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于苦难中探寻生命真意

大和欣欣哈尔 2025-04-22 12:03:42
#以书之名#在浩瀚书海之中,有一本中国人写就的著作,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以质朴文字勾勒出生命的坚韧与厚重,它就是余华的《活着》。在4·23世界读书日,当我们谈论最值得一读的书时,《活着》无疑是绕不开的经典,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黯淡,也让我们在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里,找到关于生活与生命的答案。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革”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福贵,这个原本家境优渥的少爷,因嗜赌成性输光家产,父亲离世后,他的人生就像陷入了无尽的泥沼。随后,母亲生病,他在求医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历经九死一生回到家,母亲却已病逝,女儿凤霞也因病成了聋哑人。日子虽艰苦,一家人好歹还能在一起,可命运的黑手并未放过福贵,此后,儿子有庆因给县长夫人献血被抽干致死;凤霞产后大出血离世;妻子家珍被病痛折磨而亡;女婿二喜做工时意外惨死;就连年幼的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撑死。福贵亲手埋葬了所有至亲,最后只剩他与老牛,在余晖中孤独地活着。 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有的只是平凡人在苦难命运下的默默承受与顽强抗争。余华用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将福贵的一生缓缓道来,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却让读者深深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这种痛,不是简单的悲伤,而是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对生命脆弱的叹息,更是对生命顽强的赞叹。 阅读《活着》,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功成名就,不在于荣华富贵,而在于活着本身。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苦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力量。福贵的一生,是无数平凡人生活的缩影,我们或许不会经历他那样的大起大落,但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却从不缺席。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感到迷茫与绝望时,想想福贵,想想他在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时,依然坚强地活下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活着》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挖掘。在苦难面前,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尽显。福贵一家相互扶持,展现出亲情的温暖与力量;而周围人的冷漠、自私,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弱点。但正是这些复杂的人性,构成了真实的生活。它让我们在阅读中反思自己,在面对生活的考验时,能否坚守内心的善良与真诚。 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翻开《活着》,跟随福贵的脚步,走过那个充满苦难与希望的时代,在文字中感受生命的坚韧,领悟生活的真谛。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苦难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希望、关于生命、关于活着的书,它值得我们每个人一读再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
0 阅读:3

大和欣欣哈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