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当“哐当”的关门声遇上一双倔强伸出的腿,深圳北站的站台瞬间沦为荒诞剧场。4月18日,D2404次列车前,女子用身体当杠杆,试图撬动整个铁路系统的精密齿轮。尽管列车最终准点开出,这场闹剧却撕开了文明社会的遮羞布——原来,在某些人眼中,公共规则不过是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泥,而“利己主义”早已变异成吞噬秩序的怪兽。
有人庆幸“没造成晚点”,这恰恰暴露了更深的认知危机。铁路运行时刻表的精确性,堪比瑞士钟表的齿轮咬合,每趟列车的分秒调度都牵系着庞大交通网络的神经。女子脚下阻拦的不仅是车门,更是整个社会契约的尊严。试想,若每个迟到者都效仿这种“暴力等待”,若每趟列车都成为“等人专列”,那么铁路系统将沦为无序的泥潭,准时、高效的现代交通神话将彻底破灭。更可怕的是,当规则在“未造成后果”的侥幸中不断退让,公众对法律的敬畏也会如退潮般消逝,最终反噬每个人的生活。
这场闹剧并非孤例,而是病态利己主义的冰山一角。从霸座者将他人座位据为己有,到广场舞大妈在医院急救通道旁震天响地舞动,再到游客为拍“大片”擅自踏入保护区惊扰野生动物……这些人将公共空间视为私人领地,把个人便利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他们看似在争取“特殊待遇”,实则在摧毁文明社会的基石。正如社会学家所言:“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它培养了多少精英,而在于它如何对待每一个规则的遵守者与破坏者。”当破坏规则的成本过低,当“法不责众”的心理蔓延,公共秩序必将陷入“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
究其根源,这种病态利己主义的滋生,是价值观念扭曲与规则意识淡薄的双重恶果。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部分人将“自我”无限放大,将“精致利己”奉为生存哲学。他们擅长用“我有急事”“就等一分钟”等借口包装自私,却选择性无视这些行为对他人的隐性伤害。更令人忧心的是,某些围观者的“宽容”心态——“反正没出事,何必较真”——无形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殊不知,对违规行为的每一次默许,都是对公共安全的一次背叛。
法治社会的基石,是对规则的敬畏与遵守。相关部门对涉事女子的调查与处理,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惩戒,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任何挑战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比法律惩戒更重要的,是唤醒公众内心对规则的敬畏,让这种敬畏成为融入血脉的文明基因。社会规则不是任人涂抹的“画布”,而是守护文明的“高压线”。
当我们在谴责涉事女子的同时,更应反思:下次在地铁站赶时间时,你是否会选择插队?当看到他人破坏规则,你能否鼓起勇气发声?文明社会的建成,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每个普通人对规则的坚守、对公共利益的捍卫中。唯有每个人都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借助教育、法律、舆论等多方力量,才能共同守护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尊严,让病态利己主义的闹剧不再上演。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