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省的反腐工作又进一步。据清廉山西的消息,朔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句旭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 年 3 月 12 日,右玉县文化站墙角,72 岁的晋剧演员王秀兰数着皱巴巴的 300 元:' 去年演了 18 场,咋只发 6 场钱?' 这本沾着沙尘的演出账本,撕开了朔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句旭山的伪装 —— 那个曾在沙暴中用身体护住小树苗的 ' 治沙英雄 ',竟连老艺人的盒饭钱都不放过。

句旭山,山西朔州人,1972年3月出生。1994年,22岁的句旭山从山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毕业,进入朔城区水利局当干事,这一干就是11年。
基层起点虽低却稳扎稳打,2005年终于熬成朔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副处级),算是挤进了市管干部行列。

要说这晋升速度,2011年调任右玉县副县长时才算开上快车道,分管农业扶贫那会儿正赶上县里搞生态治理,媒体给的"治沙先锋"名号可没白叫。
2016年升任县委常委时44岁,在贫困县招商引资的场子里摸爬滚打,硬是把自己练成了能吏。
转折出现在2019年,47岁的他突然调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从田间地头转战舆论阵地,这跨界幅度堪比跳崖。
要说能耐确实有,2024年他搞的文化惠民活动号称"万场大戏下乡",可谁曾想这热闹背后藏着猫腻。

2025年3月刚满53岁,省纪委一纸通报就把他从宣传战线拽了下来——文化项目审批、经费分配这些清水衙门的活计,到底还是养出了蛀虫。
句旭山这出戏码,活脱脱应了《资治通鉴》那句'德者才之帅也'。当年扛着铁锹治沙的愣头青,怎就沦落到文化账本上'做假账'?
宣传口的腐败就像旧戏台幕布后的窟窿——台前唱的是'文化惠民',幕后搞的是'经费分肥'。

他倒是把水土保持那套玩转了:保得住右玉的沙丘,却保不住自己的政治生态。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位正处级干部怕是早被'笔杆子能换钱袋子'的歪理洗了脑。
看看他那履历:从政协到基层再到宣传系统,26年仕途走马灯似的转场,最后栽在送戏下乡的油水上——六千七百场大戏的补贴款,指缝里漏出点就够养肥蛀虫。

要警醒,宣传战线可不是什么'清水衙门',文化资金流动起来比黄河水还浑。句旭山案最扎心的,莫过于用治沙的手签腐败的字,正应了张养浩那句'禄过其功者削'。
党员干部得记住:笔杆子再硬,硬不过党纪国法;惠民工程再亮,亮不过初心如炬。"
参考资料
中共朔州市委组织部公示 .朔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18-09-23]领导之窗.右玉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8-04-27]朔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句旭山被查. 黄河新闻网.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