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系统中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是何级别,所管的营有何不同?

春引百花竟放 2025-04-27 15:01:29

【绿营将官的分类和营制】

绿营的构建模式大体上承继明代旧制,以“省”作为军事编制单元,此编制单元类似于当今的省军区。于各省范围之内,绿营兵力均受总督与巡抚的统辖节制。

需明确,总督所统辖之区域并非省级行政单位,而是级别高于省级的“区”。于设有总督的省份,从行政职权范畴而言,巡抚实则并不具备对绿营的节制权。

在全国范围内,有五个省份的建制情况较为独特。其中,河南、山西、山东三省不设总督一职,惯例由巡抚兼任提督。朝廷作出此安排,旨在通过授予三省巡抚提督之衔,强化巡抚的事权,使其能够有效统辖辖区内的绿营军队。

另有安徽与江西两省,并未设置提督一职,而是由巡抚兼任提督之责。然而,该二省情形与河南等三省存在差异。安徽、江西隶属两江总督辖区,故而其境内绿营军队,不仅受两江总督的节制,同时亦受巡抚的管辖。

在和平年代的军事体制架构下,总督与巡抚虽被赋予节制绿营之权力,然而,他们并不具备对绿营兵的直接统率权。其所能直接调遣的军事力量,仅局限于督标与抚标。于绿营军事体系中,提督位居最高长官之位。在提督之下,依次设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以及外委等各级军事官职。

从地域管辖架构而言,提督全面负责一省军事事务。于省级行政区划之下,设置若干关键区域,派遣总兵予以驻守,此类区域谓之“镇”。而在各镇层级之下,进一步划分出“协”,由副将担任统领。至于副将级别以下,参将、游击、都司以及守备所率驻军单位,统称“营”;千总、把总与外委所率驻军单位,则定义为“汛” 。

据此,绿营构建起省、镇、营、汛这四级不同层级的驻防军事单位。而前文所提及的,由总督、巡抚直接统辖以及提督、总兵直接率领的军事力量,被冠以“标”之称呼,具体涵盖督标、抚标、提标与镇标。

此外,绿营兵存在不同的隶属关系。其中,归八旗驻防将军统辖者,谓之“军标”;由河道总督管辖的,被称作“河标”;而受漕运总督节制的,则名为“漕标” 。

因安徽巡抚兼摄提督之职,故而该省并无由提督直接统驭的提标。其具体统辖范围涵盖抚标二营、承担省会戍卫职责的安庆协,以及潜山二营。

在全国各省的绿营编制体系中,安徽省绿营的规模处于最小之列,其兵员数量尚不足两万。就军事区域设置而言,该省仅设寿春镇与皖南镇这两个镇。

寿春镇总兵统御镇标二营,并兼管六安等六营。具体而言,镇标配置游击一员;右营则设都司一员;镇标与右营之中军,各置守备一员。此外,两营共设千总四人、把总九人以及外委十四人。

六安营建制中,配置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颍州营则设游击一员,其左军与右军各置守备一员。与之类似,龙山营亦设游击一员,左军、右军同样各设守备一员。此外,泗州营、庐州营以及亳州营,每营皆配备都司一员。这六营总体军事编制内,千总共设六人,把总则为十四人,外委计有三十人。

【绿营各将官的岗位区分】

在绿营体系架构里,提督与总兵均为高级官员。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常把省级高级官员以“督抚提镇”这一统称概括之。此类官员,通常择省内战略要地予以驻扎,极少与督抚共处一城。

副将以下各级官员,其任职与驻防情况呈现出独特态势。他们有的独立屯驻军队以戍卫城防,有的则归属于督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的各标营。

通常而言,于军事编制体系中,仅将军、总督、漕运总督以及河道总督所统辖的“军标”与“督标”,是以副将作为最高军事长官,负责执掌并管理关防事务。与之相对,巡抚所率的“抚标”及提督统领的“提标”,其最高长官则设定为参将。至于“镇标”,在这一军事架构里,游击担任其最高长官之职。

在军事建制体系中,若副将独立屯驻,其所率军事单元谓之“协”。“协”负责辖区内军事政务之统筹,通过严格整肃军队秩序,对参将及以下各级属员进行有效管理。通常而言,“协”的兵力规模约为三千人。

前文所述,绿营体系中各营的最高统辖官员分别为参将、游击、都司与守备。依据清代官制,参将位列正三品,游击属从三品,都司为正四品,守备则为正五品。由此可见,这些官职在品级方面差异显著,且存在明确的上下级统属关系。

参将的职级可达守备四级,其统属关系呈现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隶属于上级的各标、协,另一类则独立承担地方驻守职责。

在此处,想必不少人会心生疑惑。正如文章起始部分读者所提及,同属营级建制单位,其最高指挥官的职衔却存在差异,有的为参将、游击,有的则是都司、守备,此中缘由究竟为何?

实际上,此现象可从驻地等级差异的角度予以理解。以长城沿线诸多重要关隘城堡为例,其营制等级颇高,数量约达11个。

通州、山海关、石门寨、燕河营、台头营、太平寨、马兰峪、墙子岭、古北口、石塘岭以及喜峰口等地的参将,分别司职于相应的军事要地。这些参将所驻守之处,皆是拱卫京畿及北方防线的关键节点,在军事防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于内地诸省所辖之营中,亦存高阶营制,其以参将为最高统辖。诸如山东兖州镇所隶之泰安营、台庄营以及济南城守营等,皆归属于参将级别的营制体系。

在军事战略布局中,于战略地位稍逊却仍具相当重要性的区域,会部署游击一职。以山东兖州镇的军事架构为例,其下辖的武定营便仅设游击之职。而相较于武定营,安东营与沙沟营的地理位置在军事意义上更为次要,故而此二营仅设置都司,以履行相应军事职责。

在军事驻防体系中,守备级别的营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从数量上看,其在各类军事营级单位中占比最高;就地理位置而言,多处于战略险要程度相对较低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县级城市的军事驻防力量,常以守备营作为基本建制单位。然而,此类守备营的兵力规模颇为有限,通常仅维持在一百至二百人的区间。

在清代军事体系中,营作为基层军事编制单位,其兵力规模并非整齐划一,而是依据该营最高军事长官的职级高低而有所差异。然而,晚清时期的湘军与淮军,在营制方面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其每营兵力通常维持在五百人上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