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杨过如何折腾怀了二胎的黄蓉,才明白,金庸为何让小龙女尝尽屈辱

耳东品文史 2025-04-14 00:04:35

一本武侠小说要如何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至少大部分作者的做法是强调“快意恩仇”四字,说白了,让读者看爽了,这小说的口碑就不会差到哪去。

不过金庸却是反其道行之,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充斥着各种悲剧,而在笔者看来,其中最让人意难平的一部作品莫过于《神雕侠侣》,就因为书中男女主角杨过与小龙女的经历属实是有些过于凄惨了。

如果说杨过断臂的经历还没那么让人难以接受,那小龙女与那几个男人的爱恨纠葛则足以让每个读者耿耿于怀,哪怕时隔多年也未必能释怀。

(黄蓉、杨过剧照)

不过这也是让人好奇的地方,从作者的角度出发,金老当年为何要让身为主角的小龙女尝尽苦头?毕竟“主角失贞”这种事是足以颠覆读者认知的,而你若细品原著,就会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一、龙儿经历的悲剧

关于小龙女经历的悲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只有“甄志丙事件”,也就是旧版中的“尹志平事件”。

那件事确实是最为直观的,欧阳锋带着杨过练功的那晚,小龙女是遭了甄志丙的毒手,且不知甄志丙到底做了什么,只知道小龙女手臂上的守宫砂是消失不见了,同时她对杨过的态度也从曾经的冷若冰霜变得热情如火,直言要做杨过的妻子。

显然,金庸是在暗示小龙女经历了那些不好的事。

但这却不是小龙女唯一一次受到这般奇耻大辱,后来的她,还有两段更为悲剧的经历。

甄志丙事件固然让人痛心,但那事也只有作为当事人的小龙女和甄志丙知道,甚至就连小龙女都是事后才知道的,而另一件事则是让小龙女在群雄面前受辱。

(小龙女、甄志丙剧照)

笔者所指就是赵志敬在英雄大会上将小龙女和杨过练功的事公之于众一事,这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奈何赵志敬是添油加醋了一番,说得好似小龙女是什么不知廉耻的女子一般,旁人自然会相信赵志敬的说法,毕竟她可是全真教弟子。

再有后来的绝情谷事件,小龙女答应嫁给公孙止,又因杨过的出现而出尔反尔,此事也让她看起来毫无原则,书中之人也难免诟病她“背弃夫君”。

可以说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笔者都一度认为小龙女绝不可能是与杨过走到一起,组成“神雕侠侣”的那个女子,然而事实就是她是女主角。

既然如此,小龙女遭遇的一切,也可能是杨过做出的那些荒唐事带来的惩罚。

二、杨过的过错

杨过做过什么荒唐事?其实只要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都不难发现这小子确实是做过一些突破底线的事,比如他一度投靠蒙古,想与蒙古群雄里应外合谋害郭靖,这事儿就是原则性的问题,若非因为他是“主角”,压根不可能被洗白。

而在整个过程中,最受煎熬的无疑是黄蓉,因为作为一个聪明人,黄蓉其实早就看穿了杨过的种种想法。

(郭靖、黄蓉剧照)

要知道“十六年前”的剧情部分,黄蓉可还怀着二胎呢,此时她的身子是十分虚弱的,杨过却还要趁火打劫,黄蓉的日子如何会好过。

比如她与郭靖的这番对话就不禁让人心疼:“郭靖便即惊醒,坐起身来,问道:‘蓉儿么?可有紧急军情?’窗外却再无声音。郭靖见杨过睡得鼻息调匀,心想他好容易睡着了,别再惊醒了他,轻轻下床,推门出房,只见黄蓉站在天井中招手。郭靖走近身去,低声问道:‘什么事?’……黄蓉道:‘朱大哥叫芙儿来跟我说,这次过儿来到襄阳,神气中很透着点儿古怪,又说你和他同榻而眠。我担心有何意外,一直守在你窗下。’”

多数时候,读者读一部作品都会顺着主角的视角去体验剧情,所以此时难免会觉得黄蓉多事,甚至觉得她全然没了《射雕英雄传》中的灵气,仿佛成了一个怨妇一般,处处想要刁难杨过,可事实却是杨过的确有心加害他们一家,黄蓉的操心是有必要的。

(郭靖、杨过剧照)

而这样的操心也让她身心俱疲,说是:“她产期本来尚有数日,只因连日惊动胎息,竟催得孩子提前出生了。”

就连郭襄和郭破虏的出生都是因杨过做的那些事而急出来的,但凡黄蓉这胎儿不保,杨过又如何洗得白?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杨过之所以做这些事,是因为黄蓉本就对他不咋地,但这说法杨过他自己认吗?

三、问心有愧的杨过

当年杨过被郭靖夫妇接去桃花岛之后,确实没有得到那夫妇二人传授半点武功,但黄蓉却教了他更宝贵的东西,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别小看了那些看似没用的知识,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是非观,杨过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书末的襄阳大战结束后,杨过也重提此事。

书中只道:“杨过心中感动,有一句话藏在心中二十余年始终未说,这时再也忍不住了,朗声说道:‘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和郭伯母抚养教诲,焉能得有今日?’他二人自来万事心照,不说铭恩感德之言,此时对饮三杯,两位当世大侠倾吐肺腑,只觉人生而当此境,复有何求?”

不难看出,杨过是打心眼里认可黄蓉为他付出的一切,只是当年的他年少无知,不懂郭伯母的良苦用心罢了。

(杨过、黄蓉剧照)

他少年时期的所作所为,说是白眼狼也不为过,因此后来他与小龙女经历的那些悲剧,倒像是金庸赐予他们的惩罚一般,毕竟主角也是人,犯了错,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是。

同时这样的写法也让龙杨二人的经历更显曲折,可谓一举两得,当你看透金庸的本意之后,自然会觉得妙不可言。

0 阅读: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