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您好,能不能讲讲清朝绿营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各管营还是一个营里面有这些职务?如果是各管一个营的话,为啥官职名称不一样?

这是前日一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御史当时就回复了,答应要专门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的。
这几个问题提的还是很有水准的,相信有很多读者也有类似的疑问,那么借着这个机会,御史把清代绿营各级军官的分工详细说一说。

绿营的建制基本上沿袭明制,以“省”为单位,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省军区。各省绿营兵均归总督、巡抚节制。
注意,总督管辖的单位不是省,而是比省略高的“区”,在设总督的省份,巡抚实际上没有节制绿营的权力。
全国有五个省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即不设总督的河南、山西、山东三省,例以巡抚兼提督,朝廷之所以赋予三省巡抚提督衔,目的就是为了加重巡抚事权,以其节制辖区内的绿营军队。
还有两个省则是安徽、江西,此二省也不设提督,以巡抚兼提督。但是安徽、江西二省的情况和河南等三省又不同,因为安徽、江西属于两江总督管辖,所以此二省的绿营,既受总督节制也受巡抚节制。

和平时期,总督、巡抚虽有节制绿营之权,但他们不能直接统率绿营兵,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仅有督标、抚标。绿营系统中,以提督为最高长官,下设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
以区域划分来看,提督总领一省军务,省之下设数个重点区域以总兵驻守,称为“镇”;各镇之下又分“协”,以副将统领;副将以下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的驻军单位为“营”;千总、把总、外委的驻军单位为“汛”。
如此,绿营就形成了省、镇、营、汛四个不同的驻军单位。至于前面提到的总督、巡抚直管的部队,以及提督、总兵直接指挥的部队,则称“标”,有督标、抚标、提标、镇标。
又,绿营兵也有隶属八旗驻防将军统领的,称为“军标”;隶属河道总督统领的称“河标”;隶属漕运总督统领的称“漕标”。

就以御史老家安徽省为例,安徽巡抚由于兼任提督,所以没有提督直接统领的提标,具体统辖抚标二营和负责省会守卫的安庆协,以及潜山二营。
安徽的绿营规模是全国各省中最小的,人数不到两万,全省只设二镇,即寿春镇、皖南镇。
寿春镇总兵统领镇标二营,兼辖六安等六营。其中镇标设游击一人,右营设都司一人,两营中军设守备各一人,千总四人,把总九人,外委十四人。
六安营设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颖州营设游击一人,左军、右军各设守备一人;龙山营设游击一人,左军、右军各设守备一人;泗州营、庐州营、亳州营各设都司一人。六营共设千总六人,把总十四人,外委三十人。

提督、总兵属于绿营系统中的大员,文献中通常将省级大员统称为“督抚提镇”,他们一般都驻扎在省内要冲之地,很少与督抚同城。
副将以下各官,情况就比较特殊了,他们或单独驻军守卫城防,或隶属督抚提镇各标。
正常情况下,只有将军、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军标”、“督标”才会以副将为最高长官,掌司关防;巡抚、提督的“抚标”、“提标”以参将为最高长官;“镇标”的最高长官为游击。
副将如果单独驻军,其军事单位称“协”,各掌其分地之军政,以整饬行伍,管理所属参将以下各员。正常情况下,一个协的总兵力为三千人左右。

前面提到,绿营各营最高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按照大清官制,参将为正三品、游击为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品级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也是上下级关系。
参将至守备四级,同样也分直接隶属上级各标、协的,也有一部分是单独驻守地方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有点迷糊,正如开篇读者提到的,同样是营级单位,为何最高长官有的参将、游击,而有的却是都司、守备?
其实也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驻地的等级不同。比如长城沿线有很多重要的关隘城堡,这些地方的营制等级就很高大致有11个之多,分别为:

通州参将、山海关参将、石门寨参将、燕河营参将、台头营参将、太平寨参将、马兰峪参将、墙子岭参将、古北口参将、石塘岭参将、喜峰口参将。
内地各省所属的营中,同样也有高等级的营制,以参将为最高长官,如山东兖州镇下属的泰安营、台庄营、济南城守营等,都属于参将级别。
而位置略次但也比较重要的地方,则设游击,还以山东兖州镇为例,其下的武定营只设游击,而地理位置更次的安东营、沙沟营则只设都司。
至于守备级别的营,既是数量最多的也是地理位置最不险要的,而且很多县级城市的驻军单位一般也是守备,人数也少得可伶,只有一二百人左右。
清代营级单位,其兵力人数也是不统一的,要根据最高长官的级别而定。晚清时期的湘军、淮军营制则比较固定,一般是500人左右。

关于清代绿营的相关内容,暂时只写这么多,如果有什么疑问或是意见,可以私信或评论区留言,如有新颖的话题,御史将再次发文。
冷兵器时代,受通讯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一个营头也就千八百人!例如张八百教育孙十万,自己的八百营头,比你那不知何处的十万小弟靠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看明白了,提督=军长,总兵=师长,副将=旅长,参将=团长,以此类推直到排长。
武警的支队,有旅级有团级,如此而已
以前看佛山赞先生,里面还有千总衙门,都司衙门
明代营规模大,几千人规模。后来清代就有意缩小营规模,增加军官数量,各省绿营兵也是撒芝麻一样不让聚集起来,威胁满人统治。除了陕甘绿营等少数能打的基本都成了治安队。就这陕甘绿营在康乾时代打完西北也被肢解。看清中期所画的平南战役的图,每个据点几人几十人,主官军官居然是把总到都司游击不等就知道绿营军官的水份了。
男妇女主任和女妇女主任哪个大?
本山大。。。。。。叔!级别的。[呲牙笑][呲牙笑]
永宁守备
绿营基本成了派出所
清初绿营都是废物,后来八旗更废物了,绿营只能废物利用起来
专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