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这句话虽简短,却可以看到骨骼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骨质流失,简而言之,就是骨骼中的钙质和其他矿物质逐渐流失,导致骨骼变得脆弱。
骨质流失并不等同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导致骨折。
长时间的骨质流失,会使身体内钙离子含量流失一定程度,导致骨质内的钙质流失一定程度,慢慢达到骨质疏松的标准。

关节退变则是指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活动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我
们的日常活动,严重时还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中老年人之所以更易受骨质流失与关节退变困扰,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钙质流失速度加快。
骨钙流失会导致身体发生多种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表现:
疼痛:腰背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会沿脊柱向两侧扩散,长时间站立、久坐或运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
身高变矮、驼背:随着病情发展,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身高逐渐降低,几年内可能矮几厘米,并形成驼背,影响体态和呼吸循环。
易骨折: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之一。轻微外力如滑倒、碰撞就可能引发骨折,常见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腕部。
肌肉酸痛和乏力:缺乏钙离子会导致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加,引发肌肉痉挛和疼痛,身体感到疲乏无力。
骨骼变形: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密度下降和骨质量下降,从而引发驼背和身体变形。
牙齿松动和脱落:随着年龄增长,牙齿松动、脱落也可能是骨钙流失的表现之一。
睡眠质量下降:钙是天然的镇静剂,长期缺钙可能导致失眠和多梦易醒。
为了预防骨钙流失,建议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另一方面,中年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以女性更年期后来说,雌激素水平“断崖式”下降,导致骨质流失加速。
而男性虽然雄激素下降较为缓慢,但同样会对骨骼健康产生影响。
面对骨质流失和关节退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合理饮食,补充钙质
“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饮食是补充钙质、维护骨骼健康的基础。
建议中老年人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芝麻、海产品等。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手段。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新陈代谢,提高骨骼密度和强度。
中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以及抗阻训练和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力量。
3.定期检查,及早干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定期进行骨骼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质流失和关节退变的迹象,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及关节X光检查。
4.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习惯
“养生之道,在于平衡”,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习惯也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一环。
建议中老年人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防晒等。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