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1955年授衔前夕,刘金山收到了中央的授衔通知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动身前往北京而是回去给主席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刘金山表示以自己的资历不足以担任,所以特请主席降衔!
刘金山在我国抗战过程中有何成就呢?对于他的请求主席答应了吗?
一、受之有愧!
1955年的一天人民解放军江苏军队的一间房间中一位老兵正在奋笔疾书的。他写的是一封回信、一封给毛主席的回信。
这件事还要从1955年的授衔说起,中央对于人民解放军战士进行授衔。
正在严肃的写着信的老兵名叫刘金山,他就是其中一员。
大家可能对他不是很熟悉但是要是说到他的称号相信都知道,他就是“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其中之一。
身为老革命的刘金山在此次授衔中被授予少将军衔。先不说刘金山在飞夺泸定桥中的勇敢表现,就单单说他从事革命这么多年对于授衔他应该是只高不低。
但是当收到中央寄来的信之后,刘金山不但没有欣喜反而还焦虑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他对于这个军衔表示不满吗?
事实并非如此,刘金山觉得自己的资历根本就不足以匹配这个少将军衔。
在这里解释一下,虽然说当年军衔的授权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对于这些革命了半辈子的老红军们主席还是定下来了一个规定:红军不下校!
最开始跟随主席干革命的红军足足有3万余人,但随着战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仅剩三千左右的红军战士。
主席曾经说过:“如果这些老红军战士在此次授衔中因为各种问题不能给予军衔,那么这次授衔仪式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便有了红军不下校之说,当然刘金山老前辈也是这三千红军之一。
并且为了彰显隆重,刘金山收到的信不是中央统一安排的,而是主席亲笔手写的。
所以刘金山更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想到当年在行军途中牺牲的战友,刘金山给主席致信一封。
他表示:对于组织上以及主席的好意,我深表感谢,但是此次授衔仪式我不想去!
刘金山在信中说道,他也不能接受少将的军衔,如果要去,他请求主席降衔!
这边中央毛主席收到刘金山的回信之后,对于这位老前辈的胸襟极为敬佩。之后在主席以及中央的讨论之下,最后同意了刘金山的请求!
将刘金山少将降为了大校军衔。其实在之后的军队改革中央对于刘金山的能力极其看重想要将他调到中央工作,但是他依旧是这一套推辞。
刘金山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这种职位留给能力更高的人,他去从事管理层岗位不合适。
见他如此坚决,中央也不好再多说最后将刘金山调到一个纺织厂在其中担任副厂长的职位。
二、山穷水尽之时?
刘金山的童年经历十分的艰苦以及凄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中,在他六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和父亲相依为命。
但是即使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依旧没有得到老天的眷顾,在他八岁的那一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就这样还不到十岁的刘金山成为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流浪生活,也就是多年来的流浪生活造就了他坚毅的品质。
前文说到刘金山说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回顾一下他的童年,可以活下来就是万幸了。那个时候的刘金山为了可以吃饱饭受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以及毒打!
之后刘金山认识了一个朋友,在他介绍之下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那之后,刘金山将他坚强的意志发挥到了极致。
1934年受当前局势的影响我的那个被迫开始转移,于是就开始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很快时间来到1935年,这个时候的红军部队刚刚渡过了金沙江。于是主席对接下来的路线做出了规划。
这个时候日军已经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于是主席指出要继续北上,以便于进行抗日。
但是对于主席的这一计划。老蒋也预料到了,于是他对于我军接下来的路线进行了拦截。
为了可以彻底的消灭我党老蒋亲自前往昆明进行部署。于是在我军到来之前老蒋提前赶到将所有船只尽数销毁。
当我军的先行部队到达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船只都被国民党军给弄走了。眼见着就要被困在大渡河了。
那边老蒋叫嚣着“要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是面对当前局势,主席并没有放弃,在他看来处处都有生机可寻。
破解当前困局的一个关键就是320里外的泸定桥。虽然泸定桥危险重重并且敌军环绕但是主席相信只有拼搏才能有生机。
当前大渡河就只有那几只小船,让这么多人渡河是一件完全不现实的事情,并且身后的敌军在穷追不舍,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了,晚一分行动就多一分危险。
于是红军大部队在主席的带领之下向着泸定桥走去。
三、飞夺泸定桥
这是关乎所有红军战士是否能够活下来的危急时刻,朱老总下令左右纵队必须要在两天半之内到达泸定桥。
但是在第二日又接到了新的通知由于敌军又加派了人手,所以我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一天之内赶到。
大家可能没有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接下来红军先锋团要在一天之内走240里才能抵达泸定桥完成任务!
这边红四团一路上竭尽全力赶路,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路上又遇到了敌军的追击,他们只能停下脚步迎敌。
即使是这样在次日凌晨时分红四团还是按时抵达了泸定桥,也就是经此一战,他们有了“飞毛腿”军团的称号!
泸定桥是出了名的险,并且国民党军将所有的木垫板都全部拆除了,现在的泸定桥就只剩下13根粗粗的铁索。
经过主席以及朱老总讨论之后,决定先派遣一个22人组成的先锋小队先行。
在这22人中就有刘金山,其实本来选的22人没有选到刘金山是他自己自告奋勇要前去当先锋!
在当天下午四点左右我军的这22名勇士正式开始前行!在身后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之下,他们顶着敌军的炮火向对岸走去。
他们紧紧的抓住光滑的铁索,艰难的前进。面对敌军紧密的炮火,身边的战友倒下看着牺牲的战友他们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继续向前进着,就在剩余的战士即将到达对岸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军竟然放火烧桥!
但是面对燃烧起的火焰,我军战士们没有一个退缩的他们手握被烧的发红的铁索继续前进。
这时候他们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就是“向前”身后的战友们也紧跟其后向敌人发起进攻。
就这样我军的先锋小队终于率先抵达了对面,身后的战士们也相继赶来。
眼看着我军顺利抵达,剩余的敌军只能落荒而逃!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军顺利的夺得了泸定桥!
结语
就如同当年给刘金山授衔时所说的话:他一生作风正派、忠心为党,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
刘金山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一名革命者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开国功臣,不享过高待遇,仍乐于奉献,而安享高寿,是天意亦是人心!
一世英名!致敬真正的英雄!
多次死里逃生的人,想开了,对刘金山英雄致敬!
致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
为老苦大众,不图名,不图利,不怕牺牲,真正的人民英雄!🌹❤️🌹
正真的革命者,真正的战士!令人敬佩!
真正的马斯克主义战士。致敬!
大校太低了,至少是少将
这个大校的含金量高啊!
好文章。这才是正经的。
这文章写的质量有待提高啊!
作者有文宷,文章写的象浏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