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莹莹:我心中的天安门广场

圆点直播 2020-10-13 10:25:15

大家好,我叫温莹莹,来自北京环卫集团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天安门广场。

我是天安门地区的一名环卫工人。

每当我说起自己在天安门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羡慕的说,真好!工作在祖国的心脏,每天看见五星红旗在广场的上空飘扬,真的是一件让我们感到特别幸福和自豪的事情。

我们要把这里当成家,要让每个地方都干干净净的,让大家累了可以“席地而坐”歇个脚。天安门广场、金水桥、东西红墙,哪个位置游人最多,哪个果皮箱满的最快,哪个地方下雨容易积水,天安门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全都装进了我的脑子里,也装进了我的心里。

每天,我都会遇到很多游客,他们有的提着大包小包,从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地方赶来,有的带着孩子通宵排队,就是为了能看看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他们中的一位老人,他让我更加读懂了天安门的意义。

那是一天早上,我在地下通道的便道碰到了他,他坐在轮椅上,一位大哥正在吃力的向上推着。我就赶忙过去搭了把手,和大哥一起把他推了上来。老人一直在说,谢谢谢谢,还说了一串我听不太懂的方言。

旁边的大哥忙跟我解释,他告诉我老人是他的父亲,已经86岁了,老人家最大的愿望,就是闭眼之前能够来看看天安门。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一直也没机会过来。这两年日子好了,就赶紧带他过来。

我跟他们说,“我来帮你们拍张照吧。”我和他们一起来到了金水桥前。当我准备给他们拍照的时候,原本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执意要站起来,他表情有些激动,颤颤巍巍地站直了身子,然后转过身,向着天安门城楼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当他转身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镜头里的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敬重和满足,镜头这边的我,湿润了眼眶。他的眼泪,深深地触动到了我,我意识到,我守护的,不仅是天安门的干净整洁,更是亿万同胞心中的那份神圣和向往。

2019年十月份,我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环卫保障工作。我们主要负责阅兵路线、观礼台以及天安门地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

从5月份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筹备阶段,我们把广场、把步道,把作业范围内的每个角落,

打扫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我们作为环卫工人,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那段时间,累并快乐着。我还记得第三次彩排的时候,晚上十点多,长安街上联欢表演方阵陆续开始聚集。在我负责的区域,一共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3500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在1个半小时之内,把14000人就餐之后的垃圾收集干净。我和同事们拿着垃圾袋,穿梭在人群中,像一个个移动的果皮箱,把清洁服务送到大家的身边。“有需要扔垃圾的吗?”我一遍遍的问着,这时我,已经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两天一共走了7万多步,感觉自己真的快到极限了,每走一步,大腿就像针扎的疼痛。

陆续的,大家吃完饭,每个人都自觉地把周边的地面收拾干净,把垃圾打好包,扔到我的袋子里。“谢谢您”,“姐辛苦啦”,从人群中传来一声声感谢。虽然已经是深夜,可大家依然很兴奋,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着、鼓舞着。

从9月30日早上到10月2日凌晨5点撤场结束,我们在岗位上,连续坚守了55个小时。我们的刘队,熬的眼睛通红,却依然要把整个区域转一遍才放心;我们的老郭,腰椎间盘突出发作,疼的连腰都直不起来,却一声不吭的坚持到最后!

我们像一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攥在一起。烈士纪念日献花仪式,抗过了!70周年庆祝活动,扛过了!十一黄金周1060万的游客,我们也抗过了!

28.49万平方米的作业面积,每天我们要行走2、3万步,要服务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游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管是风霜雪雨,还是严寒酷暑,我们都守护在这里,我们肩负着天安门环卫人的责任,守护着天安门的干净和整洁,也守护着我们心目中的圣地。

十月一日那天,我站在观礼台上,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动地泪流满面。听着嘹亮的国歌声,看着那整齐有力的步伐,看着周边每个人激动而神圣的目光,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