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T11在尺寸、续航和智能化配置上进行了升级,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雪佛兰开拓者在2020年在中国市场上市,但销量表现并不理想。
开拓者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包括品牌影响力不足、竞争对手过多等。
开拓者的教训,促使雪佛兰TRAVERSE在国产化过程中更加注重本土化改进,TRAVERSE在设计、配置和价格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
领克自2020年起开始在欧洲市场扩张,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创新的订阅模式和高品质的产品,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领克在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为领克900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信心,900在设计、安全和智能化配置上进行了升级,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说了这么多,咱们也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给忽悠了。
买车这事儿,还得看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对续航有要求,那就优先考虑增程/插混车型,纯电车型慎选低续航版本。
如果你是智能驾驶的爱好者,那就认准华为ADS 3.0、小鹏XNGP等头部系统。
如果你是务实派,那就看看哈弗H5,商用级装载能力+12.78万的低价,绝对是创业神器。
那么,问题来了,在2025年的“巨无霸”SUV战场上,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这还真不好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车企,才能笑到最后。
毕竟,咱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家的东西好,谁家的东西实在,咱心里都门儿清。
至于那些只会玩噱头、搞营销的车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啊,这场“巨无霸”SUV的盛宴,最终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
毕竟,车企们为了抢占市场,肯定会不断推出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这对于咱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
这大车时代,谁能笑到最后,咱就拭目以待吧!
如果一年万八公里,上述车辆H5最好,省下20来万,一年能赚三四千利息,加上一年省下三四千元的保险费,这七八千元够一年加油用了,和三十多万相比,使用成本比它们用电还便宜,而且十年八年后不考虑更换电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