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的香港中环,富艺斯香港拍卖会上,一只号称来自溥仪私人旧物的百达翡丽96QL腕表,以4885万港币(含佣金)价格成交,刷新三项拍卖纪录。

这场持续45分钟的激烈竞价,焦点始终聚集在表盘上那道突兀的分割线——这枚诞生于1930年代的时计,因牵扯末代皇帝溥仪的传奇经历,在收藏界掀起巨大波澜。
据拍卖行披露的溯源报告,这枚铂金腕表的原主人是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最后一位皇帝!
它可能历经伪满洲国、苏联战俘营、冷战时期三大历史时空。

但是这个身世很多人质疑,到底是不是溥仪的很多人都在讨论。
富艺斯团队历时三年跨国追踪,针对此表的来历也作了说明:此块金表为溥仪在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时期购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溥仪在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当时有个翻译官格奥尔基·佩尔米亚科夫负责翻译与他沟通。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据溥仪侄子毓嵒回忆说,溥仪在被遣返回国前,将这枚百达翡丽腕表赠予这位翻译。

但是从末代皇侄毓嵒的回忆录中又觅得线索:"在赤塔收容所,圣上亲赐我一块铂金手表,原是伪满时期常佩之物。"
蹊跷的是,同一文献又记载此表最终转赠苏联军官,形成史料矛盾。
但这块表在之前就有过争议,2019年传闻溥仪带过的百达翡丽就在市面上流通过一次,只不过买家也大多都是半信半疑的状态。

这枚腕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奇特的"阴阳脸"表盘!
前伪满皇宫研究员王文峰援引侍卫李国雄的证言:溥仪曾怀疑表盘材质非纯铂,命人用利器刮擦验证。当工具划开下半部镀层露出铜质基底,这个鲁莽举动意外造就了表盘"上白下褐"的独特品相。
2019年日本古董市场流出该表时,经显微检测确认刮痕确系人为,且工艺特征与伪满时期工具吻合。

据资料显示,作为百达翡丽被斯特恩家族收购后首批编号作品,现存同型号腕表全球仅8枚。其中溥仪同款仅存2块,一块在私人收藏家手里,而另一块则是收藏在百达翡丽的博物馆。
此次拍卖的"阴阳盘"版本更是孤品,其未经修复的原生状态令藏家疯狂。
但学界对其传承链条存疑:溥仪所有影像资料中均未出现该表踪影,且别儿面阔夫后人提供的2001年照片,与现存表款在表冠细节上存在微妙差异。

"这4885万不仅购买时计,更是为历史叙事买单。"钟表收藏家张振宇分析道,即便品相残缺、传承存疑,但凡沾染帝王旧物光环,必会引发资本追逐。
拍卖行提供的俄文赠予文书虽经笔迹鉴定,但溥仪在囚禁期间是否具备自由赠予权利,仍是未解之谜。更有学者质疑:自幼接触西洋奇技的溥仪,当真会做出刮验材质的荒唐行径?

这枚腕表天价成交的背后,验证了古玩收藏市场真实的一面:任何一件高端的古玩艺术品,都是需要故事赋予它更高的价值!
当物质载体逐渐朽坏,附着其上的历史想象却不断增值。即使是品相不好,来历存疑,但只要沾上"皇帝珍藏"的光环,就能引发收藏家的狂热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