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大善人”家中保镖10名,保姆27个,日子太过奢靡!

霸王龙谈一谈 2023-09-04 11:41:01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警察同志,我要自首!”

一个身穿西装的富豪来到警局喊出了这句话,而这个人就是杨卓舒。

杨卓舒这个人在河北可谓是人尽皆知,是河北当地有名的富豪,他的发家史也非常有意思,利用“无中生有”的手段让自己变成了千亿富翁。

他出门都要配备10多名保镖,家里要27个保姆伺候,就是这样的人来到了公安局自首,这是因为什么呢?

白手起家的房地产大佬

杨卓舒在成为首富之前,只是一个新闻报社的一个小小编辑,他的人生也是妥妥的一副烂牌。

首先就是家里面没有什么钱,学费只能靠自己挣,所以杨卓舒小时候就是一边赚学费一边上学,这也锻炼了他勤奋坚韧的心性。

他最后也没有辜负自己半工半读,顺利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杨卓舒自己也很骄傲。

读大学的这几年,杨卓舒也没有懈怠,依旧保持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所以他深刻的知道赚钱有多不容易,并且发誓以后一定赚到大钱。

杨卓舒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石家庄的一个报社工作,还拿到了新闻编辑的编制,吃上了国家的铁饭碗。

凭借多年的打工经验,杨卓舒在职场上混的很好,跟各个领域的大老板都能聊上几句,了解了很多各行业的信息,正在做的工作升职也很顺利。

果不其然,没几年他就升职到了报社的编辑部主任,收入稳定家庭幸福,但是杨卓舒不满意,他想要赚更多的钱,于是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再次进入社会闯荡。

1993年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刚刚兴起,很多人都在跃跃欲试,想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杨卓舒看到这个苗头也想“下海”。

很快,杨卓树彻底离职后就用自己的积蓄创办了卓达集团,开启了自己房地产之路。

不过面临的问题也很现实,虽然杨卓舒之前的工作收入稳定但是不是很高,所以他手里的本金并不是很多,相比于那些究竟商场的大佬就很不够看。

于是杨卓舒想了一个办法,他想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来赚钱,一般这种都是先对身边人下手。

杨卓舒向一个好友借了一辆车,然后用这辆车做抵押,换来了足足30亩的地皮,不得不说杨卓舒艺高人胆大,就这样有了地。

杨卓舒这个人很擅长“画饼”,他向地皮的主人保证,他一定会赚很多的钱,如果亏本了就直接把车给出去,地也还回去,这条件属实诱人。

杨卓舒就这样拥有了建房子的第一步,然后将自己手上剩余的钱买了很多建筑材料,堆放在地皮上。

为了营造出准备建房子的假象,杨卓舒甚至还请来了很多工人,假装在忙,这样一来就会吸引到很多的居民来询问情况。

杨卓舒作为曾经的新闻记者,深刻知道宣传的作用,于是他在《石家庄日报》上买了一整个版块,给自己的公司做宣传。

打出来的名头是“1588块就能买一平方”,这个价格加上“别墅”这两个字,人们被这个大便宜冲昏了头脑,在实地考察后开始直接无脑买房。

杨卓舒没过几天就收到了4800万的购房款项,这也是杨卓舒前半辈子见过最大的金额,他知道自己的套路成功了。

源源不断的人开始找杨卓舒买房,这下钱有了,房子去哪里搞?杨卓舒可没有想好好的建房子来卖,毕竟才卖1588一平的房子,投入过多就会亏本。

杨卓舒想到了拉投资,他开始在建筑行业的各个大佬里游说,凭借营造出来的好形象还有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愣是将资本忽悠的不行。

不得不说,杨卓舒能成为后来的房地产大佬都是有原因的。

他跟各个行业的大佬用房换来了钢筋、车、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价值近乎三亿,而自己则是分文不花。

我要是有杨卓舒这张嘴,我还至于在这里苦苦写文吗?

