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万热搜上引众怒的“韭菜馅饺子”,暴露出多少原生家庭的隐痛

蓝色幽默的历史 2023-05-31 12:38:39

引言-案件回顾

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角“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编日后会持续为您更新优质的内容哦!

近期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韭菜馅饺子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而该话题的浏览量竟然高达2916万。

看似讨论的是韭菜馅的饺子,实则指责的是中国是原生家庭的痛苦,以及家长强势又霸道的控制欲。

而该帖子发问的内容是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该怎么办?看似普通又平常的一个提问,在评论区却引发了一番大战。

01

“饺子”并非饺子

这个帖子虽是询问韭菜馅饺子孩子不喜欢吃的问题,可下面的评论却显示出了中国式教育的悲哀,有很多孩子因原生家庭的痛苦,需要一辈子来治愈。

在提问的时候下面有一则评论说如果孩子不爱吃,那么就建议饿死孩子,韭菜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呢?这肯定是孩子的不对。

其实在中国式家庭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每次孩子遇到不喜欢吃的蔬菜或者是水果,家长都会以强势而又强硬的态度告诉孩子必须要吃掉。

哪怕孩子已经提前说了,自己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长只是表面应允,但实际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吃的那道菜照样会在餐桌上出现。

其实这些强势的家长们也有自己不喜欢吃的菜,面对不喜欢吃的食物,也毫不保留地表示出自己的厌恶之感,可换成了自己的孩子却成为了不被允许的事情。

而且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家长每一道菜都喜欢吃,这只是因为家长在买菜的时候,只会挑着自己喜欢吃的菜去购买,所以在孩子的面前,家长从没有挑食的时候。

可孩子和父母的口味是不同的,可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同感,在家长的眼中就成为了叛逆以及不听话的表现。

而在评论区有一个孩子也说出了自己的个人感受,孩子说自己从小到大只吃过几类蔬菜,而且这还都是父母喜欢吃的。

长大之后自己在意外的情况下接触到了油麦菜,吃了一次之后感觉到非常好吃,于是便记住了这个蔬菜的名字。

之后自己回家的时候,妈妈想要做自己喜欢吃的菜,便询问孩子想要吃什么,而孩子脱口而出便回答到油麦菜。

可是母亲却强势的回答到这边的市场根本就没有卖的,还是买一些小油菜吧,小油菜健康又好吃,你肯定会喜欢吃的。

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孩子只是挑着另一道菜去吃,而母亲做的小油菜却没有动筷,母亲便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吃小油菜?

孩子说自己不喜欢小油菜的口感,所以便想着吃其他的菜,可没想到妈妈却指着孩子的鼻子骂说你根本就没有吃过好吃的东西,还讨厌小油菜,你有什么资格去挑食?

孩子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压力和强势,此时的孩子并没有反抗,而内心的想法是长大以后一定要逃离这个恐怖的家。

02

为你好为什么不听话

这些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念头去操控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操控饮食,长大之后便开始操控成绩以及外表的打扮。

在这样强势又恐怖的家庭中长大,孩子们便成为了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离开了父母,他们变得手足无策,甚至不能独立生活,可见中国式家庭的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因为孩子有叛逆期,所以不少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总是会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还会染头发或者是打架,对于家长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大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叛逆,都会选择好好的去引导,可对于强势的家长除了打骂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了,甚至还在亲戚朋友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

有的孩子因在叛逆期时打了耳洞,就会被家长揪出来打骂,甚至有的家长还会骂自己的女儿不知廉耻,在外面有野男人了。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种话的伤害程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冷言冷语,从而出现了心理问题。

心态好的女孩,在父母长期的压迫下,早已经习惯也不在乎父母所说的话,可承受能力差的女孩子,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可对于家长来说,抑郁症就是矫情的表现,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就不会得这种病了这就是在浪费钱。

有很多家长在知道了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不但不想着去照顾孩子,反倒是用语言的暴力去针对孩子。

孩子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也只能自己去看,可长大之后的他们,虽然已经接受了这一段过往,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是他们永远都揭不过去的伤疤。

这种精神上的控制早已经让孩子变成了行尸走肉,可家长们却仍不满足这种教育反倒是管控起孩子的穿衣打扮。

和孩子外出购物,孩子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件衣服,本想要购买,可是迎来了家长的冷言冷语说他不会打扮,最终孩子还是按照父母喜欢的样子购买了衣服。

