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热血的战争,只剩十三人坚守城池,你听说过吗

诗情画音 2023-06-03 08:34:49

在古老的棋谱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棋盘,被称为“耿恭拜井”,就是一种策略,就是用战车、战车、火炮等手段,在对方的“井”字阵中,夺旗取胜。

精彩的对弈和谋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而那些隐藏在对弈中的史实,则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就让我们用这张古老的棋盘,来揭开这层历史的尘埃,重温这一激昂的时代吧!

一、匈奴的入侵

“侵犯我汉人,杀无赦!”

 

震耳欲聋的嗓音,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久久地激荡着。

岂知他们见到汉军把守要冲,并未撤军,却又分出了二万余人,向耿恭等处重重包围。

耿恭没有半点后退,哪怕对方是他的百倍之众。他在城墙上高呼:"我汉人有神箭手,他们身上有疮,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是,匈奴人是铁了心要一统天下的,岂会因为耿恭的一句话就离开。

耿恭话音未落,汉军统领已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刹那间,汉军城墙上的弓箭如同雨点一般倾泻而下,鲜红的血液将整个沙漠都染成了红色,就连夕阳都黯然失色。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受了伤的汉人只感觉到自己的伤口一疼,然后迅速的腐烂,再想到耿恭之前的那一声大喝,汉人的士气瞬间崩溃。

 

事实上,这些箭矢根本就没有,只是耿恭事先下了剧毒罢了。结果,这一次的心理战术非常有效,数以万计的匈奴人,统统被“神箭”的乌云笼罩。

耿恭一面率领大军退回疏勒,一面严阵以待,以防备敌人的凶猛反击。

二、固守一座城池

随后,匈奴人展开了反击。他们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攻城大战,却被耿恭统帅的汉人军队一一击溃。

他们见强攻无果,便派出士兵切断了城内的供水,要将汉军困在沙漠之中。

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汉人士兵曾经被逼着喝下粪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汉人士兵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所以,他们的战旗,始终在城墙上猎猎作响。

渐渐的,他们喝光了所有的马粪,只能尝试着挖一口井来喝水,可是,因为西域的气候太过干燥,他们挖了十多米的井,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的水分。

枯竭的井口突然喷涌出了大量的泉水,已经停歇了好几天的汉人大军,终于有了希望!

有了水源,耿恭便和匈奴人展开了一场精神较量。李云东“炫富”的时候,还在城墙上用水桶浇着敌人,这让汉人首领很是憋屈,他愤怒的大吼一声:“我等着,我等着,我等着,我明日再来!”

一场激烈的攻城大战再次展开,汉军守御兵力虽小,但在耿恭的统帅下,众人齐心,而且还占尽了地势之利,所以,尽管匈奴人数次冲击,仍是铩羽而归。

匈奴人看到进攻已无希望,于是改变战略,改用包围的办法,要把汉人活活的堵在城里。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茫茫戈壁滩上,一纛汉家的旌旗迎风招展,旌旗之下,正是耿恭统帅的一队铁血男儿,正以身犯险,死守一方城池。

在匈奴的包围之下,耿恭的粮草一天比一天匮乏,到了最后,以其筋、皮为食”,依靠兽皮制成的箭矢,才能让自己的军队始终屹立在抵抗胡人的前线。

但是,噩耗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汉明帝去世,朝廷大乱,汉廷来不及派兵增援,然后就是车师国趁机造反。

这时候,耿恭这一方的军队也差不多到了顶点,一批批的汉军士卒被活活的饿死,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也都是一副饥饿难耐的样子,根本无力再战。

 

三、英雄重出江湖

而就在耿恭被困在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里的时候,一场关于要不要出兵的争论也在进行着。这一次的辩论,最后还是由司徒包玉说出了最后一句:“如果我们不去救人,那么,如果他们再来攻城,你又如何指挥他们?”

公元七十五年,汉廷派遣了七千大军,跋山涉水,跋山涉水,驰援耿恭的军队。

 

这是一场“永不言弃”的戏,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耿恭,但在历史的记载中,却只有七个字:“开城门,泪流满面。”

当这些士兵回到玉门关时,他们得到了守城士兵的热情迎接。中郎将军郑通,不但亲手为十三位将军洗了澡,换了身衣服,还向朝堂上求了一份功劳。

 

在他的奏章上,写着:“斩敌军千百人,皆是忠心耿耿,无愧于我汉朝。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尊贵的身份,来激励他的将领。”

无愧于汉人之名,这句话,不仅是对那十三名勇士最好的褒奖,更是对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勇士最好的安慰。这是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事迹,谱写出了自己的史诗。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