最后杨卓舒真就凭借自己手中十万的积蓄,换来了一栋栋高楼。

只是投资有风险,加上杨卓舒的良心实在不是很多,所以卓达别墅最后也没有例外的成为了烂尾楼。

买房的居民们准备收房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房子变成了普通的房子,而不是当初买房时所想的“别墅”时,觉得自己被骗了,纷纷找杨卓舒要说法。

但是杨卓舒早就做好了准备,他拿出一套说法,说是这个小区仅仅是名字上带了“别墅”两个字,而不是真的别墅,要怪就怪自己贪小便宜。

听到杨卓舒这番说法,居民们只能自认倒霉,选择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杨卓舒也借着房地产这一波势,利用“骗来”的钱拓展业务,正儿八经的做起了生意,短短两年时间,从一个小记者变成了房地产大亨。

到了2001年的时候,杨卓舒的身家已经达到了47亿,成为了河北首富。

穷人乍富 挥霍无度

杨卓舒第一次做生意就这么成功,这让他整个人都飘飘然,有了钱就会想着好好享受,于是他开始过上了极其奢华的生活。

他每次出行起码都会带上两个保镖,十几个秘书在身边待命,对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奢华,请了27个保姆全天照顾。

不过人有钱了就会想要名,杨卓舒也不例外。

他曾经在慈善事业中投入了4000多万的资金,帮助了很多人,他也因此收获了“中国十大慈善家”的称号,因此他的企业形象也变得非常好。

只是杨卓舒做这些慈善事业,纯属是想洗清之前卑鄙发家而招来的坏名声,是为了一己私欲。

人总会缺失一些记忆,杨卓舒在大众面前又变成了一个热爱慈善事业的企业家。

做了好事不宣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所以杨卓舒请来了很多媒体,帮忙拍下了很多他做慈善时的样子,并且写了很多文章来宣传他的事迹。

就这样,杨卓舒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好,他也沉浸在这样的称赞中,真的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大善人。

急功近利 终将翻车

有钱人只会越老越有钱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杨卓舒赚到了钱后也不满足于现在的情况,他想要赚到更多的钱。

以杨卓舒的脑子来想,赚到钱的最快方法是对外兜售声称回报极高的理财产品,说通俗点就是敛财,在“吃国家饭”的边缘徘徊。

杨卓舒美名其曰想要再建立一个石家庄,加上之前做慈善事业的好名声,最后居然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就跟他捞第一笔钱的时候一样,他利用政府拨给他的钱买下了地皮,然后就开始融资,同时还向银行发起来贷款,钱就放在了自己兜里。

不过这一次市场并没有如他所愿去购买他的房,因为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卓达集团曾经出现过烂尾楼的情况,很难保证这一次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条路行不通的话就换一条路走,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杨卓舒盯上了实业,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08年的时候,卓达集团开始向市面上推行一种新型材料,杨卓舒再次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宣称这种材料会带领房地产业走向新的天地。

果不其然,在这样的吹嘘下,还是有很多人纷纷掏出自己的腰包去投资杨卓舒所谓的“新型材料”。

此时的杨卓舒就像一个吸血纽带,通过自己的吹嘘出来的“高额收益”,吸引了无数人,饼一个一个画出来,差点没把老百姓给撑死。

在杨卓舒的操作下,他的产业都布满了中国的从南到北,不过这样的画大饼总归有投资者清醒过来。

杨卓舒为了稳住最先投资的那批人,就会用后来者的资金赔给前面的人,更多投资者看到这样的回报,于是投钱就投的更疯了。

画的饼太大的时候,最终会把自己噎死,杨卓舒靠自己一张嘴忽悠来的百亿集资,也终于开始出现漏洞。

融资太多导致资金周转尤其困难,想拆东墙补西墙,结果东墙连地基都没了,杨卓舒这一盘棋最后全数崩盘。

投资人看到苗头不对纷纷上门讨债,追着杨卓舒要钱,最后杨卓舒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到派出所自首了。

结语

杨卓舒能走到首富那一步,绝对不可能只是靠一张嘴,肯定有自己的实力,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杨卓舒就是这样的典型。

他吸着老百姓的血来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结果自己没有本事偿还这些债务,最后也只能自己承受,换来了一场“铁窗泪”。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投资有风险,切不要贪小便宜一定要谨慎。

4 阅读:3746
评论列表
  • 2023-09-05 09:45

    高人指点,投案自首,宽大处理

  • 2023-09-11 15:18

    有高人在背后支招!

  • 2023-09-10 13:48

    这空手套白狼模式跟养老保险没啥 区别,不断吸取新的资金进来付之前的或者说补前面的

霸王龙谈一谈

简介:面对自己的忧伤,明白什么是无可奈何,这只是一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