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再度交手,一场新的风暴或许正在路上!
过去两天,本是印巴两国最喜庆的日子,两国民众正处于庆祝"独立日"的氛围中。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血事件,打破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据环球网报道,巴方于15日表示,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边境处突然发动袭击,导致3名巴基斯坦士兵丧生。而后巴方展开反击,声称造成5名印度军人死亡,并有多人受伤。
此外,把控克什米尔的警方还透露,另有2名平民在交火中遇害。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表示,如今印巴间的"间歇性"交火仍在继续。
而印度军方则称,巴方的言论并不属实,是巴方违反停火协议在前。
这里要提一点,印度方面的表态很有意思,只要与巴基斯坦爆发冲突,印方都会想方设法压下舆论。就好比今年2月发生的印巴冲突,印方2架战机被击落,其中2名飞行员被俘。
而印方一度矢口否认,直到被俘飞行员亲口承认,印度才不得不确定这一事实,但随后又"坚称自己击落了一架巴方战机"。所以,印度这回的表态究竟是真是假,还无法得到证实。
这就意味着,虽然印巴双方就谁先动手以及伤亡人数仍有异议,但有一个事实可以确定——双方的确在边境地区交手了。
其实,印巴这次交手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并不是没有前兆,两国此前就已经开始在边境地区"排兵布阵"了。
本月5日,印度政府擅自变更了克什米尔的"政治地位",此举再度引发印巴双方矛盾。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危机,巴方总理曾多次寻求国际力量的帮助,通过外交、经济等方式与之斡旋,尽量避免与印方直接发生冲突。
在这期间,巴方总理还特地去了一趟美国,得到了特朗普愿意帮助巴方发展,甚至是出面调停克什米尔危机的承诺。
特朗普表态之后,莫迪坐不住了,为了反制巴方,直接派了9万印军进入克什米尔,并携带大批的导弹和战机,摆了一副不惜与巴方拔刀相向的态度。
印度增兵的举动,也逼得巴方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在中断与印度的贸易往来及铁路服务后,巴方同样开始向边境地区集结兵力。
8月11日,巴方的2架军用运输机已搭载多种装备抵达了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卡杜军事基地。据印方预测,随后还会有一批性能强劲的"枭龙"战机抵达该基地。
从印巴双方的"调兵遣将"中,便可预见,印巴之间的冲突不会多远了。
特别是在巴基斯坦独立日,也就是14日这一天,巴方总理对外喊话,声称莫迪在"胁迫"克什米尔人,巴方将与克什米尔的兄弟姐妹们站在一起,已准备好对莫迪所做的一切作出回应。巴方总理还对莫迪放了一句狠话,称"要给其一点教训"。
可以说,巴方态度屡屡转变,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印巴冲突将起,甚至是往更加危险的边缘推进了。
现如今,印巴已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并且双方皆有伤亡,甚至还造成了平民的丧生。如果局势得不到控制,克什米尔地区或将爆发第四次"印巴大战"。
而当初承诺过要调停矛盾的特朗普,却在这个时候没有了声音。甚至可以说,这大半个月以来,华盛顿方面根本就没有出手介入过印巴冲突。
或许,特朗普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出手的时机。特朗普之所以会向巴方示好,除了要借机打压印度之外,还打算让巴方协助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毕竟阿富汗地区的塔利班武装与巴方关系特殊,能在美塔谈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特朗普表态之后,莫迪的增兵让美国犹豫了。如果美军贸然介入,必然会有所伤亡,此次再度爆发的印巴交锋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家要清楚一点,美国不会做"亏本买卖",也不会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所以,如今印巴冲突再起,还爆发了激烈的交火行为,担心"引火烧身"的特朗普,很难履行自己许下的承诺。但若美国选择出手,局势或将往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
印巴冲突背后的博弈,似乎已经拉开序幕了。好戏,还在后头!
这是哪里出来的写手哦,找不到新闻写就不要写嘛?都是过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