时间长了之后,孩子有任何的秘密,都会想办法瞒着父母,甚至有了心事也不会告诉父母,可是这一切的做法没有迎来父母的重视,反倒是让父母埋怨。

父母责怪孩子长大了就不和父母沟通了,可是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父母的强势。

03

他们眼中的“不务正业”

而且这些家长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通病,那就是只看重学习成绩,只要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就没有任何的资格去提条件。

在家长的眼中学习不好就是给家族蒙羞,就是家里的耻辱,这种孩子不配在家中有地位,所以孩子们在家庭中也是卑微的活着。

作为家长的他们不想着如何去引导孩子学习,反倒是在乎孩子的个人喜好,只要是与学习无关的喜好,都会被他们强迫性的打断。

哪怕孩子只是喜欢绘画或者是其他的作品,只要是被家长发现了就会被偷走,甚至还会当着孩子的面销毁掉。

他们认为销毁的是垃圾,可在孩子眼里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个人的梦想,可他们并不在乎这些,只要是与学习无关的,都不配出现在孩子的房间里。

就这样孩子被长期操控着,每天要不断的去学习,周末的时间还要去上课外班,虽然自己不喜欢也要按照这个流程去走。

慢慢的孩子们就成为了提线木偶,按照家长给制定的路一步又一步的走着,虽然自己不喜欢,但也要强迫自己走下去。

这些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是讨厌父母的控制,可由于年龄太小也没有办法摆脱,可他们的内心却种下了一颗远离父母的种子。

长大之后的他们大多会选择远离家乡,甚至选择毫不犹豫的脱离父母的控制,而在父母的眼中,这些孩子也成为了不孝顺的例子。

04

孩子更像是朋友

其实孩子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人,同时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当像朋友一样,要让孩子主动的打开心扉与自己交流。

我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也要掌握分寸感,不该询问的私事便不应该随意的提起,作为父母也要有一定的边界感。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眼界,我们身为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如果父母是一个强势又控制力极强的人,长大后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翻版的父母。

这样令人讨厌的父母,形象将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现状,从自我做起。

很多教育学家都说,家庭教育才是最主要的教育,因为孩子自从出生以来便生存在家庭当中,虽然长大后要接受家庭教育,但是最开始的性格培养以及习惯方面的培养,都是在家庭中学习到的。

而这个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作为老师不能去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只要是孩子度过了这一个敏感期,相信长大之后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独立又有能力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心态上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而作为父母也要及时调整角色,在家庭中既是父母,同时也是朋友,而且也有良师益友的作用。

而父母要做的便是让孩子慢慢的独立起来,这样孩子的思想才会日渐成熟,从而会有能力独当一面,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孩子。

05

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

作为家长不只是要在生活方面去引导孩子,给孩子建立好的价值观,在生活上也要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

如果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用强硬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可以稍加引导,让孩子喜欢上这种食物,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我们也可以换一种食物。

比如说孩子不想吃韭菜馅的饺子,那我们可以吃其他馅的饺子呀,有白菜馅的、有肉馅的,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这对于家长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说这一句话也并不难。

孩子在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之后,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倾听孩子的意见,既然孩子不喜欢,那我们便回答既然你不喜欢吃,那我们就换其他的菜。

虽然说出的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

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而家长的这一句话也会让孩子意识到家人的关爱和尊重,虽然孩子是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有独立的思想。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不管多小的人,也有一定的发言权,而做父母的要做的便是尊重,让孩子感受到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幸好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已经对教育方面非常的重视,这些家长也在慢慢的改进自己,虽然是第1次做家长也要做到负责认真,做错了就要改,毕竟人无完人,谁都有做错的时候。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更要避免这类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培养是一条漫长而又复杂的道路,每个家庭中的情况不一样,采用的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就像是孔子老先生所说的因材施教一样,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那我作为孩子的老师就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采纳不同的教育方式。

孩子并非家长眼中所说的朽木,也不要对孩子说出伤人的话语,可能说这些话的时候只是一时之快,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永久的心理创伤。

我们要做的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要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才是做家长的成功之处。

0 阅读:228
评论列表
  • 2023-06-01 21:01

    饿个十顿八顿就不用讨论了

  • 2023-06-03 11:26

    不喜欢不吃正常,饿死也不吃我是不信

  • 2023-06-02 01:46

    不吃饿着就好 ,哪有那么多爱吃的,爱吃肯德基麦当劳,那玩意能当饭吃?