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拍惊现石渠宝笈著录旧藏,姚绶《煮茶图》手卷3.46亿元成交

古物艺术科普 2025-04-23 16:41:27

4月21日,古玩收藏圈又出重磅消息!日本东京关东地区一场小型拍卖会爆出天价交易:明代书画大家姚绶创作的《煮茶图》手卷以3.46亿日元(约1800万元人民币)高价易主。

这件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清宫旧藏文物,凭借其独特的艺术基因与传奇流传史,成为今春亚洲艺术市场的现象级标的。

《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因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高度,历来是市场热点。

此幅设色纸本手卷纵29厘米,由绘画与题跋双部分构成。前段118厘米画幅中,姚绶以元代王蒙笔法勾勒出文人雅集场景:在一间疏朗茅屋内,两位高士对坐论道,旁边一童子正守着炉火执扇煮茶,墨色氤氲间尽显明代文人画的萧散之趣。

卷首"煮茶图"三字以汉隶变体书法题写,古朴庄重中透出灵动气韵。后段108厘米书法部分,姚绶挥毫写下《煮茶歌》七言长诗,诗中写道:“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官人不识。雪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空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其中"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等句,将茶道美学升华至精神修行层面。

卷尾题识揭示其创作背景——姚绶写有识语:“《煮茶图》成,复书此歌送靖之翁兄北上。倘遇佳山水处,不吝展卷,当勿忘水竹村煮茗夜话也。因赘数语以嘱。”并落款“云东逸叟”。

从这识语中可以看出,此作为成化年间姚绶为挚友张宁北上赴任所作的赠别之作,字里行间凝结着"水竹村煮茗夜话"的知己深情。

作为明代士大夫艺术的典型代表,姚绶(1423-1495)的人生轨迹颇具研究价值。这位浙江嘉兴籍艺术家历经监察御史、永宁郡守等宦海沉浮,最终归隐故里专注丹青。

其艺术创作融合欧阳询、颜真卿书风精髓,山水构图常以平远法展开,通过"重林叠嶂、汀渚遥接"的视觉语言,构建出可游可居的文人理想空间。

此卷除艺术价值外,更承载多重历史认证:乾隆帝在乙未年(1775)亲题御诗:“茅庵茶话两高士,泉韵松声问答问。大似九龙事茗处,斯人家本住其间。乙未暮春御题。”将画面意境与九龙山事茗典故相勾连。

《石渠宝笈》著录信息与"养心殿藏"印鉴,则为其清宫传承提供双重背书。

该作品的市场轨迹同样耐人寻味。

清末民初经恭王府流出后,1913年通过山中商会纽约拍卖会进入日本藏界,历经百年秘藏首度现身拍场。

这一交易不仅刷新小拍市场成交纪录,更凸显《石渠宝笈》著录文物在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硬通货属性。

据行业数据显示,石渠著录作品近十年溢价幅度稳定在235%-480%区间,其学术考据体系构成市场定价的核心要素。此次关东小拍引发的价值重估,或将为同类文物交易建立新的价格参照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